-
新醫改六年:個人衛生支出占比年內有望降至30%
2015/12/25 8:32:46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內容,不斷推進的醫改,也取得不錯的成績。12月22日,國家衛計委主任李斌在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進展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內容,不斷推進的醫改,也取得不錯的成績。
12月22日,國家衛計委主任李斌在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進展情況時介紹,我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2015年預計比2010年提高1歲;孕產婦死亡率由2008年的34.2/10萬下降至2014年的21.7/10萬,嬰兒死亡率由2008年的14.9‰下降至2014年的8.9‰,提前實現了“十二五”醫改規劃和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總體上處于中高收入國家水平。
她同時表示,居民個人衛生支出占衛生總費用比重持續下降,由2010年的35.29%下降到2014年的31.99%,為近20年來的最低水平,年內有望實現降至30%的目標。
參保覆蓋率達95%以上
自2009年新一輪醫改啟動以來,為加強領導、統籌協調,國務院成立由副總理擔任組長、20個部門組成的醫改領導小組,堅持把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作為公共產品向全民提供的基本理念,堅持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的基本原則,不斷完善頂層設計,先后出臺了53個重大政策文件。
政策內容涵蓋公立醫院改革、全民醫保體系建設、藥品供應保障等多個方面,基本建立了較為完善的制度框架。同時,各級財政也在不斷加大醫改支持力度。
根據衛計委報告,2009~2014年,全國財政醫療衛生累計支出4萬億元,其中中央財政累計支出1.2萬億元,有力支持了醫改各項重點工作,分層次推進改革,協調推進各項重點任務。
李斌介紹,目前我國全民醫保制度基本建立,職工醫保、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參保人數超過13億,參保覆蓋率穩固在95%以上。城鄉居民基本醫保財政補助標準由2008年人均80元提高到2015年的380元。
2014年,職工醫保、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支付比例分別達到80%、70%和75%,較改革前有明顯提高。疾病應急救助制度已救助身份不明或無支付能力的急重癥患者40多萬人。
國家統計局社情民意調查中心2014年調查結果顯示:超過80%的受訪者認為,過去3年里醫務人員服務態度變好、就醫環境改善、醫藥費用報銷更方便,人民群眾對醫改進展和初步成效的滿意度超過75%。
在此大背景下,我國居民個人衛生支出占衛生總費用比重持續下降,由2010年的35.29%下降到2014年的31.99%,為近20年來最低水平,今年內有望降至30%。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