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準醫療萬億級市場啟幕 政策積極鼓勵藥企搶先布局
2015/12/25 8:32:46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據悉,擁有全球最大的基因測序及數據分析技術平臺的國家基因庫正在深圳抓緊建設,平臺每年產出的基因數據將占據全球過半市場份額。這一平臺今后將對接生物、醫藥、新型農據悉,擁有全球最大的基因測序及數據分析技術平臺的國家基因庫正在深圳抓緊建設,平臺每年產出的基因數據將占據全球過半市場份額。這一平臺今后將對接生物、醫藥、新型農業等眾多新興產業,為百姓健康、生物制藥、高效養殖等提供原始基因數據,并將催生總價值上萬億的市場,預計僅基因檢測服務業在五年內就可以達到百億級市場。
政策積極鼓勵
國家衛計委科教司官員透露,國家衛計委最近會同科技部等部門,按照中央領導同志的批示,聯合一批頂尖科學家,正在擬定中國版的精準醫療計劃。
國家層面組織專家論證,一致認為現在開展精準醫療研究是整個醫學界的重大機遇,要抓住這個機遇,按照中國的需求,提出有中國特色的研究和計劃,搞好頂層設計,并進行系統謀劃。據透露,精準醫療有望寫入“十三五”規劃,確定為重點突破領域。
據了解,最早提出精準醫療計劃的國家是美國,今年2月由奧巴馬在國情咨文中率先提出。國家相關部委獲悉后形成專文報送中央,中央領導批示科技部及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牽頭研究。
相關政府機構也屢次發文出臺政策,鼓勵精準醫療行業發展。5月10日,國務院發文取消造血干細胞移植、基因芯片診斷、免疫細胞治療等第三類醫療技術臨床應用準入審批。華大基因戰略執行委員會朱巖梅表示,取消第三類醫療技術臨床應用準入審批,引導第三類醫療技術臨床應用監管從事前準入轉為事后監管,將有助于激發醫療機構積極開展更多技術項目,推動精準醫療產業快速發展。
3月27日,我國發布了第一批腫瘤診斷與治療項目高通量基因測序技術臨床試點單位名單。同月,科技部召開國家首次精準醫學戰略專家會議,建議在2030年前在精準醫療領域投入600億元,其中中央財政支付200億元,企業和地方財政配套400億元。
2014年3月,國家衛計委醫管局發出開展高通量基因測序試點的通知,明確試點的項目包括產前篩查和產前診斷、遺傳病診斷、腫瘤診斷與治療、植入前胚胎遺傳學診斷等。
中國醫學科學院副院長詹啟敏表示,當前,我國的臨床醫療模式如同一座漂浮在水面上的冰山,人們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即臨床實踐僅局限于依靠病人主訴、臨床癥狀、生理生化指標和影像學改變來確定疾病。實際上,水面下的冰山才更具危害性。在組織器官改變的下面,是大量的深層次分子生物學改變,包括遺傳背景、變異、免疫和內分泌改變,這些是組織器官病變的主因,但我們卻對此缺乏深刻的了解。以癌癥早期診斷為例,發達國家的早期診斷率為50%以上,北歐甚至高達70%-80%,而中國卻不足20%。中國的多數癌癥診斷都是中晚期,治療非常被動和盲目。
藥企搶先布局
在一系列政策驅動下,精準醫療成為目前醫藥行業最大的熱點,相關概念股受到資本市場高度關注。北陸藥業年內迄今漲幅280%,新開源年內漲幅260%,達安基因年內漲幅210%……這些公司都頂著精準醫療的光環。
精準醫療是個系統工程,大數據是基礎,基因測序是工具,只有軟硬件有機結合,才可能實現技術上的精準醫療。基因測序產業的競爭要素是技術、服務和渠道,門檻是數據庫,落腳點在患者教育和科普過程。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