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煤化工產業回顧 雙重“緊箍”倒逼
2015/12/25 8:34:11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當前中國煤化工產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產業盲目發展、產品同質化、水資源及環境壓力大、低油價沖擊。未來不同利益體的博弈仍將持續,如何盡快找到均衡點還得依賴國家具當前中國煤化工產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產業盲目發展、產品同質化、水資源及環境壓力大、低油價沖擊。未來不同利益體的博弈仍將持續,如何盡快找到均衡點還得依賴國家具體規劃的出臺,中國煤化工產業的未來值得期待。
煤化工意味著什么?有人看到的是巨大的市場空間,有人擔心的是投資和環境的高風險,還有人會強調國家能源戰略安全的需求……立場各異,莫衷一是。
2015年的中國煤化工產業,在紛紛擾擾中前行,總結著“十二五”期間的經驗和教訓,也展望著“十三五”可能帶來的美麗圖景。這一年,市場和政策都在向煤化工施壓,產業轉型升級迫在眉睫。
從市場角度看,煤化工此前幾年的興盛緣于2011年以來的國內煤炭價格下行。煤企虧損急劇惡化,過剩的煤炭資源不斷轉化為煤化工產品,“逢煤必化”成為多家煤企的選擇。原料、資本、技術紛紛涌入煤化工產業。整個行業近年來在產業規模、技術、裝備、示范工程及園區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已成為我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十二五”發展的最大亮點之一。
然而,2014年下半年至今,國際原油價格“斷崖式”下跌,現代煤化工產品(如煤制油、煤制烯烴、煤制乙二醇等)成本優勢不再,利潤空間大大壓縮。多家煤化工企業高層都曾向媒體訴苦,稱外貿形勢嚴峻。
有數據顯示,煤企已出現集體虧損的現象。截至8月26日,已披露2015年半年報的17家上市煤企中,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虧損的有6家,其中中國第二大煤炭企業中煤能源虧損9.65億元,同比下降240.7%,是其2008年上市以來首次半年度虧損。最大煤企中國神華上半年雖未虧損,但其凈利潤亦同比減少45.6%,并預計前三季度凈利潤下降幅度可能達到或超過50%。而在平煤股份,上半年虧損69792.34萬元,同比下降幅度高達1153.06%。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