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正上演史上最大“買車潮” 各地造車熱不減
2016/2/13 8:37:24 來源:中國產業(yè)發(fā)展研究網(wǎng)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今年春節(jié),在廣東做服裝加工生意的湖北人胡賽自駕新買的別克英朗牌轎車回到家鄉(xiāng),而這款高居2015年中國轎車銷量榜第3名的美國品牌汽車恰是他家鄉(xiāng)湖北生產的。在武漢今年春節(jié),在廣東做服裝加工生意的湖北人胡賽自駕新買的別克英朗牌轎車回到家鄉(xiāng),而這款高居2015年中國轎車銷量榜第3名的美國品牌汽車恰是他家鄉(xiāng)湖北生產的。
在武漢南郊長江邊,由上汽通用公司投資70億元新建的工廠去年共生產24.5萬輛別克牌轎車,高峰期每天有1300輛下線。即便在春節(jié),這座工廠也未停歇。大年初一到初三是車間項目改造,初四開始復工生產。
就在幾年前,工廠所在地只是一片荒地。如今在繁忙的工廠周邊,以通用公司品牌命名的馬路四通八達,如雪佛蘭大道、別克大街。投資75億元的二期項目業(yè)已啟動,2017年工廠整車產能將翻一番達48萬輛。此外還有投資100多億元的動力總成項目,將在2018年實現(xiàn)168萬臺發(fā)動機產能。
盡管中國車市增速從兩位數(shù)減緩至一位數(shù),但上汽通用有著2020年銷售300萬輛汽車的雄心。為實現(xiàn)這一目標,上汽通用將目光從市場趨于飽和的北上廣一線城市及沿海地區(qū),轉向了市場潛力巨大的內陸地區(qū)。
因地處內陸、交通發(fā)達、工業(yè)雄厚,武漢被稱為“東方芝加哥”。現(xiàn)在武漢正努力吸引有實力的汽車企業(yè)建廠,以成為“中國底特律”。本月初,投資77.6億元的中法合資東風雷諾武漢工廠竣工,初期產能15萬輛,未來可達30萬輛。
至此,武漢已擁有中、日、法系五大整車企業(yè)的9大工廠。有賴于它們,武漢計劃在2017年將汽車總產能由現(xiàn)在的180多萬輛提高至300萬輛。武漢汽車產業(yè)辦公室副主任李林清說,目前武漢多家整車工廠處于超負荷或接近滿負荷運轉狀態(tài),說明企業(yè)生產規(guī)模還不能滿足市場需求,未來幾年產能無疑將進一步增長。
近年中國正上演史上最大“買車潮”。為了追逐世界最大汽車市場的消費者,眾多本土和跨國汽車公司爭相擴大產能。另一方面,眾多省市將汽車業(yè)確立為支柱產業(yè)。
重慶也提出打造“東方底特律”的愿景。2015年,重慶汽車產量超過300萬輛,繼續(xù)領跑全國。預計2017年重慶汽車總產能將達400萬輛。
重慶汽車生產的增量主要來自當?shù)氐拈L安汽車集團及其合資公司長安福特,以及外來的中韓合資公司北京現(xiàn)代。北京現(xiàn)代正同時在河北和重慶建造其在華的第四和第五家工廠,以便使其在華總產能在2018年達到165萬輛。
上海是上汽集團所在地,上汽集團與德國大眾、美國通用均有合資關系。上海去年的汽車產量超過240萬輛。此外,汽車產能已達到百萬輛或數(shù)百萬輛規(guī)模的城市還有北京、長春、沈陽、廣州、柳州等。受上汽大眾和吉利集團投資帶動,浙江寧波也正朝著百萬輛產能目標沖刺。
由于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等因素,去年中國汽車產銷雖均超過2450萬輛,同比增長3.25%和4.68%,但增速同比減緩4.01和2.18個百分點。考慮到未來幾年全國各地還將建成數(shù)百萬輛汽車的新增產能,中國汽車產能過剩的說法時有耳聞。
對此中國汽車工業(yè)協(xié)會常務副會長董揚指出,中國汽車工業(yè)總體上不存在產能過剩,因為中國的人均汽車擁有量依然很低,未來若干年中國經濟也將保持相對較快增長。只是一些競爭力不強的品牌和一些招商引資缺乏選擇的城市可能面臨產能過剩風險。(來源:新華網(wǎng))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lián)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