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市發布《“互聯網+”行動實施意見》(附全文)
2016/2/18 8:59:50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訊:2月16日上海市政府發布上海市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意見中指出:到2018年,實現互聯網與經濟社會各領域深度融合,形成有利于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訊:2月16日上海市政府發布上海市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意見中指出:到2018年,實現互聯網與經濟社會各領域深度融合,形成有利于互聯網創新的寬松制度環境,確立上海互聯網發展的優勢地位。將開展21項“互聯網+”專項行動,加速經濟轉型升級,推進“互聯網+”與研發設計、虛擬生產、協同制造、供應鏈、智能終端、能源、金融、電子商務、商貿、文化娛樂、現代農業等21個產業方向的相互融合。
以下是文件全文:
上海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上海市推進“互聯網+”行動實施意見》的通知
各區、縣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辦、局:
現將《上海市推進“互聯網+”行動實施意見》印發給你們,請認真按照執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
2016年2月1日
上海市推進“互聯網+”行動實施意見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和市委、市政府《關于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意見》,現就本市“互聯網+”行動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推進原則和發展目標
�。ㄒ唬┲笇枷�
按照創新驅動發展、經濟轉型升級的總體要求,抓住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科技創新中心和培育“四新”經濟的契機,順應互聯網發展趨勢,對接國家戰略,突出上�;ヂ摼W產業基礎和優勢。以創新、開放和包容的“互聯網+”思維改革創新,打造“互聯網+”產業融合新模式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寬松生態環境,服務政府職能轉變和民生改善,實現經濟提質增效和轉型升級,形成對長三角乃至全國的產業輻射帶動能力,確立形成上海“互聯網+”發展新優勢。
�。ǘ┩七M原則
1.需求主導,融合創新。以客戶需求為導向,融合本市制造業、服務業基礎優勢,深化基于互聯網的個性化定制、網絡眾包、云制造等,貫通和共享全流程數據,創新業務模式,推動交叉融合領域多點突破、融合互動和跨界發展。
2.資源整合,普惠民生。以智慧城市建設為支撐,借助互聯網實現資源開放、實時、平等、低成本對接供需方,形成全民參與的互聯網生態圈,打造具有平臺化支撐的民生服務體系,推進公共服務便利化。
3.開放共享,安全有序。以開放包容的思維進行產品創新、組織創新、模式創新,共享資源要素,提高資源利用率;完善互聯網與傳統產業融合的標準規范體系,增強安全意識、風險防范意識,形成安全有序的市場競爭機制。
4.寬松環境,創新監管。突破體制機制障礙,營造“互聯網+”寬松制度政策環境,放寬融合性產品和服務市場準入,促進創業創新;結合互聯網思維,重構政務服務系統邏輯,創新市場監管和社會治理。
�。ㄈ┌l展目標
到2018年,實現互聯網與經濟社會各領域深度融合,形成有利于互聯網創新的寬松制度環境,確立上�;ヂ摼W發展的優勢地位。
——形成經濟發展新動力。保持互聯網經濟高速增長態勢,引進和培育并舉,打造以開放創新為特征的互聯網經濟新產業;推動傳統產業融合互聯網思維,革新產品制造、生產組織和市場服務方式,帶動制造業、農業、服務業轉型升級,形成經濟發展新動力。
——營造互聯網發展新環境。有效破除互聯網融合發展面臨的體制機制障礙,推動資源集聚、開放和共享,形成創新創業的濃厚氛圍;強化“互聯網+”發展基礎資源支撐,健全制度、資本、文化要素,形成上海“互聯網+”產業發展的新型生態圈。
——打造互聯網城市新品牌。通過與互聯網的融合創新,優化公共資源配置和政府服務創新,有效提升智慧城市建設水平;努力將上海建設成創新動力強勁、產業特色鮮明、企業規模聚集、品牌效應顯著的“互聯網+”產業名城和融合示范城市。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