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米即將登陸 難撼我國進口格局
2016/3/1 9:06:51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在經歷近10年的貿易談判后,中美兩國已于近日達成協議,允許美國大米合法進入中國市場。作為最大的大米消費國和進口國,2015/2016年度全球大米的消費增量幾乎在經歷近10年的貿易談判后,中美兩國已于近日達成協議,允許美國大米合法進入中國市場。作為最大的大米消費國和進口國,2015/2016年度全球大米的消費增量幾乎全部來自于我國。
美國大米雖在國際市場上表現低調,但也一直默默占據世界大米貿易約10%的份額。那么,開放美國米進口會對國內市場帶來哪些影響?遠期來看,國產米市場是否會重蹈大豆覆轍?
美國米最早或于春季登陸我國
代表美國大米種植業者、加工廠和出口商的貿易組織USARice近日表示,美國農業部官員已經告知,在滿足相關要求后,中方將允許美國大米合法進入中國。條件包括美國必須同意采取措施控制蟲害,大米加工廠和存儲設施都需要接受美國農業部和中國監管機構的雙重檢疫和檢查,在出口前必須獲得中國方面的進口授權批文。
若無意外發生,首批美國大米最早將于春季早些時候登陸我國。這意味著,長期以來因檢驗檢疫問題未能進入中國市場的老牌大米出口國美國,將再度參與日益白熱化的大米出口競爭。
美國米以長粒和中長粒為主
美國農業部最新發布的供需報告顯示,2015/2016年度美國大米產量為611萬噸,僅占全球總產量的1.3%,遠低于泰國、越南,甚至不及菲律賓等消費國。但與其產量相悖的是,美國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出口大國。
美國水稻產區主要分為南方產區和加州兩部分。一是以阿肯色州主導,跨越密蘇里州、得克薩斯州、路易斯安那州及密西西比州的狹長地帶,種植稻谷主要為長粒水稻,南方產量約占全國總產量八成以上;另一個則為加利福尼亞州,主要以種植中短粒水稻為主。
因在美國的傳統飲食習慣中,大米并不是多數人的主食,除滿足少數族裔的消費需求外,所生產的大部分稻米用于出口。得益于主產區氣候適宜,生產技術現代化水準高,美國大米碾磨品質高、外觀靚麗且口感較好。美國農業部最新發布的大米展望報告顯示,2015/2016年度出口量預計為324萬噸,接近巴基斯坦,占到全球年度總出口量的7.69%,其傳統銷區包括墨西哥、加拿大、東北亞、中東、加勒比海地區。
美國米高于亞洲大米主流價格
需要注意的是,美國長粒米相對于越南、泰國米,缺乏價格優勢。截至1月26日,美國蒸煮4%破碎率長粒蒸谷米國際市場最新FOB報價為500—510美元/噸,美國15%破碎率低質長粒白大米FOB報價為445—455美元/噸。同期,泰國100%B級優質長粒白大米最新FOB報價為365—375美元/噸,越南茉莉長粒香米最新FOB報價為425—435美元/噸,巴基斯坦蒸煮5%破碎率Stxd長粒蒸谷米最新FOB報價為405—415美元/噸。可見,美國米與同質量亞洲長粒大米存在100—150美元/噸的價差,缺乏競爭優勢。
而美國出口商的興趣是向中國出售包裝大米,滿足高端、小眾需求,但當前高端米領域同樣面臨激烈競爭。不僅泰國香米、日本越光米已經占據了相應的市場份額,留給美國大米的空間有限。同時,近年我國的五常大米、盤錦大米、響水大米等也紛紛崛起。特別是此前美國轉基因大米丑聞的陰影尚未完全退散,因此,短期國內消費者對美國大米的接受程度還將有限。
國內庫存消費比仍處安全區間
國內大米供給依舊充裕。根據國家統計局對全國31個省農業生產經營戶的抽樣調查和農業生產經營單位的全面統計,2015年全國水稻產量為20824.5萬噸,比上年增長近1%;播種面積為45319.9萬畝,單產為459.5公斤/畝。雖然低溫陰雨天氣導致早秈稻減產,但一季稻及晚稻產量有所增加,支撐水稻產量處于高位。
美國農業部大米展望報告顯示,2015/2016年度中國大米產量預計將達到創紀錄的1.4577億噸,比上月預測值高出27萬噸。消費方面,按照美國農業部發布的大米展望報告,2015/2016年度全球大米消費量預計將達創紀錄的4.8427億噸,比早先預測值低37萬噸,不過比上年度增長242萬噸。其中,中國消費量為1.5億噸,較上年度增長240萬噸,約占全球消費增幅的99.17%。
雖然大米消費量再度增長,但在經歷持續多年的豐產及托市收購后,國內大米庫存水平仍處高位。有數據顯示,國內大米庫存消費比為31.79%,雖然較上年度下降0.5%,但仍處安全區間。
進口配額意味著進口量可控
作為口糧,我國對大米執行嚴格的進口配額制度。2016年大米進口配額為532萬噸,其中長粒米和中短粒米各266萬噸,配額外大米要繳納65%的進口關稅。這意味著,官方渠道大米進口難以對國內市場構成根本沖擊。
同時,美國大米雖低于國產優質長粒米主流價格,但明顯高于越南、泰國米,也令其不具備低附加值越南米那樣的走私基礎。當前,開放美國大米進口并不會造成如美豆給國內產業帶來的顛覆性影響,在近些年內,甚至難以撼動我國以東南亞大米主導的進口米格局。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上一篇:飼料需求進入淡期 豆粕市場不景氣
- 下一篇:2016年2月生豬價格行情分析與后市預測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