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線城市樓市火爆,二三線接力,敢問路在何方?
2016/3/2 8:44:42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2016年以來,關于房地產行業的消息就沒間斷過,政府的相關扶持政策接連不斷,央行降準、降低契稅、公積金新政等,無一不是利好樓市。更有甚者,沈陽房產新政下發,在2016年以來,關于房地產行業的消息就沒間斷過,政府的相關扶持政策接連不斷,央行降準、降低契稅、公積金新政等,無一不是利好樓市。更有甚者,沈陽房產新政下發,在沈陽的大學生可零首付買房。連呼和浩特召開的兩會對房地產問題也是頗為關注,“去庫存”早已被提上日程。
中央和地方房地產利好政策頻出
買二套房契稅從3%降至1%
關于契稅政策,新政指出,自2016年2月22日起,個人購買家庭唯一住房,面積為90平方米及以下的,減按1%的稅率征收契稅;面積為90平方米以上的,減按1.5%的稅率征收契稅。
個人購買家庭第二套改善性住房,面積為90平方米及以下的,減按1%的稅率征收契稅;面積為90平方米以上的,減按2%的稅率征收契稅。
不限購城市首套房首付可降至兩成
在不實施“限購”措施的城市,居民家庭首次購買普通住房的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原則上最低首付款比例為25%,各地可向下浮動5個百分點;對擁有1套住房且相應購房貸款未結清的居民家庭,為改善居住條件再次申請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購買普通住房,最低首付款比例調整為不低于30%。
住房公積金存款利率改為一年期利率
央行2月17日印發《關于完善職工住房公積金賬戶存款利率形成機制的通知》。其中決定,自2月21日起,將職工住房公積金賬戶存款利率,由現行按照歸集時間執行活期和三個月存款基準利率,調整為統一按一年期定期存款基準利率執行,為1.5%。
中國新建住宅將推廣街區制不再建設封閉小區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提出,我國新建住宅要推廣街區制,原則上不再建設封閉住宅小區。已建成的住宅小區和單位大院要逐步打開,實現內部道路公共化,解決交通路網布局問題,促進土地節約利用。另外要樹立“窄馬路、密路網”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建設快速路、主次干路和支路級配合理的道路網系統。
除此以外,各地也緊鑼密鼓地出臺了落實標準或更大尺度的措施。
一線城市(北上廣深)樓市火爆
昨日,北京出現“日光盤”,某項目加推72套新房源,2小時售罄,銷售金額達2億元;上周末,上海單價8萬元/平方米某樓盤開盤售罄;深圳某樓盤今年1月份銷售均價同比暴漲83.2%。
一線城市樓市陽春早早來臨,一手住宅和二手住宅成交均價全面發燒。“年前看了幾套房,當時猶豫沒買,現在已經負擔不起了。”
北京現“日光盤”
昨日,北京出現“日光盤”,某項目2小時售罄,銷售金額達2億元。
亞豪機構表示,從2月份入市的3個項目來看,單次推盤量均不超過百套,其中金融街中心最多為72套,恒華湖公館最少僅59套,而3個項目此次開盤價格也均出現上漲,漲幅均在1000元-2000元/平方米。雖然價格上漲,但是基于供應稀缺,2月份入市項目均受到較大歡迎,其中恒華湖公館1小時售罄,金融街中心也僅2小時即售罄。
據亞豪機構統計,截至28日,2月份北京商品住宅共實現成交2823套,成交面積30.94萬平方米,雖然環比仍處于低位,但是同比均增長了31%。
深圳房價單價破4.7萬元
據美聯物業全國研究中心提供給《證券日報》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月28日,深圳今年共成交一手住宅9708套,同比上漲4.69%,成交均價為47146元/平方米,同比上漲74.84%;二手住宅成交22810套,同比上漲65%,成交均價為411106元/平方米,同比上漲60.33%。
具體來看,以東埔海景花園為例,2015年1月份成交均價為25560元/平方米,今年1月份價格則為46836元/平方米,每平方米上漲了21276萬元,同比上漲幅度高達83.24%;豪宅中旅國際公寓去年1月份成交均價為64020元/平方米,今年1月份則突破10萬元,同比漲幅高達56.63%。
此外,據不完全數據統計,至少超過16個樓盤成交均價同比漲幅超過20%,其中10個項目同比漲幅超過50%。
“上漲較為明顯的區域集中在關外區域,主要是由于價格相對低洼,吸引了大批客戶去往。”
二三線樓市接力
根據中國房地產指數系統百城價格指數對100個城市新建住宅的全樣本調查數據,2016年2月,全國100個城市(新建)住宅平均價格為11092元/平方米,環比上漲0.60%,漲幅較上月擴大0.18個百分點。從漲跌城市個數看,61個城市環比上漲,38個城市環比下跌,1個城市持平。與上月相比,本月價格環比上漲的城市數量增加1個,其中漲幅在1%以上的城市有22個,較上月增加5個;本月價格環比下跌的城市數量減少1個,其中跌幅在1%以上的城市有11個,較上月增加1個。
同比來看,全國100個城市(新建)住宅均價較去年同期上漲5.25%,漲幅較上月擴大0.88個百分點。另外,北京、上海等十大城市(新建)住宅均價為20842元/平方米,環比上漲0.51%,漲幅較上月收窄0.03個百分點;同比上漲9.94%,漲幅較上月擴大0.75個百分點。
整體來看,2月百城價格指數環比、同比連續第七個月雙漲,漲幅均有所擴大。
政策方面,在去庫存的政策導向下,中央繼續實施積極的信貸和財政政策,2月初央行及銀監會下調非限購城市商貸首付比例,進一步刺激剛需及部分改善性需求群體的購買力;19日財政部發布通知對房地產交易環節契稅、營業稅作出減免調整,與之前降首付政策相結合,將持續推動改善性需求釋放,同時也將對新市民階層首次置業形成積極支持。
供求方面,節后樓市逐步恢復正常運行,開發商調整推盤節奏,供應量趨緩;重點城市成交量價有所增長,一線城市漲幅較高,部分熱點二三線城市成交也平穩釋放,庫存總量繼續下行。
展望未來,中國指數研究院認為,在降首付、降稅政策雙重利好下,樓市傳統的銷售旺季即將開啟,同時各地相關政策逐步落地實施,樓市有望呈現供需兩旺、量價齊升態勢。
敢問路在何方?
(附未來樓市12大趨勢猜想)
1.城市之間房價差距將更大
由于公共資源無法均衡配置,發展機遇更多地集中在首都、直轄市、省會城市和特區,城市發展中的“馬太效應”將日益明顯。
過去5年里,中國形成了三大三小6個人口增長中心,“三大”是北京(樓盤)、上海(樓盤)、深圳(樓盤)及其周邊城市;“三小”是鄭州(樓盤)、長沙(樓盤)和“廈門(樓盤)+泉州(樓盤)”。資金增量上,北京、上海、深圳、成都、杭州(樓盤)、南京(樓盤)成為明星城市。上述這些地方,其房價將獲得人和錢的雙重支撐。
2.大城市房屋日益資產化
一線城市,以及10個左右的強二線城市,其中心區的物業將日益資產化,而且投資人將全球化、全國化。中小城市,特別是人口流失城市,房屋將回歸居住、辦公、商業等原始屬性。對于多數中國人來說,房子最令人痛苦的時代過去了。絕大多數城市的95后,他們的青春將不再受到住房的擠壓,這是房地產泡沫帶給我們的最大福利。
3.小戶型將機械化
20來平米的小公寓,將演變成一架精密的儀器,通過折疊、打開,創造出豐富的生活場景。開發商越來越像客機、游輪的生產商。
4.逆城市化很難出現
未來10到20年流行城里人到農村買地,建別墅?中國很難出現這種局面。因為中國人多地少,土地國家所有;公共資源分配不均衡也讓農村生活不方便、不安全。
5.大城市很難“去中心化”
國家正在劃定大城市的邊界,防止無限制侵占土地。加上公共資源不能均衡分配,所以去中心區難度極大。
6.商鋪面臨價值重估
傳統商業旺區的街鋪,可能是最危險的資產,因為單價太高。“一鋪養三代”越來越困難,“三代養一鋪”隨時會發生。
7.寫字樓跟住宅價格將長期倒掛
網絡時代流行在家辦公、分散辦公、郊區辦公,寫字樓“剛需”不足。未來投資房地產還是要首選大城市中心區的住宅。當然,如果你希望現金流充裕,就要投資好的寫字樓。
8.房產稅會出臺,但對市場影響不大
房產稅是地方政府的稅源,將來肯定會因地制宜,但不會嚴厲。一線城市的房產稅率肯定會最高。整體而言,房產稅對房價影響不大。
9.計劃生育政策將逐步調整,但對樓市影響不大
全面放開二胎,已經沒有任何懸念,只是時間問題。未來,可能還會有更寬松的人口政策。這對樓市構成長期利好,但作用可能沒有想象的大,因為年輕人生育上積極性在下降。早晚有一天會有地方政府宣布:多生一個孩子,獎勵半套房子。
10.大城市房價呈不斷上漲趨勢
中國的城市模式完全不同于美國。我們是摞起來的城市,密度高,人口高度集中。這種趨勢一旦形成,很難改變。有人口增量的城市,房價很難回落。加上人民幣貨幣供應量長期偏高,所以房價只能不斷上漲。
11.房地產企業將大量消亡、轉型
最終國內也許只剩下一百來家大房企,而且是多元化發展的。大量的人員,將離開這個行業另謀出路。
12.“互聯化+房地產”泡沫將破
隨著美元加息臨近,美國股市大調整已經開始。在中國,IPO注冊制改革因股災已經不可避免地被延后,讓過去兩年里瘋狂的PE、VC投資,面臨著退出困境。2016年很可能是“互聯網+”一次全面的退潮。沒有盈利模式的“互聯網+房地產”企業,將有一批死于“彈盡糧絕”。但互聯網對房地產的重塑,卻不會停止。
(文: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資料來源:證券日報、新浪樂居、中指院、地產中國網)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