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零壹研究院:2015年中國互聯網眾籌年度報告
2016/3/8 8:57:09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1 我國互聯網眾籌行業發展現狀2015年是我國互聯網眾籌快速發展和積極變革的一年,隨著平臺數量的大幅增加以及電商巨頭、科技媒體、傳統金融機構的強勢發力,行業整1 我國互聯網眾籌行業發展現狀
2015年是我國互聯網眾籌快速發展和積極變革的一年,隨著平臺數量的大幅增加以及電商巨頭、科技媒體、傳統金融機構的強勢發力,行業整體規模急劇擴大,格局也發生重大變化。
產品眾籌累計籌款額超過30億元,京東和淘寶雙寡頭合計占到70-80%的市場份額,二八格局初露端倪。一些優秀的平臺積極探索新模式,或努力打造新生活方式入口,重參與、重品味、重樂趣、重場景,而非單純的重回報(開始眾籌、DREAMORE);或向縱深方向發展,積極整合上下游產業鏈資源,提供除資金之外的人才、渠道、傳播等多元化服務,創造和分享附加價值(京東、淘夢)。
股權眾籌年度規模在50-55億元之間,約為去年的4-5倍,京東、36氪等新銳平臺后來居上,各類機構加緊布局,行業仍處于跑馬圈地階段。股權眾籌平臺致力于培育、積累新型融資者和投資者,為項目方提供孵化資源、成長支持等,為投資者提供項目篩選、投后管理等一站式服務。擁有優質資源的電商巨頭優勢明顯:京東金融打造眾創生態圈,已覆蓋京東各類資源、投資、全產業鏈服務、培訓等體系;阿里系的螞蟻達客及其戰略投資的36氪,也圍繞自身生態圈大范圍布局。其他平臺在充分利用自身資源的基礎上通過對外合作建立優勢,與大量的創投機構對接項目,和同行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共享項目和投資人資源。
房產眾籌異軍突起,累計規模估計在20億元左右,勢頭強勁;鞝I型平臺整體表現慘淡,且數量有所減少;還有一些新型業態引起行業關注,最為典型的當屬阿里的”娛樂寶”以及DREOMRE等社交化眾籌平臺。
2015年,整個眾籌行業的一個明顯趨勢是大平臺依托自身或合作方的優質資源,開始構建閉環生態,樹立競爭壁壘,其影響力和市場份額逐步擴大,形成馬太效應,導致很多中小平臺的生存空間受到擠壓,甚至出局。截至2015年底,至少已有84家平臺停運、倒閉或轉型,約占整體數量的23.0%,這其中包括曾經備受關注的垂直型農業眾籌平臺,如嘗鮮眾籌和大家種。
行業演變至今,決定眾籌平臺發展質量的關鍵早已不再局限于交易規模、項目數量或支持人數等簡單數據。流量競爭已經略顯過時,其背后是”場景”的崛起,以京東眾籌、蘇寧眾籌等平臺為代表通過場景圍繞項目做各種設計、包裝、推介、體驗等活動,讓更多用戶關注和了解。未來,能夠為用戶提供品質生活、為項目方提供全方位支持和指導,促進項目健康可持續發展,以及對整個行業的創新和發展有所引導才是平臺的核心競爭力所在。
2 我國互聯網眾籌行業數據分析
2.1 平臺總數達到365家,超過23%或已出局
據零壹研究院數據中心不完全統計,截至2015年12月31日,我國互聯網眾籌平臺(不含港臺澳地區,下同)至少有365家 ,其中2015年上線的平臺有168家,較去年小幅增長7.0%。一方面,最近半年新入場的機構呈大幅減少趨勢;另一方面,至少已有84家平臺停運、倒閉或轉型做其它業務,約占平臺總數的23.0%。
圖2是2014-2015年各月新增平臺走勢,可以看出2014年7-11月以及2015年3-7月是眾籌平臺密集上線期,后者平均每月接近24家。2015年 8月開始,新平臺數量大幅走低,10月降至6家,11月5家,12月僅觀察到1家。
2.2 平臺遍布21省市,北上廣占1/3以上
如圖3所示,我國互聯網眾籌平臺已分布到21個省市,其中北京正常運營的平臺有75家,廣東和上海分別達到69家和49家,三者合計193家,占到68.7%的比重。浙江、四川和江蘇三省的平臺數量也都超過10家,其余均為個位數。值得注意的是,平臺數量最多的五個省份,其停運、倒閉或轉型者所占比重高達20%-36%。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