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中國房地產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2016/3/15 19:25:00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2015年房地產政策堅持促消費、去庫存的總基調,供需兩端寬松政策頻出促進市場量價穩步回升,行業運行的政策環境顯著改善。從需求端來看,中央多輪降準降息、降首付、減免稅費等降低購房成本,推動需求入市;地方政策靈活調整,采取稅費減免、財政補貼、取2015年房地產政策堅持促消費、去庫存的總基調,供需兩端寬松政策頻出促進市場量價穩步回升,行業運行的政策環境顯著改善。從需求端來看,中央多輪降準降息、降首付、減免稅費等降低購房成本,推動需求入市;地方政策靈活調整,采取稅費減免、財政補貼、取消限購限外等多措施刺激消費。從供應端來看,土地供應控規模、調結構,并加大保障性住房貨幣化安置,改善市場環境。
當前經濟增速下行和高庫存壓力下,政府更加重視房地產在促進消費和拉動投資方面的重要作用,政策聚焦于挖掘房地產消費潛能,鼓勵需求入市,進而恢復并帶動投資信心。
從各線城市來看,政策對一線及部分二線重點城市的作用較為明顯,房價已出現快速上漲勢頭,而三四線城市影響較小,庫存壓力仍然較大,部分城市后續去化動力不足,仍需進一步寬松政策助力。
2010年6月-2015年中國百城住宅均價及環比變化
新房方面,一線及部分二線熱點城市住房需求旺盛、財富人群聚集、購買力強的城市改善性需求明顯釋放,高端項目熱銷,房價上漲較快;多數城市對政策反應并不敏感,市場需求仍表現乏力,較高的庫存壓力下,房價多呈下跌態勢。
二手房方面,政策的連續放松使得二手房需求平穩釋放,市場回暖超過預期。在一線城市率先進入存量房時代的趨勢下,考慮到未來持續寬松的貨幣政策,再加上土地市場火熱和庫存量的減少,熱點城市二手房價格依然有上漲的空間。
2010-2015年中國50個代表城市月度成交量走勢
據初步統計,2015年1-11月,50個代表城市住宅月均成交接近2900萬平方米,同比增長近三成,絕對量為歷史同期最高水平。值得注意的是,11月,代表城市住宅成交在3500萬平方米左右,超過去年12月單月水平,創單月成交新高。二手房方面,整體成交大幅回暖。1-11月,十大城市二手住宅總體成交99.04萬套,同比大幅增長66.02%,增幅高于新房。二手房市場表現整體好于新房市場,深圳、上海、北京已經步入存量房時代。
2010年-2015年中國代表城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積及供應面積走勢
2015年以來,市場供應端面臨調整,1-11月,代表城市月均新增供應1390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0.7%,而同期月均成交1578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8%,銷供比為1.14,較去年同期高出0.35,市場需求大于供應。
2010年-2015年全國住宅和商辦用地推出面積
2010年2015年全國城市住宅和商辦用地成交樓面均價及平均溢價率
2015年以來銷售回暖使新開工存增長動力,但庫存高位仍降低開工意愿,預計2016年全國新開工為15.4~15.7億平方米,同比增長0.5%~2.5%,房地產開發投資額為9.8~10.1萬億元,同比增長2.0%~5.0%。隨著庫存壓力進一步緩解,價格將保持穩中有漲的態勢,全國銷售價格平緩上漲至7072~7276元/平方米,漲幅為4%~7%,一線及二線熱點城市領漲。
2016年全國房地產市場各項指標預測結果
2015年1月及11月各線代表城市 商品住宅庫存平均消化時間
一線城市由于經濟發展良好,人口聚集力較強,房地產市場保持良好發展態勢,住宅價格存上漲動力。
大部分三四線城市住宅價格存在下跌預期。2016年預計這些城市新建住宅價格存下跌預期,但不會出現斷崖式下跌。
2016年采取多種方式有效去庫存將成為房地產市場的重點之一,政府及企業應從短期及中長期同步著手有效去化庫存。不同城市房地產市場發展將更加差異化,部分三線城市或面臨庫存去化壓力,或受制于經濟、產業發展、人口吸納力等因素影響,房價將面臨下跌預期;而一線及部分熱點二三線城市由于自身經濟、產業等優勢,繼續帶來需求空間的提升,房地產市場將保持良好發展態勢,房價將保持平穩或溫和上漲趨勢。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