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中國糧食加工與制造行業發展基本情況分析
2016/3/17 8:59:47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2015年,在我國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的背景下,糧食加工與制造業總體運行相對平穩,主營業務收入小幅增長,利潤總額增幅有所提升。總體運行平穩,經營狀況整體向好。2015年,在我國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的背景下,糧食加工與制造業總體運行相對平穩,主營業務收入小幅增長,利潤總額增幅有所提升。
總體運行平穩,經營狀況整體向好。2015年,全國規模以上糧食加工與制造企業17459家,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4338.7億元,增長4.4%,主營業務收入占比前三位的子行業分別為谷物磨制(13403.4億元)、飼料加工(11052.8億元)、酒類制造(8437.8億元);酒類制造和調味品加工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長較快,增速分別達到27.0%、18.1%。全年實現利潤總額累計2908.7億元,增長5.3%,比上年同期上升4.6個百分點,其中增長最快的是調味品、焙烤食品加工業,增速分別達到30.4%、18.1%。
糧食價格下跌,企業盈利情況好轉。2015年全國糧食生產實現“十二連增”國內市場供需形勢寬松,大宗糧食價格均有所下降。國家臨儲玉米拍賣價下調,2015年下半年國內玉米價格持續大幅下跌,并跌至近5年來的最低水平;2016年度小麥最低收購價與上年持平,但受供需影響,2015年小麥價格穩中偏弱;稻谷價格雖保持相對平穩,但在湖北等主產區亦有小幅下跌。原糧價格下跌對加工企業,尤其是玉米淀粉生產企業較為有利,東北、華北等地淀粉加工廠開工率普遍提升,企業效益有所改善。
主要加工產品價格相對平穩,副產品價格走低。2015年,面粉全國平均價格與上年水平基本持平,價格漲跌大致在10-60元/噸;粳米、晚秈米價格年底較年初上漲4.0%-6.0%,早秈米價格每噸有40-200元不等的下調。受低價非主糧進口力度持續增加、玉米價格大幅走低以及飼料業需求疲軟影響,麩皮、糠粕等副產品價格創近年來新低,尤其是麩皮價格下跌近30%。此外,復合調味品、西式烘焙食品等新興產品市場需求持續增加,行業利潤率普遍維持在兩位數的增長水平。
糧食及其制品進口量持續擴大,進口結構有所變化。2015年,我國進口糧食超過1.2億噸,增長17.0%;其中,進口大豆8169萬噸,增長14.4%。除大豆外,進口總量排名前3位的是飼用玉米替代品——大麥、高粱、木薯,全年進口分別達到1070萬噸、1069萬噸以及937萬噸。DDGS飼料(干酒糟及其可溶物)進口總量也創紀錄的達到682萬噸,比2014年增長26%。玉米、稻米、小麥三大主糧進口量分別為473萬噸、335萬噸和300萬噸,分別增長82%、31%和0.1%。部分糧食進口渠道出現明顯變化,2015年我國與烏克蘭于2012年簽署的貸款換玉米協議生效,從烏克蘭進口玉米385萬噸,占全年進口玉米總量的81.6%,烏克蘭超過美國成為我國最大的玉米進口來源國。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