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中國證券業市場運行現狀分析
2016/4/25 10:45:24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一、行業發展概況隨著證券行業不斷發展和壯大,證券公司已成為中國金融市場的重要參與主體。截至 2015 年 9 月 30 日,全行業共有 124 家證券公司,其中已上市證券公司 23 家;證券公司總資產為 6.71 萬億元,凈資產為 1.一、行業發展概況
隨著證券行業不斷發展和壯大,證券公司已成為中國金融市場的重要參與主體。截至 2015 年 9 月 30 日,全行業共有 124 家證券公司,其中已上市證券公司 23 家;證券公司總資產為 6.71 萬億元,凈資產為 1.35 萬億元,凈資本為 1.16 萬億元,托管證券市值 27.10 萬億元;2015 年 1-9 月,全行業合計實現營業收入 4,380.43 億元,119 家公司實現盈利。15在當前圍繞促進實體經濟發展,激發市場創新活力,拓展市場廣度深度,擴大市場雙向開放等政策的積極引導下,我國 證券行業面臨巨大的發展機遇,正在發生積極而深刻的變化。
2011-2015年Q3證券公司營業收入及凈利潤(單位:億元)
根據證券業協會數據,截止2015年6月30日,我國共有證券公司125家。在行 業分類監管和綜合治理的推動下,證券行業的分類評級情況如下圖所示:
2015年證券公司分類評級
根據Wind數據和中國證券業協會數據,以總資產規模排名,截至2015年6月30日, 國內前十大證券公司的總資產占全行業之比接近58.59%,凈資產占全行業之比接 近55.56%,凈資本占全行業之比接近45.43%。 此外,國內前十大證券公司2014年度營業收入和凈利潤的行業比重均達到 50%以上21。
2015年1-6月排名前十證券公司市場集中度情況如下表所示:
項目總資產凈資產凈資本營業收入凈利潤排名前十證券公司小計48,453.017,223.255,178.491,853.76825.56全行業合計2282,700.0013,000.0011,400.003,305.081,531.96排名前十證券公司的行業比重58.59%55.56%45.43%56.09%53.89%2010-2014 年我國境內上市公司總數(A、B 股)
2009-2014 年我國境內股票和債券市場籌資變化趨勢
二、行業競爭格局
1、行業集中度較低,同質化競爭程度較高
目前,我國證券行業競爭充分,2014 年我國證券行業的赫芬德爾-赫希曼指 數為 236,這表明我國證券行業具有高度分散性。16目前,證券公司收入主要來源于證券經紀業務、證券承銷與保薦業務以及證券自營業務等,收入結構、盈利 模式趨同。根據證券業協會的統計,2015 年 1-9 月,證券業代理買賣證券業務凈收入、證券承銷與保薦業務凈收入以及證券自營收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 50.06%、5.53%、23.50%。17盡管行業有較高的進入壁壘,但因主要業務所提供 的服務及產品差異不明顯,行業存在較為激烈的價格競爭。
2、資本實力為行業競爭的關鍵因素
根據證券業協會統計,截至 2015 年 9 月 30 日,全行業證券公司合計 124 家,平均每家公司的總資產、凈資產及凈資本分別為 541 億元、109 億元及 94 億元;2015 年 1-9 月,平均每家公司營業收入與凈利潤分別為 35 億元和 16 億元。 18相比商業銀行及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我國證券公司資產規模偏小。中國證監會出臺的以凈資本為核心的風險監管體系,對證券公司開展各項新業務所應具備的凈資本規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備較強資本實力且經營合規的公司擁有更大 的發展優勢。這將有利于資源向規模較大、實力較強的優質券商集中。
三、行業經營特征和利潤水平變動趨勢
1、經營特征
�。�1)經營呈現波動性和周期性
我國證券公司的經營業績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證券市場的狀況,而宏觀經濟的景氣程度對上市公司的業績、投資者的預期有重要影響,進而對證券市場的運行情況又有較大影響。因此,宏觀經濟運行的周期性通過多種渠道傳導至證券行業,使證券行業經營具有較為明顯的周期性特征。
在經濟持續增長或呈現良好發展預期的情況下,投資者信心充足,證券市場交易活躍,投資需求、交易需求和融資需求大幅增加,使得證券行業收入快速增長;而在經濟衰退或政策緊縮的情況下,投資者信心不足,證券市場交易萎靡,投資需求、交易需求和融資需求下滑,直接導致證券行業收入急劇下降。這使得 我國證券行業也具有波動性較大的特征。
據中國證券期貨統計年鑒數據及證券業協會統計,2007 年至 2014 年,證券 行業分別實現營業收入 2,847.49 億元、1,247.28 億元、2,052.95 億元、1,926.29 億元、1,359.32 億元、1,301.21 億元、1,593.43 億元和 2,602.84 億元;分別實現 凈利潤 1,320.46 億元、500.43 億元、933.87 億元、783.05 億元、389.06 億元、331.40 億元、440.47 億元、965.54 億元,行業經營波動性和周期性明顯。
�。�2)較高的行業杠桿水平
2014 年,中國證監會為拓寬證券公司的融資渠道,先后發布了《證券公司資本補充指引》、《證券公司短期公司債券試點辦法》。同年,證券公司通過發 行短期融資券和公司債合計募集資金 6,530.25 億元,同比增長 59.62%;證券公 司債券余額同比增長 184.18%;在機構間私募產品報價與服務系統共發行 325 只 收益憑證,募集資金 145.82 億元。證券行業杠桿倍數從 2013 年的 2.02 倍增至 2014 年的 3.09 倍,證券行業的杠桿水平有提高的趨勢。
(3)業務結構與盈利模式同質化,對傳統經紀業務的依賴程度較高
目前,我國證券公司的業務收入來源仍以證券經紀、投資銀行、證券自營投資等業務為主,證券公司的業務結構與盈利模式不存在顯著差異。根據證券業協 會公布的數據,2014 年,上述三項業務收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為 76.84%,其中 經紀業務收入占 40.32%。21近年來,我國證券公司正紛紛通過發展融資融券、資產管理、直接投資等業務,實現收入結構的多元化和盈利模式的差異化,逐步拓 展盈利渠道。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