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我國汽車零部件物流行業競爭情況
2016/4/29 10:36:06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我國汽車零部件物流行業內企業數量眾多,根據規模大小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大型汽車商附屬的控股或參股綜合型物流公司;第二類是規模化的第三方物流企業;第三類是從事某一物流環節的中小型運輸企業,該類企業規模較小,一般不直接參與主機廠零部件配送,而是我國汽車零部件物流行業內企業數量眾多,根據規模大小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大型汽車商附屬的控股或參股綜合型物流公司;第二類是規模化的第三方物流企業;第三類是從事某一物流環節的中小型運輸企業,該類企業規模較小,一般不直接參與主機廠零部件配送,而是作為第一和第二類企業的外協承運商。
零部件物流與生產組織緊密相關,整車企業一般會選擇由其控股或參股的關聯物流企業。因此,國內汽車零部件物流市場主要由汽車廠商控股或參股的大型物流公司占據,代表企業包括安吉物流、一汽物流、長安民生、同方環球以及風神物流等。近幾年,隨著國內汽車行業的快速發展,零部件物流的需求大幅增長,同時物流技術不斷提升,具備汽車零部件 JIT 配送能力的企業越來越多,整車生產企業開始引入外部的物流企業,以提升服務質量,降低物流成本,這也給規模化的第三方物流企業帶來了市場機遇。
國內專業化的零部件物流企業數量很少,部分以整車物流或非汽車物流為主要業務的傳統物流企業已開始進入零部件物流領域,比如長久物流、中遠物流以及招商局物流等,但整體的市場份額很小。未來,隨著汽車行業的發展,規模化的第三方物流企業將獲得更多的業務,市場份額將會進一步提升,業績的增長也會使得物流企業有更多的能力投資于基地建設、信息化管理、市場開拓等方面,形成良性循環。而中小型運輸企業效率較低、服務質量難以保證,將越來越難以獲得訂單,因此總體行業集中度將逐漸提高,形成大型汽車廠商附屬的物流公司與規模化、專業化第三方物流企業共同競爭的市場格局。
1、大型汽車廠商附屬的物流公司
大型汽車廠商附屬的物流公司一般是由汽車廠商或下屬企業通過控股、參股的方式設立的物流企業,此類公司依附于所屬整車制造企業,主要目的是滿足集團內部的物流需求,規模較大且業務穩定,但拓展外部客戶的能力相對欠缺。代表企業情況如下:
代表企業股東背景主營業務主要客戶(主機廠)上海安吉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安吉物流 (上汽集團全資子公司) 與 CEVA (基華物流)各占 50%股權,注冊資本3,000 萬美元上汽集團旗下汽車物流綜合服務主體上海大眾、 上海通用、 上海汽車、上汽通用五菱、上汽大通、上汽依維柯紅巖、上汽匯眾等一汽物流有限公司一汽集團全資子公司, 注冊資本 80,432.8 萬元汽車零部件物流和整車物等一汽大眾、 一汽解放、 一汽轎車一汽豐田、一汽夏利等重慶長安民生物流股份有限公司長安工業、 民生實業和新坡美集物流等, 現為港股市公司,注冊資本 16,2萬元整車物流、汽車零部件物流、售后物流和國際貨代等,以整車物流為主長安汽車、長安福特、長安馬自達、長安鈴木、長安沃爾沃等廣汽本田物流有限公司本田物流株式會社和廣汽商貿公司合資設立, 注冊資本 3,000 萬元輪胎組裝、零部生產配送、倉儲輸和出口捆裝等廣汽本田、本田汽車(中國)富田-日捆儲運(廣州)有限公司日本捆包運輸倉庫株式會社、富田實業、廣汽商貿公司、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和本田物流株式會社合資設立,注冊資本 2,800 萬元整車物流、零部件生產配送、整車及散件包裝和倉儲等廣汽本田、五羊-本田摩托(州)有限公司、本田汽車(中等同方環球 (天津) 物流有限公司一汽集團、 廣汽集團與日本豐田汽車合資設立,注冊資本 500 萬美元汽車零部件物流和整車物流服務等一汽豐田、廣汽豐田武漢東本儲運有限公司東風汽車工業進出口公司、日本本田物流、本田技研(中國) 和上海神越實業合資設立, 注冊資本 140 萬美元汽車零部件物流和整車物流服務等東風本田廣州風神物流有限公司武漢圣澤捷通物流、 深圳東風南方實業和通達集團合資設立,注冊資本 6,000 萬元汽車零部件物流和整車物流服務等東風日產、神龍汽車、東風乘用車、鄭州日產、東風裕隆、東風雷諾等2、規模化的第三方物流企業
規模化第三方物流企業包括專業化的汽車零部件物流企業以及部分以整車物流或非汽車物流為主要業務的大型物流企業。專業化的汽車零部件物流企業進入行業較早,伴隨國內汽車物流行業的發展,在長期的競爭發展中,形成了具有成本優勢的運輸線路和服務區域,并逐漸由小型運輸企業成長為反應靈活、管理先進的綜合服務型物流企業。專業化的汽車零部件物流企業在網絡覆蓋能力、運力保障能力、服務質量、信息化管理等方面具備一定優勢,業務增長較快,但地域特征明顯,且規模與汽車廠商附屬的物流公司及傳統物流企業差距較大。目前,行業內此類物流企業主要依靠較高的物流效率和較低的物流成本參與市場競爭,既可以直接承接整車廠的零部件物流業務,還可以承擔整車廠下屬物流企業的外包服務,為其提供合作運力。
3、從事某一物流環節的中小型運輸企業
除上述兩類企業外,在汽車零部件物流行業內存在數量眾多的中小型企業。此類企業絕大多數為“小、少、弱、散”的貨運企業,單純從事貨運代理、運輸或倉儲經營,無法提供品質檢驗、流通加工等增值服務。此類中小型企業一般不具備直接承接整車廠的零部件物流業務的能力,而是作為前兩類物流企業的外協承運商,參與非核心路線或物品的運輸服務。未來,隨著汽車物流行業集中度的不斷提升,中小型運輸企業將逐漸被前兩類企業整合。
進入本行業的一些主要障礙
1、客戶資源壁壘
我國汽車制造行業的行業集中度較高,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2015 年 1-9月,上汽集團、東風集團、一汽集團、長安集團、北汽集團以及廣汽集團等前6 大汽車集團的市場占有率達到 80%。作為汽車制造的上游行業,能否與主要汽車制造企業開展廣泛合作是零部件物流企業生存發展的關鍵。汽車整車制造廠商不僅要求物流企業能夠滿足其 JIT 生產模式的需求,實現零部件小批量、高頻率的準時、安全和準確運輸,還需要物流服務商具備提供流通加工、零部件包裝、質檢和倉儲以及信息管理服務的能力。因此,大型汽車制造企業在遴選物流供應商時,對運輸和庫存管理能力、物流方案設計能力、信息化應用水平、供應商協調能力、突發事件處理能力和品牌知名度等有嚴格的要求。在選定供應商后,還將通過嚴格管理考核機制和激勵措施,幫助物流服務商提高物流服務質量以更好的配合其采購、生產過程。汽車制造商一旦選擇合適的物流供應商,不會輕易更換,新進入企業難以在短時間內積累產業經驗、品牌知名度,汽車零部件物流行業對新進入者存在較大的客戶資源壁壘。
2、物流網絡壁壘
汽車零部件物流企業只有具備一定規模,才能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實現規模效益。整車生產社會化程度較高,零部件供應商數量眾多且分布廣泛,物流企業需要建立以物流基地為節點、以運輸路徑為線路的運輸網絡,以便更好的規劃物流路線和運輸時間,保證零部件物流服務的安全性、準時性和準確性。其次,通過覆蓋廣泛的物流網絡,物流企業能夠實現更為科學的貨物裝載和貨物存儲,降低車輛空返率和提升裝載率,進行有效的成本管理;再次,物流企業的規模化運營還能帶來品牌效應,易拓展其他客戶。因此,新進入企業面臨較高的網絡壁壘,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建設物流基地及配送中心, 并且經過多年的運營經驗積累才能逐步壯大。
3、信息技術壁壘
汽車零部件物流面對的零部件供應商數量較多、運送貨物的種類巨大、運輸路線和庫存管理復雜、對流程監控能力和應急處理能力要求較高,這需要企業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對整體物流方案進行策劃,以實現物流服務的敏捷化、可視化和自動化。
目前,汽車零部件物流領域運用的核心信息技術包括條形碼技術、射頻識別技術(RFID) 、GPS 技術、電子數據交換技術(EDI)和物聯網技術等,新進入企業面臨較高的信息技術壁壘, 需要較長時期的運營測試和經驗積累才能基本掌握和運用,同時還需要較大的業務規模來平攤信息系統構建成本。
4、人才壁壘
汽車零部件物流是集運輸、倉儲、運籌學、信息科學、動態規劃和精益生產等學科為一體的現代服務業,對人才的專業性要求較高。目前,國內汽車零部件物流行業內擁有豐富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的專業人才較為稀缺,大多數是企業在長期經營過程中自身培養而成,新進入企業難以在短時間內獲取經營所需大量專業人才。
汽車零部件的物流是國際物流業公認的最復雜、最具專業性的領域之一,利潤在物流行業中處于較高水平,但行業內部不同規模、不同類型的物流企業之間利潤
水平差異較大。對于不能直接承接整車廠零部件物流業務的中小型運輸企業, 由于進入門檻低,參與企業眾多,服務方式和手段單一,企業間主要依賴價格競爭。在燃油、土地、
資金、人力成本上漲的宏觀背景下,受規模較小、綜合業務能力不強等因素制約,該類企業難以轉嫁成本,可能會承受利潤下降的壓力。對于具備綜合服務能力,并已建立起全國性物流網絡的第三方物流企業,其通過不斷整合物流資源、延伸增值服務鏈和提高物流信息系統水平,為制造業企業優
化資源配置,節約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已與客戶形成了相互依存的合作關系,因此具備良好的議價能力,能夠消化成本上漲壓力,維持較高的利潤水平。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