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中國家電制造行業發展現狀及行業發展趨勢預測
2016/4/29 10:45:16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家電工業在輕工業中居于支柱地位,目前中國家電工業的生產規模已居世界 首位。 家電行業需要各種沖壓模具及注塑模具。隨著家電市場競爭的白熱化,外殼設計成為重要的一環,對家電外殼的色彩、手感、精度、壁厚等都提出新要求,對新型模具的需求很大。家電工業在輕工業中居于支柱地位,目前中國家電工業的生產規模已居世界 首位。 家電行業需要各種沖壓模具及注塑模具。隨著家電市場競爭的白熱化,外殼設計成為重要的一環,對家電外殼的色彩、手感、精度、壁厚等都提出新要求,對新型模具的需求很大。
一、中國家電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1、二元化市場結構造成供給相對過剩
中國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遠遠落后于城市,而且城鄉收入差距還有日益擴大的趨勢,這在客觀上造成了中國市場特有的二元化市場結構。一方面城市市場主要家電產品容量普遍接近飽和,另一方面廣大農村地區卻始終保持著較低的家電保有水平,家電產品的邊際需求也長期得不到提高。在農民購買力嚴重不足的條件制約下,家電生產企業只能將精力集中于競爭已非常激烈的城市市場,結果便造成了城市市場供給相對過剩的現象,價格大戰、概念炒作、囤積居奇等現象成了家電行業特有的風景。
從家電產品的保有水平來看,中國家電行業未來的主戰場毫無疑問在農村地區,農村市場蘊含的巨大潛力足以使家電行業再獲得一次高速成長的機會。但基于農民收入在短期內仍無法迅速提升的現實,預計今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中國家電市場仍將維持已有的二元化市場格局,品牌競爭也有進一步加劇的趨勢。
2、家電生產企業經營狀況出現明顯分化
在家電業蓬勃發展的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和20世紀90年代前期,家電企業幾乎都在巨額利潤的推動下迅速實現了規模擴張。但從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開始,由于城市市場趨于飽和,家電產品供大于求的矛盾日益突出,特別是最近幾年,隨著家電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多數企業的產品價格都有較大幅度的下降,企業利潤水平也逐年降低,最終導致家電生產企業利潤持續下滑,有的甚至已經出現了巨額虧損。
顯示: 從國內市場看,“十一五”、“十二五”期間,中國家電工業既經歷了全球經濟快速增長帶來的國內外市場需求旺盛的繁榮發展時期,也經歷了金融危機對行業發展的巨大沖擊。得益于中國經濟強勁增長的大環境以及“家電節能補貼”、“家電以舊換新”、“家電下鄉”等多項拉動內需政策的有力支持,中國家電工業實現了快速、穩步的增長,在全球家電業的地位持續提升。目前,中國家電工業的生產規模已居世界首位,是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產業之一。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近年來中國家用電器行業持續穩定增長,2007年中國家用電器制造業實現銷售收入5,319億元,2013年達到12,843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15.83%。
2007-2013年中國家用電器制造業銷售收入及增長率
受“家電節能補貼”、“家電以舊換新”、“家電下鄉”政策、房地產的發展及產品升級換代需求推動,中國家電零售產業規模實現了快速、穩步的增長,在全球家電業的地位持續提升。根據Frost & Sullivan的《中國微特電機市場獨立研究報告》分析,自2009年以來,人均家電消費保持10.44%的復合增長速度,2013年達到了992.1元。
2009-2014年中國人均家電消費情況
根據中國家用電器協會數據,2007年中國家電行業銷售產值為 5,952.80 億元,而 2014 年銷售產值達到 1.41萬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均高于13%。
2010~2014年中國家電銷售產值情況
根據中國家電網的數據,2012年中國小家電的整體市場規模約為1,673億元。預計至 2015 年,中國小家電市場規模將增長至 2332 億元,2013-2015年復合增長率為 11.15%。
2009-2015年中國小家電市場規模(單位:億元)
2009-2014年中國小家電行業市場零售額
中國個人護理電器普及率低于廚房電器和家居電器,預計未來增速將超過整體小家電行業,在小家電行業中的比重也將逐步提升,2012-2016 年的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 15.21%,至 2015 年,個人護理電器的市場規模將達到 271.2億元,在小家電行業中的比重將超過10%。
2009-2015年中國個人護理電器市場規模(億元)
2015年1-12月中國電器及電子產品進口金額為428,858,582千美元,同比增長1.1%。2015年1-12月中國電器及電子產品進口量統計表如下表所示:
2015年1-12月中國電器及電子產品進口量統計表
月份金額(千美元)金額同比(%)1月32,314,0713.12月26,641,8363.73月33,709,6181.44月34155474-4.55月33,135,457-2.76月36,251,1496.57月36,496,7341.88月35,907,7142.29月38,105,631-6.210月37,963,618-0.511月42,126,05112.212月45,043,0825.12015年11月全國家用電器類產品進口統計表
商品名稱計量單位當月數量當月金額一至當月量一至當月額去年同期量去年同期額量同比增長額同比增長家用電器萬美元028172.40306108.60334119.10-8.381.洗衣.干衣及類似機器及零件萬美元01383.5017872.5021006.70-14.92#: 洗衣機萬臺1.7870.214.857931.514.288027.93.99-1.22.冷藏冷凍箱萬臺22499.726.6326977.829.3527451.4-9.27-1.733.電風扇萬臺1492.547395.115451.8378231.617456.6890108.2-11.48-13.184.空氣調節器萬臺0.08586.617835.22.537065.4-60.4710.95.冷藏冷凍箱及空調用壓縮機萬臺51.444392580.5750321.7752.2564226.7-22.82-21.656.家用廚房電器具及其零件萬美元06693.3070150.8071964.30-2.52(1)家用電熱烹調器具萬個5.22594.341.055465.922.72740.780.8499.43(2)家用電熱烘烤器具萬個1.88602.120.036871.918.624323.47.5758.95(3)家用水及飲料的電加熱器具萬個(臺)0.52109.613.122561.115.892946.8-17.43-13.09(4)家用電爐灶萬個0.19102.52.03973.52.82889.7-28.019.42(5)家用食品加工電動器具萬臺10.961485.6111.9313818.8139.0416622-19.5-16.86(6)其他萬美元03799.2040459.6044441.70-8.967.家用電熱水器萬個0.33149.22.591109.51.37952.389.0516.518.家用美容.保健電器具及零件萬美元01494.2016484.6016829.50-2.059.真空吸塵器及其零件萬美元0820.909272.209069.302.24#: 電動真空吸塵器萬臺2.9570.429.65915.835.745247.2-17.1812.7410.電熨斗萬個0.8516.38.74266.440.76631.3-78.56-57.811.其他家用電器萬美元02741.6027586.3024814.1011.17事實上,家電業從1998年開始就出現了行業萎縮的現象。而到了2000年,則更有廈華、廈新等一大批虧損企業浮出水面。在行業整體不景氣的同時,我們也注意到還有一批企業仍在實現著發展,海爾、美的便是其中的代表。海爾依靠其多元化產品組合、國際化營銷思路和完善的售后服務體系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贏得了主動,實現了業績穩步增長、規模不斷擴大的目標,在不太景氣的家電行業中成為了一個醒目的亮點。美的則憑借其先進的管理模式和卓越的管理團隊以及不斷豐富的產品組合,一舉在白色家電和小家電領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為了家電行業內最具發展潛力的企業之一。
家電企業目前面臨的困難只是暫時的,如果能夠及早進行有力的兼并重組并加大產品開發的力度,家電行業仍是一個非常有希望的行業。
3、家電銷售渠道和價格決定機制發生了根本變化
伴隨著生產廠家間的激烈競爭,家電銷售網絡也在迅速發生著變化,家電銷售網絡中傳統的百貨商場數量逐漸減少,家電專賣和超級市場則異軍突起。
調查數據表明,目前家電專賣店在全部家電銷售網點中所占比例高達65%,在數量上已經成為了家電經銷網點的絕對主體。家電專賣店發展如此迅速,許多業內人士也頗感震驚。在家電專賣店迅速擴張的同時,企業的銷售分公司和超級市場也獲得了較快的發展,而作為傳統家電經銷主力的百貨商場數量比例卻在不斷縮減,有的百貨商場甚至已經放棄了家電經營。調研數據還表明,目前多數家電經銷網點經營狀況平平,能維持正常經營的網點只占到總數的七成左右,原因是近幾年來家電銷售的利潤率不斷降低,特別是經營彩電、影碟機等價格競爭較激烈的品種的銷售網點,基本上處在薄利經營的境況中。
另一方面,隨著國美、蘇寧、三聯等為代表的家電零售巨頭的崛起,家電產品的價格決定機制也隨之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在家電零售商銷貨能力日益增大并具備了一定壟斷實力的情況下,產品價格已不再由制造商自己說了算了,在零售商規模普遍較大的中心城市,家電產品的價格決定機制已經開始由制造商單獨制定向制造商和銷售商協議制定轉變。而且可以預見,隨著網上銷售、會員直銷等先進銷售方式的逐步開展,家電產品的價格決定機制仍將不斷改變。
4、來自國際品牌的壓力不斷增大
在家電行業大舉擴張的時期,國產品牌以價格和營銷為武器,曾經一度把洋品牌逼到了市場一隅,彩電、冰箱、洗衣機等主要家電產品國產品牌市場份額長期保持在85%以上的較高水平,國內家電企業一度幾乎可以不用考慮來自國際品牌的威脅。
然而從1999年末開始,這一趨勢發生了實質性變化。伴隨著家電產品升級換代步伐的加快,洋品牌憑借其技術優勢,悄無聲息地展開了對國內市場的反撲。2000年中,在價格戰此起彼伏的彩電市場上,平均零售價格幾乎是國產同型彩電一倍的索尼彩電其零售額份額連續數月位居國內市場首位,其中索尼純平彩電在最初上市的幾個月中市場份額一度占了純平彩電全部市場份額的80%以上,難怪業內人士急呼狼來了。
彩電市場如此,其他家電產品市場也如此。2000年中,伊萊克斯在冰箱市場的月度零售份額一度位居三甲,惠而浦在洗衣機市場的排名也迅速提升,LG、三星在微波爐市場也逐漸崛起,這些事實都向我們明確無誤地表明了國際品牌已經開始大舉反撲的嚴峻現實,中國家電行業所面臨的來自國際品牌的壓力正在不斷增大。
二、中國家電行業的發展趨勢預測
1、戰略重組乃大勢所趨
家電行業是成熟行業,目前國際市場上有一定影響力的家電品牌只有十幾個,其中綜合類品牌不超過10個。而中國目前大大小小的家電品牌總數則多達上千個,與國際市場反差強烈,國內家電市場的品牌分散程度可想而知。
統計資料顯示,目前國內市場上有一定銷量的國產家電品牌中彩電品牌有20多個,洗衣機品牌有30多個,空調器品牌則有40多個,抽油煙機和燃氣灶品牌更是分別多達107個和160個。另一方面,中怡康公司的家電零售監測數據顯示,目前彩電市場前四名品牌的市場份額之和約為62%,冰箱市場前四名品牌的市場份額之和約為72%,洗衣機市場前四名品牌的市場份額之和約為69%,表明中國主要家電產品的市場集中度已經達到了較高的水平,這與家電市場品牌數量眾多的事實顯然形成了矛盾。
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地方保護主義和地下工廠非法生產兩個方面。由于地方保護主義的存在,部分地區考慮到當地的就業、納稅等問題,使許多早該倒閉破產的小企業仍能以各種方式繼續生存;地方保護主義還表現為設置地區市場壁壘,人為分割市場,阻礙產品自由流通,保護當地弱小品牌的市場空間。地下工廠非法生產則主要出現在農村地區,由于地下工廠不用交稅,沒有職工福利、開發費用和售后服務費用等開支,因而生產成本非常低廉,其低價銷售策略在消費能力較弱的農村市場有一定的市場空間。這些數量眾多的小企業的兼并、關閉工作有市場經濟秩序的進一步完善相配合,目前來看尚需時日。
就家電行業的主流企業而言,目前也有著現實的整合要求。進行大范圍的重組合并可以達到充分利用資源、發揮規模經濟優勢的目的,在加入WTO后則更能顯現其抵牛頓外來沖擊的優勢。筆者認為家電企業間的重組合并可以遵循以強并弱、強強聯合、產品互補、地域接近的原則。有媒體預測,5年之后中國家電行業可能只存在5個左右的品牌,對此中國家電協會的看法是:5個不可能,但像現在的四五十個也不可能。通過重組整合,家電行業的生存能力和生存空間都將得到有效的拓展。
2、農村市場和國際市場潛力巨大
從20世紀90年代后期開始,中國城市主要家電產品市場普遍進入飽和期。從1997年起,中國城鎮居民百戶彩電擁有量就已超過100臺,而同期農村居民百戶彩電擁有量卻只有27.32臺;1997年末城鎮居民家庭百戶洗衣機擁有量已達89.12臺,而同期農村市場百戶擁有量只有21.87臺,與城市市場相差甚遠,冰箱、空調、微波爐等較高檔的家電產品普及水平相差更大。
由于中國農村人口數量約是城市人口數量的3倍,盡管家電產品普及水平較低,但農村市場的總容量已經達到了比較高的水平,從去年開始,農村彩電市場的銷量就超過了城市市場。在家電產品售價逼近成本、城市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狀況下,向農村進軍成了多數有遠見的家電企業的中長期戰略發展方向。盡管目前農村市場整體購買力仍然偏弱,但本著邊培育邊開發的長遠市場拓展思路進入農村市場,必將會為日后的市場競爭占據一塊生死攸關的戰略空間。
隨著農村經濟的飛速發展,農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在“家電下鄉”、“以舊換新”兩大政策的推動下,農村家庭對家電種類和數量的需求越來越大。
2011年全國家電下鄉產品銷售1.03億臺,實現銷售額2641億元。2012年,全國家電下鄉產品銷售2.93億臺,實現銷售額2145.2億元,按可比口徑計算,同比分別增長22.6%和18.8%。2014年全國家電下鄉產品銷售3.98億臺。
2010-2014年全國家電下鄉產品銷售量(億臺)
在世界家電產業分工體系中,由于美歐發達國家的家電生產規模已經開始縮減,目前家電產業的重心正在向亞洲國家轉移。經過20年的發展,中國的家電行業現已頗具規模,基本上具備了國際化運作的條件,如果能夠把握好這次世界家電產業梯度轉移的有利時機,加快技術進步步伐,并充分利用好中國家電企業勞動力成本低廉、熟練工人豐富、市場空間廣闊等競爭優勢,相信中國家電企業將會在國際市場大有作為。
在加大出口力度的同時,部分實力較強的企業還應不失時機地建立海外分廠,逐漸從單純的產品出口向產品出口和技術輸出并重的市場拓展模式轉換,以逐步提升中國家電企業在世界家電產業分工體系中的地位,使中國家電企業最終成長為在產品生產、技術開發、資本運作等方面都過硬的跨國企業集團。
2015年8月,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發布家用電器工業“十三五”發展指導意見征集社會意見的公告,家用電器工業“十三五”規劃指導意見的研究、制定工作已經啟動,未來將重點圍繞以下幾個方面推動中國家用電器行業發展:進一步推動產業升級、轉變增長方式;實現創新驅動發展,完善創新體系建設,加快行業核心技術突破,引進和培養高層次、高技能人才;發展智能制造、推動家用電器制造轉型;積極迎接互聯網+時代;參與全球市場競爭、建設有國際影響品牌;進一步提升中國家用電器產品品質,滿足國內外市場消費升級需求;進一步提升產品的節能環保及智能化水平;市場公平競爭環境。由此可見,智能制造、節能環保、轉型升級和互聯網+是家用電器協會反復強調和突出方面,家用電器產業與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的融合,發展節能環保及智能化將是行業的趨勢,中國家用電器產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