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中國電梯行業發展規模、行業競爭格局及未來市場需求前景分析與預測
2016/5/18 10:41:38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一、電梯行業發展規模分析顯示:近 10 年來,隨著國民經濟的持續發展、房地產行業的高速運行以及城鎮化進程的加快推進,中國已經成為全球大的電梯制造地和銷售國。2003-2014 年,中國的電梯保有量快速增加,從 36.17 萬臺增長至 3一、電梯行業發展規模分析
顯示:近 10 年來,隨著國民經濟的持續發展、房地產行業的高速運行以及城鎮化進程的加快推進,中國已經成為全球大的電梯制造地和銷售國。2003-2014 年,中國的電梯保有量快速增加,從 36.17 萬臺增長至 359.85 萬臺,年均增速約 20%。
2002-2014 年中國電梯保有量
中國電梯制造業快速發展,電梯產量從 2006 年的 16.8 萬臺上升至 2014年的 70 萬臺,年復合增長率約 19.53%;電梯銷量從 2006 年的 16.7 萬臺上升至 2014 年的 65 萬臺,年復合增長率約 18.52%。
2006-2014 年中國電梯產量
2006-2014 年中國電梯銷量
中國人均電梯保有量與其他國家相比
從國內電梯產品結構看,垂直梯約占市場份額的 85%,自動扶梯和自動人行道約占占市場份額的 15%。
中國垂直梯和扶梯銷售量占比
中國電梯協會預計,未來幾年,中國電梯行業增速將保持在 10%左右。
二、電梯行業競爭格局分析
根據中國電梯協會統計,截止到 2013 年底,中國電梯行業共有整梯制造企業 600多家,備案的部件制造企業 200 家左右,安裝維保企業 7000 多家。電梯行業是中國早引進外資的行業之一。自 1980 年起,國內早的電梯生產企業(即在計劃經濟時代國家建設部定點生產的八大電梯廠:北京電梯廠、上海電梯廠、上海長城電梯廠、天津電梯廠、蘇州電梯廠、西安電梯廠、沈陽電梯廠、廣州電梯廠)先后與外資知名品牌企業合資建廠,國有企業基本從電梯行業退出,外資品牌全面進入了中國市場。目前,國內市場近 70%左右仍為外資品牌企業占據。其中,奧的斯、三菱、日立三大品牌占據了國內 40-50%的市場份額,迅達、通力、蒂森、東芝、富士達等其他外資品牌占據 20-30%的市場份額,內資企業約占 30%左右的份額。在內資企業中,崛起了江南嘉捷、康力電梯、遠大智能、廣日股份、東莞飛鵬、蘇州申龍、蘇州東南、河南許繼等數家民族品牌電梯企業,占內資電梯企業的 50%左右的市場份額。其他 500 多家中小企業占據內資電梯市場其余 50%左右的市場份額。
各品牌電梯在中國所占市場份額
從產業布局上看,中國電梯行業聚集效應明顯,電梯整梯及零部件的制造基地主要集中在華東、華南地區和華北、東北地區。華東地區是中國電梯產業的發源地,整個華東地區的電梯生產總量占全國 70%以上,并匯集了國內外 90%的知名電梯企業。
三、電梯行業市場需求分析及未來市場需求預測
(一)、電梯行業市場需求分析
1、城鎮化和老齡化
城鎮人口為影響電梯需求的主要因素,城鎮化水平的提高是電梯需求增長的主動力。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中國 1978 年城鎮人口為 1.72 億人,城鎮化率為 17.9%,2014 年達到 7.49 億人,城鎮化率達到 54.8%。就歐美發達國家普遍 70%-80%的城鎮化率來看,我國城鎮化的空間仍然較大。
2000-2014 年我國城鎮化和老齡化水平
人口結構的老齡化也是支持我國電梯需求快速增長的又一重要因素,老齡人口的增長使得新建房屋建筑、公共基礎設施都普遍具有安裝電梯或扶梯的需求,同時還加大了對舊樓加裝電梯的需求。據統計,2000 年我國 60 歲以上老齡人口占總人口比例為 10.3%,至 2014 年,我國 60 歲以上人口達到 3.23 億人,老齡人口比例達到 15.5%。未來 5-15 年還將是我國人口老齡化加速的時期,人口老齡化的趨勢必然帶來電梯需求量的增加。
2、國家對房地產行業的有利政策
2001 年-2012 年,中國房地產開發投資一直保持年均 20%以上的高增長。2012 年起,受國家產業調控影響,增速有所下降�?紤]到《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對房地產的態度從近年來的“調控”、“抑制”變化為了“支持”、“促進”,因此預計未來幾年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將保持 10%-15%的增長。
2001-2014 年我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
3、電梯配置密度的提高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用戶對電梯便捷性要求的提升,使得電梯配置密度逐步提高,與前幾年相比,低層梯、別墅梯等需求日益增多。根據統計,2000 年中國每萬平方米(房地產竣工面積)配置 1.65 臺電梯,到 2014 年,電梯配置密度升至 6.51 臺/每萬平方米,約為 2000 年的 4 倍。電梯配置密度的提高有助于削弱房地產行業增速降低的影響。
2000-2014 年我國電梯密度
4、強制報廢標準的出臺使得舊梯改造迎來爆發期
由于受設計制造、安裝、維護保養和使用等多種因素的影響,電梯整梯的使用壽命存在很大差異,難以制定電梯整梯的判廢標準。因此,一直以來,國內均無整梯的強制報廢要求。然而,隨著運行時間的延長,電梯安全部件等電梯重要部件存在失效或潛在失效風險,容易造成電梯安全事故。為此,2015 年 7 月,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聯合發布了《電梯主要部件報廢技術條件》(GB/T31821-2015),規定了“安全保護裝置、
緊急救援裝置、井道安全門和活板門、驅動主機、轎廂、層門和轎門、電氣控制裝置”等 13 項對電梯安全運行影響較大的電梯主要部件報廢技術條件。該標準填補了多年來國內外電梯行業缺少電梯報廢相關標準的空白,也將徹底釋放電梯安全部件的更新需求。我國電梯的使用壽命大多為 15 年,但實際上,不少電梯 10 年左右就需要淘汰或更換安全部件。若定義 10 年為“老齡界限”,則據此推測,截止 2014 年底,我國老齡電梯比率達到 17%,相比十年前比率提升一倍,預計 2021 年再次翻倍突破 30%,2030 年達到 50%。隨著老齡電梯比重的逐漸上升,市場對于維保、舊梯改造的需求將顯著增加。
2001-2030 年我國老齡電梯變動趨
5、出口市場將為電梯行業帶來新的增長動力
東南亞、南亞地區人口密度較大、城鎮化率較低、經濟增速較快,有巨大的需求增長潛力。以印度為例,印度人口密度約為中國的 2.5 倍,城鎮化水平低于中國 2005 年的水平;印度是全球第二大新梯市場,但 2014 年需求量僅約 6 萬臺,尚不到中國 2004 年的水平。中國市場飽和后,東南亞、南亞地區有望成為世界上重要的電梯銷售市場。
受益于中國政府在“一帶一路”中的主導性地位,中國電梯企業將借此契機開拓東南亞、南亞地區市場,實現國際化擴張,海外業務收入有望得到迅速提升。
2006-2014 年我國電梯出口情況統計
(二)、電梯行業未來市場需求預測
人均電梯擁有量是反映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標志。我國人均電梯擁有量在 1990 年只有 2 臺/萬人,發展到 2014 年已經達到 24 臺/萬人。盡管如此,我國人均電梯保有量僅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離發達國家的人均電梯擁有量水平還有很大差距。以人口密度和中國為接近的歐盟為例,中國人均電梯擁有量僅為歐盟的 1/4,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人均電梯擁有量僅為歐盟發達城市的約 1/9。若據此推算,我國電梯保有量將有 4倍左右的增長空間。若再考慮出口因素,我國電梯安全部件至少有 5 倍以上的增長空間。
2014 年人口密度
2013 年人均電梯保有量(臺/萬人)
受宏觀經濟的影響,基建、房地產行業投資增速明顯下滑,根據中國電梯業協會的預測,未來幾年,我國電梯整梯需求年均增速將從 2006-2014 年平均約 20%下降到 10%以下,因此保守估計配套新梯的安全部件需求增速將維持在 5%左右。
若國內外市場環境未發生重大變化,我國電梯安全部件行業未來 5 年的年均增速有可能在上述基礎上進一步提高。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