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最北林業局”圖強:林下經濟成林區轉型“新引擎”
2016/5/20 12:00:32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中新網圖強5月19日電 題:“中國最北林業局”圖強:林下經濟成林區轉型“新引擎”中新網記者 魏來“大棚內的吊袋木耳已經全部被預購,這么好的產品根本不用愁銷路。”肖大玉中新網圖強5月19日電 題:“中國最北林業局”圖強:林下經濟成林區轉型“新引擎”
中新網記者 魏來“大棚內的吊袋木耳已經全部被預購,這么好的產品根本不用愁銷路。”肖大玉一臉自信地說。19日,記者走進圖強的吊袋木耳大棚,看著眼前如一串串“糖葫蘆”般懸掛的菌袋,讓人有些疑惑。當地木耳種植大戶肖大玉告訴記者,這是新流行起來的吊袋木耳,吊袋木耳與地栽木耳相比,耳厚、正反面色差大、口感好。
圖強林業局位于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是“中國最北林業局”。2014年4月,黑龍江大小興安嶺全面停止木材商業性采伐,曾經熱火朝天、干勁十足的伐木景象一去不復返。圖強林業局積極謀劃產業轉型,在保護中求發展。如今,林下經濟的發展已成為林區轉型的“新引擎”。
記者發現,該局已建成鋼架結構吊袋木耳大棚近百棟。此外,種植戶們還積極探索研究,“發明”了具有當地特色的“礦泉木耳”、“藍莓木耳”……木耳養殖業規模逐年擴大將為當地帶來巨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圖強林業局被譽為“中國最北靈芝之鄉”,圖強把松杉靈芝養殖作為推進“全民創業、全民參與、全民致富”的重要途徑之一,成立了松杉靈芝養殖專業合作社。目前,該局靈芝養殖戶50余戶,靈芝菌袋達200多萬袋,靈芝已成為當地百姓致富的重要經濟來源。
據統計,2015年,圖強林業局種植業、采集業、林下養殖業、漁業等林下經濟產值達2.5億人民幣,占林業企業產業總產值的65.2%。林下經濟的發展,讓圖強林區職工發現“不砍樹、不依賴木頭”也能掙到錢。
圖強林業局產權部主任劉國忠告訴記者:“停伐是好事兒,前些年,我們就已經開始謀劃林下經濟發展,把木耳、林芝等綠色食品做大做強。近年來,我們又依托圖強獨特的地理優勢,將特色養殖業的規模逐漸擴大。”
“這是北極狐,比較怕生。”在中國最大北極狐養殖基地——金博龍養狐基地記者見到了這些可愛的珍貴毛皮動物。“現在廠里有1萬余只北極狐,都是從芬蘭引進的。這里的氣溫很低,很適合北極狐養殖,狐貍毛皮質量絕對是上乘的。”圖強金博龍養狐基地經理羅春度告訴記者。
圖強局發展狐、貉特種養殖已有歷史,早在2002年就建立了養殖基地。近年來,圖強堅持“基地帶龍頭、大戶帶小戶、龍頭帶散戶”的發展戰略,把幫助小戶提高生產經營水平、增加收入列為首要課題,實現抱團發展。
劉國忠給記者算了一筆賬,養一只狐貍,6個月出欄,能賣1200余元人民幣。一棵成年落葉松,生長周期上百年,每立方米售價600多元人民幣。一只狐貍可抵2立方米木材,這不但保護了生態環境還讓圖強人看到了發展特色毛皮動物養殖的“錢景”。
圖強林業局經過不懈努力,已打造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興安“北極狐”品牌。目前,該局特色養殖總面積超過了100萬平方米,養殖毛皮動物10萬余只,2015年產皮張10萬余張,年創產值近1.1億元人民幣。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