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中國區塊鏈產業概況
2016/6/29 10:54:22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區塊鏈(Blockchain)是比特幣的一個重要概念,本質上是一個去中心化的數據庫,同時作為比特幣的底層技術。區塊鏈是一串使用密碼學方法相關聯產生的數據塊,每一個數據塊中包含了一次比特幣網絡交易的信息,用于驗證其信息的有效性(防偽)和生成下區塊鏈(Blockchain)是比特幣的一個重要概念,本質上是一個去中心化的數據庫,同時作為比特幣的底層技術。區塊鏈是一串使用密碼學方法相關聯產生的數據塊,每一個數據塊中包含了一次比特幣網絡交易的信息,用于驗證其信息的有效性(防偽)和生成下一個區塊。
1、區塊鏈技術的特性:
來源于廣泛傳播的比特幣的實現技術,區塊鏈技術匯集了以下四個主要的計算技術,使得區塊鏈這個嶄新的數據庫技術具有了以往的數據庫所不具備的特性。
P2P網絡:去中心化、點到點平等的記賬網絡;每一個節點都擁有所有的數據備份;一般要有超過半數的節點被同時控制住才能篡改正在被驗證(記賬的過程)的區塊中的數據;
區塊鏈:區塊是記賬數據的基本單位,驗證后的新增數據塊總被加在數據鏈條的末端,歷史數據從不被修改;
工作量證明:用智能算法計算預增區塊中加密后的鏈接指針數據是否不正確或被修改過;
數字簽名:區塊數據所記錄的交易人的身份都經系統驗證過。
區塊鏈底層技術
由于全面運用了這些底層技術,區塊鏈技術的數據庫擁有近乎于絕對的數據安全和可信性,對內對外的透明度都極度提升的特點,具體地來說就是去中心化、信息不可篡改、開放性和自治性。
區塊鏈最突出的特點
特點說明分布式去中心化每個節點都存儲著完整數據庫的拷貝,不存在中心化的管理機制,交易的雙方不需要第三方建立信任關系。信息不可篡改和加密安全性一旦信息經過驗證并添加至區塊鏈,就會永久地存儲起來,除非能夠同時控制住系統中超過51%的節點,否則單個節點上對數據庫的修改是無效的,因此區塊鏈的數據穩定性、安全性和可靠性極高。開放性的公信系統利用成熟的密碼學來保障交易數據的不可篡改性,建立各方的信任關系。且區塊鏈的數據對所有人公開,整個系統的信息高度透明。集體維護基于嚴格的加密和數據驗真的協議,使系統中的節點之間能夠自動安全地交換、更新所有的數據。區塊鏈是一個能夠跨越公司或個人之間信任壁壘的高可信的、有高透明度的數據庫系統。以往的數據庫系統,無論是結構化數據還是大數據時代的非結構化數據服務器,因為由一家公司或一個聯盟主體控制,所以都有其自身的數據安全保管能力問題和數據可信性的問題,對其數據的信任是要在第三方或多方的反復認證下才能實現的。而區塊鏈數據庫技術完全解決了這個問題,在一個聯盟或一個完全公開的數據體系內,任何一個企業或個人都可以擁有區塊鏈中的一個節點,參與到整個系統中,技術和系統保證了這些數據的同一性和可信任性。使得使用區塊鏈數據庫系統能夠達到安全、透明、各方使用數據時不需新增投資、人力、計算能力去驗證這些數據,因此使得整個系統中的數據完全可信,系統的有效性大幅提高。
2、應用領域及例證:
由于該技術為多方參與者提供近乎于絕對的數據安全性和高效性,很多的分析認為:區塊鏈極具顛覆性,可以運用在諸多的交易、結算、認證、互信互助等等的系統里面,甚至可以完全將以往的數據庫技術取代掉。
區塊鏈技術應用領域
區塊鏈技術已經引起了廣泛關注。然而,目前大部分與其應用前景相關的討論還都很抽象。很多人關注的重點是去中心化可以完全替代中介的存在。但實際上,區塊鏈的潛力遠不止如此,區塊鏈技術的應用不僅可以削弱中介的作用;在某些場景中,區塊鏈可以通過減少勞動密集過程和消除重復工作而節約成本。區塊鏈的數據透明性、安全性和系統的高效性使之可以被應用于很多領域,甚至產生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
區塊鏈應用空間、優勢及實例
應用空間區塊鏈技術優勢該領域實例支付結算降低結算中介(銀行、第三方支付平臺等)成本Ripple,世界上第一個開放的支付網絡資產交易用于資產交易,通過減少中介數量、提高達成協議過程效率而降低成本納斯達克推出基于區塊鏈技術的股權交易系統Linq。登記確權信息透明,信息安全有效(不會被篡改)洪都拉斯政府用區塊鏈技術登記房地產資料快速審計保證資料完整、準確,提高了數據可信度和工作效率德勤試驗區塊鏈技術,提升客戶審計服務在美國可能率先出現的應用及其受益程度預測
預計未來2年,預計區塊鏈技術雛形將進一步完善;然后有些市場主體動力大、監管力度小的應用領域會成批地涌現出來;在十年內,越來越多的應用領域、P2P、O2O等交易和服務平臺和領域會快速地開始運營區塊鏈,使之成為市場上產值增長最快的數據系統技術。
區塊鏈對市場產生影響的時間
3、區塊鏈的優勢及面臨的挑戰
解決共享經濟中的互信問題,減少欺詐、增加信任:區塊鏈技術的應用使篡改、增加、刪除歷史交易記錄而不被發現變得非常困難。這樣可以解決消費者和賣家之間的不信任問題,加速共享經濟的發展,特別是用戶之間的物理距離甚遠的商業情景下。
提高多方參與交易的效率和透明性:通過提高現有系統中的理應共享的數據的透明性,可以節省成本且提高效率。例如區塊鏈技術能夠使各個交易方共享所有的交易數據,簡化交易清算結算的過程,完全避免由于數據錯誤引發的手工的校對、處理流程,縮短結案窗口。
區塊鏈數據庫技術極高的可信數據和在其應用聯盟內的跨企業的高度透明性同時也預示在開始商用時面對著很多的硬性的挑戰。它們更多是區塊鏈項目相關企業、聯盟、政府之間的利益協調、IT系統上的商業流程的對接,甚至是IT實施過程中需要最終解決的區塊鏈負載能力的問題。這些因素是決定區塊鏈數據技術能多快在一個應用領域內推進的最關鍵的事情。其在任何一個應用領域最重要的挑戰是:
標準:如果一個應用領域需要運用區塊鏈進行廣泛的應用,大量行業領域內的企業和其IT服務商需要對數據和流程進行詳盡的規范和定義,確保這一協議可以在整個行業中通用。
企業間的利益沖突和業務流程沖突:在區塊鏈系統中交易對手方如果由于商業利益沖突和業務流程上的不符而無法達成共識,會顯著地減慢對區塊鏈技術的采用。
政策和法規:銀行業務、支付、清算,以及與股票和保險產品相關的種種業務領域都有很多的政策和法規的規定和監管,在這些領域中由于引入區塊鏈而改變的數據格式和業務流程都需要調整相關的政策法規,有些需要監管層的授權才可以開始實施。
速度:分布式區塊鏈數據庫的速度要比傳統的關系式數據庫響應速度慢,因為它是分布式的、各節點完全備份的系統。所以在最終的實時在線的區塊鏈系統必須要能適合于高速的交易量,由于沒有高頻交易的系統實例,現在專家們還不知道這技術的負載潛力。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