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內牧場半數虧損 專家:對進口奶進行雙反調查
2016/7/31 10:19:51 來源:澎湃新聞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幾乎一半的牧場現在都虧損”,7月27日,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李勝利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2014年以來國內出現的奶源過剩現象已經從散戶向規模牧“幾乎一半的牧場現在都虧損”,7月27日,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李勝利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2014年以來國內出現的奶源過剩現象已經從散戶向規模牧場蔓延,目前幾乎每個牧場都有10%-20%的奶交不掉,虧損牧場已經過半,而如果這一現象若將繼續持續兩年,一些牧場將面臨資金鏈問題,“大企業資金鏈斷了就麻煩了。”
進口奶沖擊,目前被公認為是國內原奶過剩的重要原因。
由于國際原奶價格一路狂跌至近年低點,使得國內原奶價格與新西蘭原奶價差已經從2013年8月的0.43元/公斤擴大到2元/公斤,目前國內原奶價格在3.7元/公斤左右。在利潤面前,下游企業更青睞使用進口原料。而消費者對進口奶制品的偏好,使得近年液態奶進口量也迅速增長。根據中國奶業協會網站公布的數據,今年1-5月份,中國累計進口大包奶粉36.57萬噸,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17萬噸,增幅為16.5%。1-5月份,液奶累計進口約25.97萬噸,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2.07萬噸,增幅達到86.9%。
進口量飆升的同時,國內原料奶的產量也在迅速增長。
據了解,在2008年以后,中國的奶牛養殖經歷了一場建設躍進,“很像中國的房地產,前兩年與牧場相關的所有行業日子都很好過。”從事畜牧養殖已經十多年的東方聯鳴技術服務部經理葉鋒說,無論是搞牧場建設的,還是賣飼料、育種的,在2015年前業務都很繁忙。
為了解決散戶養殖存在的奶源瓶頸,2008年以后,國內開始由政府主導推進規模化養殖,高額的補貼吸引了眾多海內外資本蜂擁至奶牛養殖業。2013年一度出現的奶源緊張推升了這一建設狂潮。
“前幾年市場好的時候,大家都想買牛建牧場”,寧夏上陵牧業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史儉告訴澎湃新聞記者,2004年他們只有200多頭牛,2013年奶價高,其所在的企業在2014年投資數億元擴大規模,目前其所擁有的牧場奶牛存欄量已經達到了兩萬頭。
擴張的并非其一家。據介紹,2008年時,擁有2000頭存欄量的牧場在寧夏已經算大牧場,而現在僅寧夏地區萬頭牧場就有三四家,5000頭存欄量的牧場有十多家。
國內最大的奶牛養殖企業現代牧業也在這一時期迅速擴張。根據該公司公開披露信息,其在2011年6月30日時,牧場數量為16家,存欄量為11萬頭;而到2015年底,牧場已經擴至27家,存欄量達到22.55萬頭。
李勝利估算,2008年以來,國內奶牛存欄量大約多了100萬頭,這些奶牛基本來自新建的規模牧場,且大多為高產奶牛。
“新建的牧場確實和以往的小牧場不能同日而語,無論是基礎設施還是科學管理、原奶品質,都有了非常大的改觀。”葉峰稱。
擁有一家存欄量超過3000頭牧場的寧夏吳忠市犇騰牧場主楊文飛表示,2014年以前,他的牧場奶牛每天單產不足30公斤,通過這兩年的改造,目前單產已經超過30公斤,蛋白含量即便在夏季也能穩定在3(克/100克)以上。原奶的各項指標已經達到了歐盟標準。
一方面單產提高,另一方面隨著奶牛的自然繁殖,存欄量還在遞增,而需求的增量卻幾乎全被進口吞噬了。
“乳制品的消費量近兩年總體上幾乎沒有增長”,李勝利說。在經濟放緩的同時,乳制品消費量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出現削減,眾多上市乳企的2015年財報已經顯示出增長乏力。
提高自身競爭力,壓縮成本,被李勝利認為是當年國內牧場的當務之急,“這也是農業部今年的重點工作之一。”
當日,李勝利攜30余位行業專家,與蒙牛合作在寧夏銀川開展牧場主大學“奶牛金鑰匙”技術示范專場活動。通過深入牛舍,實地檢測與評估,從奶牛的科學飼養、牛舍環境改善、牧場管理等方面,給予牧場主指導。
“我們可能永遠拼不過新西蘭和澳大利亞,因為他們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是放牧養殖,成本很低。但我們養殖業大規模投資的時期已經過去了,現在原奶品質與國外相比,一點也不差。”李勝利認為,如果成本能得到很好的控制,三到五年后,國內原奶可以與歐美一較高下。
在走訪至楊文飛的牧場后,他在飼料配比上提了些建議,楊文飛稱,“這幾點建議能讓今年節約200萬的運營成本。”開源節流是目前他考慮的最多的問題。
在李勝利看來,能不能熬過接下來的兩年將是一個關鍵點。雖然國際原奶價格可能會在明年觸底反彈,但國內原奶達到平衡仍需要一個過程。他也建議國家能夠出臺包括“禁用奶粉生產加工常溫奶”等規定,以保護國內養殖業。據悉,目前農業部與相關部門正在就這一提議進行調研,“常溫奶占國內液態奶的60%,但有些企業使用的奶粉,卻未標識 。”至于針對進口的“雙反調查”也不是不可為之,“如果其出口價低于成本價,就有傾銷嫌疑”。
而葉峰認為,現在的過剩情形也不完全是件壞事,“這將倒逼牧場主為了生存下來,不得不提高管理水平,進一步提高原奶品質。”而原奶品質的提升,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消費下滑、進口沖擊的問題。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