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約車新政窗口期 打車補貼或還會有
2016/7/31 10:19:51 來源: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據新華社電 28日,交通運輸部正式發布《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醞釀2年的網約車新政終于出爐。新政之所以引人關注,不僅在于其影響了數億網約車用戶的出行、數據新華社電 28日,交通運輸部正式發布《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醞釀2年的網約車新政終于出爐。新政之所以引人關注,不僅在于其影響了數億網約車用戶的出行、數百萬網約車及出租車司機的收入,更影響了動輒幾十億元甚至數百億元估值的網約車平臺。
新政之后,網約車行業將會出現怎樣的變化?這不由引人遐想。
車主 “散兵游勇” 走向“正規軍”?
目前網約車平臺已經呈現寡頭化格局,但是網約車供給還是一盤散沙。眾所周知,經過3年的發展,投入大量資金,網約車平臺只剩下滴滴、優步、神州、易到用車等少數企業。但是,網約車供給方還是以個體戶車主為主。
個體戶車主看似自由,但是其效率低下、欠缺培訓的短板也顯而易見。記者在上海調研發現,雖然某平臺的上海網約車司機數量是上海出租車司機的10倍,但是其每日訂單量只有出租車的三分之二左右,而且這還是補貼后的結果。這也表明,靠著“散兵游勇”,是無法滿足源源不斷的出行需求的,市場對于“正規軍”的需求正逐步顯現。
另一方面,大量離開出租車隊伍的專業司機,也能成為網約車“正規軍”的有效候補。和普通的私家車主相比,這些司機更熟悉路況、駕駛技術更熟練,顯然也更有競爭力。
實際上,出租車也經歷過從個體戶到公司化轉變的過程,未來,網約車也很有可能重復這一條路。而且,交通運輸部也公開表態:“積極引導鼓勵個體經營者組建具有一定規模的公司,增強抵御風險的能力,保障乘客、經營者和駕駛員的合法權益,為行業的健康穩定發展奠定基礎。”
平臺 參股地方公司 充實“嫡系部隊”?
輕資產、重技術是網約車平臺此前引以為傲的特質,但是未來過分倚重線上將難以為繼。
一方面,新政明確規定,網約車平臺“應當具備線上線下服務能力”,還特別指出,“在服務所在地有相應服務機構及服務能力”。目前,滴滴出行在400多個城市開展業務,優步也在60多個城市有業務,如果讓他們在每個開展業務的地方都外派員工,不僅不劃算,而且無法保證質量。相比之下,直接入股當地的網約車公司不失為明智之舉。
另一方面,網約車平臺在線上實力很強,但對線下的控制力和影響力有限,網約車個體戶可以同時在幾個平臺接單,平臺約束力有限。因此,通過入股地方網約車公司,也能充實其“嫡系部隊”,打造其服務品牌。
當然,即使從投資回報率上來看,當前出行需求如此旺盛,網約車公司未嘗不是優質的投資標的,這也屬于正常的產業鏈布局。
補貼 窗口期現最后的“跑馬圈地”?
對于網約車行業信手拈來的補貼大戰,新政明確予以否定。新政指出,“網約車平臺公司不得有為排擠競爭對手或者獨占市場,以低于成本的價格運營擾亂正常市場秩序,損害國家利益或者其他經營者合法權益等不正當價格行為,不得有價格違法行為”。這段規定的指向很明顯,就是不鼓勵補貼、反對惡意補貼。
考慮到新政是從11月份才開始施行,加上執行邊界預計要等地方新政出臺才明確,因此,新政也就預留出了一段窗口期。考慮到補貼幾乎是網約車平臺爭奪份額的利器,因此在新政窗口期內,網約車平臺企業們是有動力通過補貼開啟最后一次跑馬圈地的。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