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中國汽油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預測
2016/7/8 10:27:50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汽油通常被認為是國內銷售壓力最小的煉化 產品之一,但 5 月底,中國汽油庫存同比增加 28%至 856 萬噸,創 6 年新高。1~5 月份, 汽油凈出口量同比增加 67%至 314 萬噸,而 5 月單月凈出口量甚至同比增加 105%至 78汽油通常被認為是國內銷售壓力最小的煉化 產品之一,但 5 月底,中國汽油庫存同比增加 28%至 856 萬噸,創 6 年新高。1~5 月份, 汽油凈出口量同比增加 67%至 314 萬噸,而 5 月單月凈出口量甚至同比增加 105%至 78 萬噸,是自去年 12 月以來最高單月凈出口量。
中國汽油庫存
中國汽油凈出口量
2016年前 5 個月,石油表觀消費量 (即原油加工量減去成品油凈出口量)同比下降 1.8%,而去年同期該數字則實現了 6.6% 的同比增長。表觀消費量經庫存變動調整后,所得石油真實消費量同比下降 1.5%,與去 年同期同比增長 5.9%相比,下滑明顯。 同時,前 5 個月中國原油進口量同比增長 17%,主要由于獲得原油進口權的地方煉廠(地煉)加大原油采購。目前,大量原油積壓在山東青島港,且仍有大批超級油輪等待卸貨。 根據卓創資訊統計,目前地煉的開工率可能已經超過 60%。
累計石油真實消費量同比增速
原油進口量
目前,具備原油非國營貿易進口資質的地煉企業有 11 家,同時有 1家處于公示期,合計申請原油進口量為 4,459 萬噸/年。而根據商務部于 2015 年發布的計劃,2016 年原油非國營貿易進口允許量為 8,760 萬噸,約占中國 2015 年全 年原油進口量的 26%。另一方面,目前擁有進口原油使用權的企業有 14 家,同時還有 9 家正在公示期,合計申請原油使用配額 8,997 萬噸/年。成品油出口配額仍十分有限。2016年以來,商務部共下發成品油出口配額僅 3,552 萬噸, 且絕大部分配額仍掌握在中石化以及中石油手中。目前,擁有成品油出口權的地煉共有 4 家,分別為東明石化、墾利石化、亞津石化,以及亞通石化,合計出口額度僅為 33 萬 噸,但出口工作進展緩慢。僅東明石化在 2015 年 12 月以及其 2016 年 1 月分別出口汽 油 1 萬噸,其他三家煉廠還沒有實際操作。
國際能源署(IEA) 在其 6 月的月度報告中,將2016年非 OPEC 國家減產幅度由 5 月預測的 83 萬桶/天加大至 90 萬桶/天。同時 IEA 數據顯示,5 月份 OPEC 石油產量約 3,944 萬桶/天,由于尼日利 亞和利比亞等國供應受阻,該數字較 4 月下降約 11 萬桶/天。即使保守假設,OPEC 全年平均石油產量維持在 5 月份產量水平,則 OPEC 石油產量2016年仍將實現約 65 萬桶/ 天(1.7%)的同比增長。以此推測,2016年全球石油供應可能同比減少 19 萬桶/天(0.2%)。 需求方面,IEA 上調今年全球石油需求 10%至 133 萬桶/天,主要由于對亞洲以及北美地 區更加樂觀的預測。IEA 本月的預測暗示 2016 全球年均石油過剩供應量將僅為 12 萬桶/ 天,較 5 月的預測大幅下降 75%(假設 OPEC 以報告期前一個月實際產量水平作為全年 平均產量水平)。
與 IEA 提高非 OPEC 減產幅度截然相反,美國能源信息署(EIA)將該預測由 5 月預測的 74萬桶/天縮小至 58萬桶/天。同時 EIA預計 OPEC今年平均產量將約為 3,919萬桶/天, 較 5 月預測下調 13 萬桶/天(0.3%),對應 OPEC 今年產量同比增長 108 萬桶(2.8%)。 整體看,EIA 本月預測全球石油供應將同比增長 50 萬桶/天(0.5%),與 IEA 預測所暗示的全球減產仍然相去甚遠。需求方面,EIA 僅將全球石油需求預測微升 2%至 145 萬桶/ 天。據此,EIA 對 2016 全球年均石油過剩供應量的預測僅微降 2%至 96 萬桶/天, 仍接近該機構在去年做出的2016年過剩水平的預測峰值。
IEA以及 EIA對 2016年全球原油供應過剩預測的月度變化
三大機構近期對全球各地區原油供需預測的調整
三大機構 6月份對全球原油需求(左)以及非 OPEC原油供給預測(右)的地區分解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