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中國鋰電池材料行業發展概況及行業競爭格局分析
2016/7/13 11:12:12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2015 年,全球鋰離子電池總體產量達到 100.75Gwh,同比增長 39.45%;得益于新能源汽車產業,動力電池占比已經上升到 2015 年的 28.26%,成為鋰電池重要組成部分。鋰電池四大關鍵材料中技術逐漸突破,高端鋰電池材料發2015 年,全球鋰離子電池總體產量達到 100.75Gwh,同比增長 39.45%;得益于新能源汽車產業,動力電池占比已經上升到 2015 年的 28.26%,成為鋰電池重要組成部分。
鋰電池四大關鍵材料中技術逐漸突破,高端鋰電池材料發展空間廣闊。雖然目前我國鋰電池材料技術水平偏低,鋰電池材料多集中在中低端領域,但是隨著電動汽車快速發展以及國家政策的支持,鋰電材料開發動力十足,技術水平將會進一步提高,高端產品發展空間巨大。
鋰電池各部分材料成本比例
目前,鋰電池正極材料呈現中、日、韓“寡頭聚集”的格局。日韓的鋰電正極材料產業起步早,整體技術水平和質量優于我國鋰電正極材料產業,占據鋰電正極材料市場高端領域。近十年我國大型鋰電正極材料迅速發展,產品質量大幅提高,具備較強的成本優勢,日韓鋰電企業逐步從我國進口鋰電正極材料,目前我國市場份額已占據全球的46%,未來發展空間仍廣闊。
全球鋰電池正極材料市場份額
2009-2014 年全球正極材料產量
鋰電池負極材料國內技術成熟,碳材料種類繁多。作為鋰電池的四大關鍵材料之一,負極材料技術與市場均較為成熟,成本比重最低,在 5-10%左右。現階段負極材料研究的主要方向如下:石墨化碳材料、無定型碳材料、氮化物、硅基材料、錫基材料、新型合金和其他材料。
負極材料集中度高,日本向中國產能轉移比較明顯。目前負極材料以碳素材料為主,占鋰電池成本較低,在國內基本全面實現產業化。從區域看,中國和日本是全球主要的產銷國,動力電池企業采購負極主要來自于日本企業。2015 年,全球負極材料總體出貨量為 11.08 萬噸,同比增長29.59%。其中中國負極材料的出貨量達到7.09 萬噸,占比高達 64%。近幾年,隨著中國生產技術的不斷提高,中國又是負極材料原料的主要產地,鋰電負極產業不斷向中國轉移,市場占有率不斷提高。
2011-2015 年全球負極材料出貨量
六氟磷酸鋰因其優良性能成為目前市場上應用最廣泛的電解質,同時是鋰電池技術含量中較高的關鍵材料之一,技術壁壘僅次于隔膜。電解質材料中六氟磷酸鋰相對于其他鋰鹽,由于具有良好的導電率、電化學穩定性及突出的氧化穩定性成為目前應用最廣泛的電解質。六氟磷酸鋰與電解液用量比為 1:7,其成本約占電解液成本的 43%,六氟磷酸鋰技術研發水平、生產供應能力、價格水平影響鋰電池行業的發展規模和市場盈利能力。
六氟磷酸鋰占電解液成本的 43%
2016 年國內六氟磷酸鋰產能規劃
2015 年,全球電解液整體產量為 11.08 萬噸,同比增長34.30%;中國電解液產量為6.87 萬噸,同比增長 51.99%;從增長速度來看,中國電解液產量的增長速度明顯高于全球。
2011-2015 年全球電解液產量及增速
2011-2015 年中國電解液產量及增速
從全球鋰離子電池隔膜市場來看,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國、日本、韓國等少數幾個國家擁有行業領先的生產技術和相應的規模化產業。 2015年,全球隔膜出貨量為 15.48 億平,同比增長 42.67%,其中濕法隔膜為 9.06億平,占比58.53%;中國隔膜出貨量為 7.65 億平,同比增長 85.68%,其中濕法隔膜僅為 1.95 億平,占比僅為 25.49%,中國國產隔膜仍以干法為主,但是濕法出貨量增速正在加快。國內的星源材質和蘇州捷力等開始為 LG化學等國外隔膜企業供貨,出貨量在2015年增長明顯。
2015 年全球鋰離子電池隔膜競爭格局
2015 年中國鋰離子電池隔膜競爭格局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專家解讀光器件產業:高增長下的冰與火之歌
- 下一篇:上半年我國外貿呈現回穩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