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中國直播行業現狀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
2016/7/15 11:07:44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直播是一種實時性、互動性顯著的互聯網傳播內容的形式。不同于傳統的文字、圖片、視頻等傳播形式,直播緊密的將用戶與直播內容交互在一起,用戶本身也是內容生產的一份子。按照時間歷程,直播可大致分為三類,傳統秀場直播、游戲直播和泛娛樂直播。一、中直播是一種實時性、互動性顯著的互聯網傳播內容的形式。不同于傳統的文字、圖片、視頻等傳播形式,直播緊密的將用戶與直播內容交互在一起,用戶本身也是內容生產的一份子。按照時間歷程,直播可大致分為三類,傳統秀場直播、游戲直播和泛娛樂直播。
一、中國直播行業現狀分析
1、2005年至今,有2家直播平臺(YY、9158)已經上市。此外,4家公司已被上市企業并購,部分上市公司也開通了自己的直播平臺。創業公司數量呈上升趨勢,據不完全統計,從2005年至今涌現了146家直播平臺。僅2016年半年(截止至5月31日),就成立了23家直播平臺。
2004-2016年中國直播領域每年成立平臺數量(個)
多數直播處于發展初期:58%的直播公司還處于A輪以及A輪之前,26%處于天使輪。
直播平臺融資階段分布
直播行業現存平臺中,有44%為泛娛樂直播平臺,34%為秀場直播平臺,16%為游戲直播平臺。
直播行業市場結構
2、傳統秀場熱度不減;以顏值消費為賣點的秀場直播平臺數量占直播平臺總數的34%。和游戲直播平臺的連年虧損不同,老牌秀場直播平臺YY、9158運營狀況良好,實現了持續盈利。
游戲直播勢頭穩定;游戲直播自2014年出現以來迅速奠定其在直播領域的穩固地位。目前,游戲直播平臺數量占據總數的16%。
泛娛樂直播為當前主流;數據顯示,2015年才火爆起來的泛娛樂直播已占據市場結構的44%,這背后表明資本市場對泛娛樂領域的良好預期。涵蓋了多數新興直播話題的泛娛樂直播平臺數量最多。其中,體育直播、電商直播成為繼游戲直播后又一熱點,據不完全統計,市場上目前存在8家移動端體育直播APP,5家電商直播APP。
3、秀場直播的數據市場規模在2013年為36.7億元,2年后達到74.6億元,翻了一番,背后是其長期的用戶沉淀和盈利模式的不斷完善。游戲直播增長更為迅猛,自2014年左右進入中國市場后,市場規模從最初的2.7億變為2015年的11.7億元。泛娛樂直播在2015年逐漸進入大眾視野,目前沒有機構給出可信的市場規模數據。
二、中國直播行業發展趨勢預測
目前僅有秀場、游戲直播模式被驗證是成立的,直播能否真正延伸到更多的垂直領域,觀眾是否真的有付費意愿是市場規模大小的關鍵。
1、用戶需求升級換代,高互動性、強社交性的直播成為新型娛樂主流
除了高效和真實,直播更大的賣點在于其滿足了用戶對互動的追求。直播讓用戶與所關注的主播、關注該話題的人群的及時互動成為可能,替代的是真實世界中不一定能實現的,面對面與一群具有同樣關注興趣的人群互動的需求。
與文字、圖片、視頻的被動接受信息不同,直播強調的是用戶參與感,用戶本身也是直播產品的生產者。理解到這點,就可以理解為什么游戲直播平臺會說,“免費玩家也是我們提供給付費玩家的游戲功能之一”。我們認為,直播不僅是娛樂產品,更是社交產品。
2、4G網絡的便利、內容生產工具的升級,讓“隨時、隨地、碎片化”看直播成為可能
移動互聯時代,各大App都致力于搶占用戶的時間,培養用戶的習慣。4G滲透率的提高讓直播來到移動端,搶占用戶碎片化時間。直播不同于網絡視頻,對帶寬的要求很高。普通的視頻觀看只需要1.6-2.4Mbps 的帶寬,而直播需要帶寬達到48Mbps。4G系統能以100Mbps的速度下載,上傳的速度也能達到20Mbps,它所帶來的網速提升讓移動端直播成為可能,讓“隨時、隨地、碎片化”觀看直播成為可能。
3、內容生產工具的豐富降低內容生產門檻,提高直播品類及數量
直播內容的生產對于畫面的清晰度、處理器的速度都是有一定要求的。一方面,手機軟硬件的技術升級,例如手機前置攝像頭像素的升級,視頻美化工具的發展(美拍、美圖秀秀等),降低了內容生產的門檻,讓UGC為主的全民直播成為可能。另一方面,網絡、硬件的提升,讓技術門檻高的戶外直播、演唱會直播成為可能。
4、傳統秀場已驗證用戶消費能力
直播如此火熱,不少公司看中的是人們在線上娛樂行業的消費能力。而傳統秀場早在PC端已積攢一些忠誠付費用戶,為直播盈利模式的探索打下很好基礎。隨著打賞、彈幕等互動方式的不斷豐富,直播的消費習慣在用戶間不斷滲透。
例如,老牌直播歡聚時代和9158的月度付費用戶量在2011-2015年間不斷上漲,YY2013-2015年的付費用戶量平均年度增長率更是達到63.7%。
2011-2015年歡聚時代、9158平均月度付費用戶量
5、移動支付普及助力在線消費
近年來,移動支付普及度進一步提高,降低了用戶的支付難度,人們可以通過便捷的微信支付、支付寶支付購買道具、打賞等。通暢的支付渠道助力了用戶直播支付習慣的養成。
6、資本熱浪助力直播升溫
嗅到了資本的甜頭,直播領域不斷有新選手入局。在未將各大應用內部孵化直播功能投入資金納入統計的情況下,僅各類直播App獲得的融資額已超過10億元。其中,最近一期融資的資金規模在億元人民幣級別的高達13個。
7、國家不斷完善監管體系,導向從政府審查到平臺自查
近年來,國家不斷出臺新措施規范互聯網信息傳播者的主體資質。2013年,針對直播平臺色情暴力內容隱患,政府出臺平臺內容自審政策。未來直播平臺一定是以自我審查為主,行業自律公約形式將會成為常態。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