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中國功能性塑料行業市場概況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
2016/7/20 10:39:52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一、功能性塑料簡介①塑料材料簡介塑料材料是以單體材料為原料聚合而成的一種合成高分子材料,具有質量輕、耐腐蝕、易于塑形等優點,在現代國民經濟中有著廣泛的用途。并且隨著科技水平的提高以及對高分子新材料研究的不斷深入,各種可以滿足各行業需一、功能性塑料簡介
①塑料材料簡介
塑料材料是以單體材料為原料聚合而成的一種合成高分子材料,具有質量輕、耐腐蝕、易于塑形等優點,在現代國民經濟中有著廣泛的用途。并且隨著科技水平的提高以及對高分子新材料研究的不斷深入,各種可以滿足各行業需求的塑料產品也不斷研發問世,使得塑料制品的應用不斷拓展到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目前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材料。高分子材料已經與金屬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等一起成為科學技術、經濟建設中的基礎材料,是現代工業體系建立和運行的重要基礎。高分子材料所能實現的各種難以替代的特殊性能,直接決定了工業體系所能實現的技術復雜度和最終工業產品的質量性能。因此,高分子材料已經成為國家重點支持的領域,受到國家政策扶持。
②功能性塑料簡介
功能性塑料是通過對塑料材料的原料配比、加工工藝的研發所開發出的針對某一行業、某一領域特定需求的塑料材料。隨著科技水平的提升和塑料制品應用的深入,以及各生產消費領域對產品性能需求的提高,普通塑料材料難以滿足各行業對基礎材料性能日益提高的需求,而塑料作為高分子材料易于加工的特性使得各類功能性塑料產品不斷涌現,滿足各行業的精細化應用需求。
③功能性塑料在智能卡行業的應用
智能卡是內部嵌有微芯片的塑料卡,因其具有可靠性高、安全性好、存儲容量大、用途廣泛等特點而得到廣泛應用,應用范圍從早期的通信領域,快速拓展至身份證件、金融、社會保障、交通、醫療衛生、政府行政、學校管理、辦公、居民消費等領域。塑料材料因其輕便、耐用、耐腐蝕、易于加工的特點成為智能卡基材的主要材料。而隨著智能卡應用領域和需求規模的不斷拓展,以及對智能卡產品個性化需求的提升,對智能卡基材性能的要求也逐步提升,如證件類智能卡需要表面耐磨損、易于進行高清度印刷等特殊需求,需要針對性的開發功能性塑料材料滿足應用需求。隨著智能卡領域的迅速發展,其已經成為功能性塑料應用的重要領域。
功能性塑料膜片材料具有非常廣泛的應用領域,可應用于電子、電器、電氣絕緣、標牌/銘牌、線路板、儀器儀表、醫藥、汽車、印刷、包裝、建筑建材、新能源等各行業。功能性塑料膜片材料主要分類和應用情況如下:
功能性塑料膜片材料是發展我國信息技術、生物技術、能源技術等高新技術和加強國防建設的重要基礎材料,對我國基礎工業與傳統產業的改造和升級,實現跨越式發展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同時還直接關系到我國資源、環境及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隨著加工技術、設備、配方等的不斷改進,未來功能性塑料膜片材料將向輕量化、功能化、環保化三個方向發展。
(1)輕量化
輕量化是指在滿足使用性能要求的前提下,盡量減少原材料使用量, 如薄膜減薄、容器壁厚減薄等。未來產品將向輕、薄、細、短、小、微等方向發展。輕量化直接關系到制品的成本和對資源的有效利用。
(2)功能化
功能化是功能材料普遍追求的目標主要體現在賦予膜片材料一定的功能,如電、熱、光、磁、阻隔、阻燃、降解等。這些功能將擴大塑料制品的應用領域。
未來產品將趨向于結構功能化方向發展,在保留原先特定機械性能的前提下附加一定的功能化。功能性塑料膜片材料則趨向于功能多樣化,由單一功能向多功能方向發展。其中復合化是提高產品性能,賦予產品多種功能的重要途徑。復合化可在產品配方中添加一種以上的功能體,使得多元功能體的復合材料具有多種功能;也可采用多層復合結構使不同層材料各盡其能,最終使產品多功能化。如五層復合包裝膜, 最外層具有良好的印刷性,中間層提供足夠的強度,內部阻隔層,熱封用涂敷層提供熱封性,再加入一層廢舊塑料降低成本。
(3)環保化
隨著國民經濟和工業化的發展,環境污染程度明顯加劇,同時人們對生活質量的需求日益提高,環保意識大大增強,因此生態環境材料引起密切關注。目前行業主要研究方向為:一是直接面臨的與環境問題相關的材料技術,包括生物可降解材料技術、CO2 固化技術、廢棄物資源化技術、塑料降解與再生循環技術等;二是開發能使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環境協調性材料,如仿生材料、環境保護材料、環境凈化與治理材料、可循環使用材料等。
2、塑料加工行業發展趨勢
①塑料加工行業近年呈現快速發展態勢
塑料是由合成或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合成樹脂)為原料,以增塑劑、填充劑、潤滑劑、注塑劑等添加劑為輔助成分,在一定溫度和壓力下制成的塑性材料和少量固性材料。從人類第一個塑料制品發布問世至今,全球的塑料工業迄今已有100 多年的歷史。隨著世界塑料工業的迅速發展,塑料制品已成為集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能、新裝備為一體的新式制造業。
塑料作為高分子材料自問世起即以重量輕、可塑性強、制造成本低、功能廣泛等特點在現代社會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隨著科技進步和制造工藝的進步,以及對于塑料這一具備巨大潛力的新材料的不斷研發,各種具有實用性、功能性的新材料不斷涌現,目前已廣泛應用于電子、信息、能源、工業、農業、交通運輸、包裝印刷、日常消費品等國民經濟各領域,并且不斷拓展。目前合成樹脂、合成橡膠與合成纖維三大類高分子材料已成為人類不可或缺的新型材料,已與鋼鐵、木材和水泥一起構成現代社會中的四大基礎材料,是支撐現代社會發展的基礎材料之一,并因其功能性特點已經呈現出替代其他基礎材料的趨勢。
塑料加工行業是以塑料加工為核心的合成樹脂、助劑及添加劑和塑料加工機械與模具為一整體的“朝陽工業”,近年來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產品產量逐年增加,主要經濟技術指標大幅提升,全行業不斷發展壯大。近幾年來,我國塑料加工行業發展迅速,規模不斷擴大,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數據,近十年我國初級形態塑料產量呈快速增長態勢,由2005 年2,308.86 萬噸增長至2014 年的7,088.84 萬噸。塑料原材料產量的快速增長,顯示塑料制品的市場需求十分旺盛,具體情況如下圖所示:
初級形態的塑料產量
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數字,我國塑料制品近年產量也快速增長,2005 年至2015 年塑料制品產量由2,198.50 萬噸增長至7,560.7 萬噸,具體情況如下圖所示:
2005年-2015年塑料制品產量
同時,我國塑料制品出口數量也逐年提升,2013 年、2014 年實現出口896萬噸、951 萬噸,整個塑料制品行業近年來總體呈現快速發展的趨勢。但我國塑料加工行業也存在產業結構不合理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低端塑料加工企業較多,規模較小,技術實力較弱,原材料及生產設備依賴進口的問題。近年隨著國家政策調控,環保法規的不斷出臺,產業結構調整不斷深入,行業資源將向技術實力較強,具備自主研發實力的企業集中。
②塑料制品市場空間不斷拓展,市場需求將持續增長
近年隨著塑料制品在各行業及領域應用的不斷拓展,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塑料制品產量總體呈快速發展的趨勢。同時,隨著科技進步和工藝提升,新材料的不斷開發應用,塑料制品正逐步深入應用到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應用范圍和應用廣度均得到了快速增長,具備廣闊的市場空間和市場潛力。受此影響,我國塑料加工行業也整體保持穩步增長,并且隨著行業產業結構逐步轉型升級、技術水平和生產工藝的不斷提高,高檔產品比重將逐步加大,基礎配套服務功能將不斷完善。未來塑料制品市場空間仍將保持較高增速,在滿足社會一般性需求的基礎上,高端應用領域在逐步強化,穩步推進轉型升級。
(2)功能性塑料膜片材料應用領域的不斷拓展為發行人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近年來,隨著功能性塑料新材料的不斷研發,以及塑料加工工藝的不斷提升,功能性塑料膜片材料的應用領域也在不斷向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拓展,市場領域和市場規模都不斷增長,不僅在原有包裝及農業領域因新材料的應用而保持不可替代的市場份額,在電子工業、建筑工業、醫藥行業等領域的應用也不斷推廣。
同時,功能性塑料膜片材料也因自身高分子材料的特性,以及新材料和新工藝的不斷發展,各類半透膜、太陽能面板膜、納米微孔膜、單項導電膜等可以實現特殊功能的膜片材料不斷涌現,應用于各高新技術領域,成為國家高新技術領域及現代信息工業發展不可缺少的基礎功能性材料。
同時,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環保要求的提高,傳統塑料薄膜因其降解周期長,拋棄后易形成白色污染,早已成為環境保護部門的關注點。我國目前大量塑料加工企業仍采取作坊式、粗放型發展,科技含量較低,在未來行業發展中,將難以適應行業發展。而具備較高自主研發能力,能夠把握市場先機和適應社會發展的創新型企業將獲得較高的競爭優勢,產業資源也將向擁有較高自主研發能力的企業集中。
(3)智能卡領域市場規模的快速發展為公司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前景
①居民身份證、港澳通行證等法定證件的穩定需求為公司發展奠定了基礎
自我國二代身份證普及使用以來,居民身份證已經成為居民必須隨身攜帶的身份證件。基于我國龐大的人口總量,每年為公民制作的身份證件形成了巨大的市場規模。按照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的規定,居住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年滿十六周歲的中國公民,應當依照本法的規定申請領取居民身份證。而對于未滿十六周歲的中國公民,可以依照本法的規定申請領取居民身份證。
未滿十六周歲的公民,自愿申請領取居民身份證的,發給有效期五年的居民身份證,并由監護人代為申請領取。根據國家統計局數字,我國1998 年至2000 年出生人口約為1951.26 萬人、1841.51 萬人及1778.20 萬人約為2014 至2016年每年公民身份證辦理數量,市場規模巨大。
公司開發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證基材(PETG)為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項目,被科技部等四部委認定為國家重點新產品。公司為公安部指定身份證材料提供商,在該領域競爭優勢突出。居民身份證穩定、巨大的市場規模提高了公司的抗風險能力與盈利能力。同時,居民身份證材料在材料特性、防偽等方面的技術水平,也使公司獲得了行業知名度與美譽度,有力推動了公司業務的拓展。
近年來,港澳通行證等其他法定證件的卡片化也將在未來較長時間內為公司提供穩定的下游市場需求。
②銀行卡龐大的市場規模將成為公司發展的增長點
隨著我國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銀行卡逐步在全國普及。基于我國龐大的人口數量,我國銀行卡發行量十分巨大,形成龐大的市場規模。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2014 年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顯示,截至2014 年末,全國累計發行銀行卡49.36億張;較上年末增長17.13%,全國人均持有銀行卡3.64 張,較上年末增長17.04%。
中國人民銀行于2011年發布的《中國人民銀行關于推進金融IC卡應用工作》(銀發[2011]64 號)要求:“自2015 年1 月1 日起,在經濟發達地區和重點合作行業領域,商業銀行發行的、以人民幣為結算賬戶的銀行卡應為金融IC 卡。”按照中國人民銀行要求,金融IC 卡逐步取代原有的磁條卡的過程將在今后幾年形成巨大的銀行卡市場需求,這也將成為公司業務發展新的盈利增長點。
③社會保障和醫療體系的完善將拓展智能卡的市場規模
隨著我國社會保障和醫療體系的完善,我國社保卡和醫療卡將極大拓展相關市場規模。根據十二五規劃,我國社會保障人口持卡將達到8 億張。這一目標的實現,將會使智能卡市場規模得到較大提升。
健康卡雖然起步較晚,但經過衛生部的大力倡導,試點城市在進一步擴大,一些省市在聯合醫院等醫療機構逐步擴大發行范圍。國家衛計委和中醫藥管理局《關于加快推進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全面統籌建設、電子健康檔案和電子病歷三大數據庫,至“十二五”末基本實現各級各類衛生計生機構的信息網絡安全互聯。該以居民健康卡為載體的人口健康信息化工程的推廣將為健康卡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健康卡的逐步普及也將推動智能卡市場的增長。
④城鎮化進程將使智能卡應用獲得穩定的增長空間
隨著我國城鎮化規模的提高,我國住宅銷售數量也穩步增長。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05年至2014年房地產企業成套住宅銷售情況2如下:
2005年至2014年住宅銷售套數
目前我國住宅已逐步普及使用IC 卡的方式繳納電費、燃氣費等,我國龐大的住宅銷售數量使得智能卡市場獲得穩定增長。同時,老舊小區智能電表、煤氣表的升級改造也將提供一的市場增長。
⑤公共交通領域的發展為智能卡提供了新的市場空間
城市一卡通經過多年的發展,在大城市已經基本成熟,2015 年按照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標準統一進行建設的城市有190 多個,基本涵蓋全國所有直轄市、90%以上省會城市和大部分地級市,覆蓋了中國7 億以上人口,全國總發卡量達到了7.5 億張,其中互聯互通卡1.5 億張3。城市一卡通已經成為發行量僅低于銀行卡和身份證件卡的數量最大的智能卡,而且隨著城市一卡通向中小型城市滲透及一卡通項目在二三線城市的深入建設,城市一卡通發行數量未來仍將穩步增長。
未來城市一卡通的發展趨勢是實現全國的互聯互通。交通運輸部印發的《關于促進交通一卡通健康發展加快實現互聯互通的指導意見》(交運發[2015]65號)指出:“圍繞實現互聯互通的要求,制定并實施全國統一的技術標準。對新建設系統,要嚴格按標準組織實施,鼓勵采用實名制。對已有系統進行升級、改造,在不影響存量卡使用的同時,采用積極穩妥、有序替換的方式,推進向統一技術標準的平穩過渡,強化標準實施監督,實現交通一卡通跨區(市)域、跨交通方式的互聯互通”。以互聯互通和實名制為目標,各地城市一卡通將逐步進行升級換代,新一代城市一卡通的更換將大大提升智能卡的市場規模,提升智能卡市場前景,從而提高公司產品的市場需求規模。
⑥我國科技進步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為智能卡領域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隨著我國科技進步和信息化水平的逐年提高,新科技、新材料也不斷應用于國民經濟各個領域。智能卡所代表的是信息化在各領域的應用,是新技術替代原有技術提升經濟和生活信息化水平的典型。未來隨著國家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及普及,智能卡的應用范圍也將逐步拓展,如我國各類身份證件就正在轉變為智能卡,港澳通行證目前已經由證件變為智能卡,實現了自助電子通關,增強了防偽效果、社會效率和個人信息保護。此類應用未來也將不斷涌現,拓展智能卡的市場應用規模。
(4)作為國家工業基礎材料,塑料加工行業受到國家政策重點支持
塑料作為高分子材料已經成為國家工業的基礎材料之一。現代工業中,新材料技術、工藝的先進程度與應用水平關系到國家的整體工業水平,因此得到國家政策的重點支持。國務院印發的《中國制造2025》(國發[2015]28 號)提出,“大力推動重點領域突破發展”,“瞄準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等戰略重點,引導社會各類資源集聚,推動優勢和戰略產業快速發展”。對于新材料重點指出:“以特種金屬功能材料、高性能結構材料、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特種無機非金屬材料和先進復合材料為發展重點,加快研發先進熔煉、凝固成型、氣相沉積、型材加工、高效合成等新材料制備關鍵技術和裝備,加強基礎研究和體系建設,突破產業化制備瓶頸”。
國家的政策支持,將促進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的開發、生產與應用,從而推動塑料加工行業的快速增長,尤其是具備較高技術附加值的新材料,將受到政策的扶持。
(5)技術進步提高了塑料制品的附加值,帶動塑料加工行業發展
隨著技術進步和生產工藝的提升,塑料這一高分子材料可塑性強的特點正逐步發揮出難以替代的優勢。使用同樣的原材料,通過配方、工藝上的創新技術就可以得到不同的功能性材料,使其具備如阻燃、高抗沖等特殊性能,從而滿足各行業、領域需求。功能性塑料的開發和應用,提高了塑料制品的產品附加值,而在原料、設備等成本方面沒有顯著提高。越來越多種類功能性塑料的開發應用為下游領域的廣泛應用提供了堅實基礎,“以塑代鋼”、“以塑代木”的發展趨勢為塑料加工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作為衡量一個國家塑料工業發展水平的指標——塑鋼比,我國不僅大大低于發達國家水平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國作為塑料生產消費的大國,未來具備高技術附加值的塑料制品將成為塑料加工行業發展的增長點。
(6)環保政策法規的執行將使環保型塑料材料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塑料作為高分子材料具有耐腐蝕的特點,這也使得普通塑料制品難以自然降解,從而造成環境污染。世界各國近年紛紛出臺法律法規,遏制塑料造成的環境污染,我國新頒布的環保法也對此做出了較為嚴厲的規定。新環保法規的執行,將對現有產業格局造成沖擊,同時對于環保型新材料也是難得的機遇,將促進高檔環保材料的業務拓展。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