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中國天然氣產量、消費量、價格走勢及市場供需預測
2016/9/2 10:35:39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十三五”期間,預計我國天然氣消費量從1920億方增長至2800億方,年均增速9.2%;同期,國內天然氣供應能力(含長約管道進口氣和LNG進口接收站能力)將達到3700億方,天然氣市場維持過剩的格局。2015-202“十三五”期間,預計我國天然氣消費量從1920億方增長至2800億方,年均增速9.2%;同期,國內天然氣供應能力(含長約管道進口氣和LNG進口接收站能力)將達到3700億方,天然氣市場維持過剩的格局。2015-2020年,全球LNG市場過剩格局也料將延續,特別是2019年后美國LNG出口量料將快速增加,全球LNG貿易定價模式將發生重大轉變,預計掛靠天然氣價格的LNG現貨市場價格將維持在4-5美元/MMBtu(離岸價),即到國內市場的價格約1.6-2.0元/立方米。同期,國內天然氣進口管道氣成本為1.8-2.7元/立方米,進口LNG長約供應價格預計將在2.0-2.7元/立方米間運行。國產常規氣到達中東部市場的供氣成本1.0-2.0元/方。進口LNG現貨價格有競爭優勢。
不同天然氣來源供氣成本單位:元/立方米
中國天然氣供需預期單位:十億立方米
一、中國天然氣產量和消費量分析
在供應增加和價格驅動下,2000-2013年,中國天然氣市場迎來發展的黃金時代,全國天然氣消費量年均增速高達16.1%。2014年以來,受經濟放緩、氣價走高、冬季偏暖、替代能源快速發展等多因素影響,中國天然氣需求增速急劇下降,2014年增速大幅降到8.6%,2015年進一步降至4%左右。
2013年7月-2015年10月,隨著天然氣價格改革三步走的落實,中國天然氣城市門站價格平均上漲36%。同期,布倫特原油現貨和秦皇島港動力末煤(Q5500)價格分別下降超55%和33%。按單位熱值價格計算,2015年11月初,中國天然氣價格基本與燃料油和LPG價格持平,是煤炭價格的3倍以上;2015年11月20日,非居民用氣最高門站價格下調0.7元/立方米,降幅近25%,回到2011年的價格水平。這有助于提升天然氣的競爭力,緩解日趨嚴重的資源過剩問題。
1970-2014年中國天然氣產量和消費量
國內天然氣消費量增速
發改委2012年印發的《天然氣發展“十二五”規劃》預測,2015年中國天然氣需求為2300億立方米;發改委等三部委發布的《能源行業加強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要求2015年中國天然氣供應能力達到2500億立方米。截至2015年末,國內天然氣供應能力超過2800億立方米,考慮煤制氣裝置技術不成熟,實際供應能力也超過2700億立方米。
國內天然氣供應結構 單位:十億立方米
國內天然氣供應能力結構(截至2015 年底)
中國天然氣價格與替代能源價格漲跌幅對比
2010-2016年我國進口天然氣價格走勢
國內天然氣市場過剩格局料將維持。2015年11月20日,中國非居民用氣最高門站價格下調有助于提升天然氣的價格競爭力,緩解日趨嚴重的資源過剩問題。根據中國石油經濟研究院預計,到2020年,國內天然氣消費量將達到3000億立方米,年均增速11.3%,我們謹慎預計到2020年全國天然氣消費達到2800億方,年均增速9.2%。
“十二五”期間,國內天然氣進口能力快速建設。截至2015年底,國內管道天然氣進口能力540億立方米,LNG接收站接收能力達到約525億立方米。“十三五”期間,隨著頁巖氣產能的建設和進口能力繼續提升。到2020年,我們預計國內天然氣供應能力有望達到約3700億立方米,過剩格局維持。
中國天然氣價格與替代能源比價
2015 年價格下調后天然氣消費增速有恢復
國內天然氣潛在新增供應能力
2010-2015年國內天然氣進口量 單位:萬噸
中國天然氣供需預期 單位:十億立方米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