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天然氣行業產量、消耗量、產業鏈及投資方向分析
2016/9/14 10:25:42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在我國頒布的《天然氣利用 政策》中,天然氣發電根據情況分別劃分至允許類和限制類。綜合來看, 天然氣發電是好的,但受資源條件、價格等多方面因素制約,從國家戰 略角度來看,我國發展天然氣發電仍要立足國情,適度發展。一、天然氣供應我國天然在我國頒布的《天然氣利用 政策》中,天然氣發電根據情況分別劃分至允許類和限制類。綜合來看, 天然氣發電是好的,但受資源條件、價格等多方面因素制約,從國家戰 略角度來看,我國發展天然氣發電仍要立足國情,適度發展。
一、天然氣供應
我國天然氣的生產也可以劃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起步階段,從1949年到1995年天然氣產量由0.112億立方米增至174億立方米,年均增長3.8億立方米,產量增長緩慢。第二階段從1995年至今,為快速增長階段,產量從174億立方米增加到2015年的1271.4億立方米,年均增長率達到約30%。2016年,中國天然氣供應將穩定增長,總量達到2080億立方米國產氣供應量將達1390億立方米,增長5.5%,低氣價將制約煤層氣頁巖氣和煤制氣的生產進口量保持較快增長,預計全年進口天然氣690億立方米,增長10.6%,占消費量的比例為33.7%其中,LNG進口2160萬噸(約合300億立方米),增長11.1%。
2010年-2016年天然氣產量情況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
二、天然氣應用領域
目前人們的環保意識提高,世界需求干凈能源的呼聲高漲,各國政府也透過立法程序來傳達這種趨勢,天然氣曾被視為最干凈的能源之一,再加上1990年中東的波斯灣危機,加深美國及主要石油消耗國家研發替代能源的決心,因此,在還未發現真正的替代能源前,天然氣需求量自然會增加。
天然氣主要的應用領域有:
1、天然氣發電,具有緩解能源緊缺、降低燃煤發電比例,減少環境污染的有效途徑,且從經濟效益看,天然氣發電的單位裝機容量所需投資少,建設工期短,上網電價較低,具有較強的競爭力。
2、天然氣化工工業,天然氣是制造氮肥的最佳原料,具有投資少、成本低、污染少等特點。天然氣占氮肥生產原料的比重,世界平均為80%左右 世界上有天然氣的主要地區。
3、城市燃氣事業,特別是居民生活用燃料。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環保意識的增強,大部分城市對天然氣的需求明顯增加。天然氣作為民用燃料的經濟效益也大于工業燃料。
4、工業燃料,天然氣在工業領域的應用比較廣,特別是大工業用戶,如鋼鐵廠、鋁廠需要大量的天然氣用作燃料,同時還在玻璃、陶瓷等廠家廣泛地使用。天然氣替代煤炭和燃料油作為工業燃料,能夠獲得較好的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按照我國的天然氣產業政策,工業燃料是屬于天然氣利用中的次優先類,僅次于城市燃氣。
2016年,天然氣在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所占比重將達到6.4%。
其中,城市燃氣消費量為827億立方米,增長9.1%;發電用氣量約為319億立方米,增長8.7%;工業燃料用氣量為611億立方米,增長61%;化工用氣量293億立方米,增長3.7%。
2016年天然氣各應用領域消費量預測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三、天然氣產業鏈
天然氣產業鏈示意圖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從上游到下游,可以分為三類:
1、上游勘探生產業:主要是指對天然氣進行勘探、開采和凈化,根據 需要有時也進一步進行壓縮或液化加工。我國的天然氣資源集中壟斷于 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三家。
2、中游運輸業:是將天然氣由加工廠或凈化廠送往下游分銷商經營的指定輸送點(一般為長距離輸送),包括通過長輸管網、LNG運輸船和CNG運輸車等。我國的天然氣中游也呈現壟斷性,長輸管線中石油占壟斷地位,中石化、中海油和陜天然氣等公司擁有少部分或者區域性的長輸管道。
3、下游分銷行業:在通過中游輸運將上游天然氣輸送后,一部分直接供給了直供用戶,另外一部分銷售給城市燃氣分銷商,然后其通過自建的城市管網、運輸車等對城市內的最終用戶進行銷售。該市場市場化程度較高,主要由各城市燃氣公司運營。
四、天然氣產業鏈的投資風險
(1)、上游勘探開發風險來自不確定性。天然氣勘探開發的特征之一是存在地質風險和勘探的不確定性,因為人們不能直接看到地下的天然氣藏,即使是利用目前最好的地質和地球物理技術也不能保證天然氣的大量存在而且能夠被開采出來并帶來效益。
與石油相比,天然氣的運輸缺乏靈活性,通常只能用于地區消費,因此即使開發商幸運地發現了具有經濟開采價值的天然氣藏,但由于對特定市場的依賴,使得它不得不面對來自市場方面的風險:是否能夠經濟方便的將產出的天然氣運到消費地,這也體現了上游生產對中游管輸一定程度的依賴。
(2)、在天然氣鏈中,管道公司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一方面它通常要對上游生產商承諾照付不議,另一方面作為天然氣貨源的組織者要對天然氣供應的可靠性向用戶負責,因此它承擔的風險也比較大。管道投資幾乎是一次性完成,但市場的發育卻不能同步進行。民用和商業市場的價格承受能力強,但它的發育卻比較緩慢(通常為 7~10年)。選擇一批包括發電廠在內的大工業用戶有利于需求市場的快速啟動,但工業和發電市場對價格的承受能力卻比較差并受到替代燃料的競爭。
管道投資的風險低于上游勘探開發,但高于城市配送,IEA(國際能源機構)的研究已經證實了這一點。
(3)、相對于上游勘探生產與中游管道運輸,終端地方配氣公司所承擔的風險要小一些,IEA(國際能源機構)在研究報告《監管改革:歐洲天然氣》中也認為城市配氣的投資風險較小。
首先,地方配氣網絡的開發投入不必像長輸管道那樣一次全部完成,這就降低了它的容量擴張的成本和風險。
其次,地方配氣公司所服務的用戶主要是居民、商店、旅館、飯店、醫院、學校、機關等民用和商業用戶,這些用戶被稱作“被捕獲用戶”,需求的價格彈性小。這些用戶一旦做出使用天然氣的決定并購買、安裝了相應的燃氣設備,它們很難在短期內轉而使用其它燃料,即使其他燃料的價格已經變得比天然氣便宜。
最后,地方配氣公司不像管道公司同時依賴于特定的資源和市場。的確,地方配氣公司在它的運營早期也依賴于特定的資源,但它們的資源供應風險要比管道公司低。
(4)、天然氣消費量的增加是整個產業鏈發展的主要動力
我國天然氣消費,在西氣東輸一線竣工之后,開始了高速的增長期。2000-2010年,我國天然氣消費以年均16%的速度增長,2010年增速更高達22.73%。我們預計,未來天然氣消費讓將保持較快的增長。增長的來源主要是:城市化率的提高,以及現有城市的改造,將帶動城市燃氣的消費量繼續走高。
通過前文天然氣供應量、應用領域分析、天然氣產業鏈及風險分析,認為天然氣行業適合進行投資,但是天然氣產業鏈上游和中游投資風險較高,終端風險低,適合終端投資的主要項目有:
a, LNG終端銷售(包括加氣站、油改氣);
b, 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系統;
c, 城鎮化然氣使用。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上一篇:8月份國民經濟運行穩中有好
- 下一篇:2016年中國天然氣行業置換與資源分布情況分析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