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中國油氣資源供需分析
2016/9/21 10:35:15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一)2010-2015年中國油氣產量分析2010年,我國原油和天然氣產量分別為20241.4萬噸和991億立方米,2015年,我國原油和天然氣產量為21474.2萬噸和1380億立方米。近五年來,勘查、開采技術的發展促使了我國油氣資源(一)2010-2015年中國油氣產量分析
2010年,我國原油和天然氣產量分別為20241.4萬噸和991億立方米,2015年,我國原油和天然氣產量為21474.2萬噸和1380億立方米。近五年來,勘查、開采技術的發展促使了我國油氣資源產量逐年提升。
2010-2015年我國油氣資源產量
資料來源:BP
(二)2010-2015年中國油氣消費量分析
2010年,我國原油和天然氣消費量分別為43868.3萬噸和1112億立方米,2015年,我國原油和天然氣產量為54319.7萬噸和1973億立方米。近五年來,經濟的飛速發展促使了我國油氣資源消費量逐年增加。
2010-2015年我國油氣資源消費量
資料來源:BP
(三)2010-2015年中國油氣對外依存度分析
由于經濟快速發展的需要,目前中國能源需求強勁。中國雖然是世界上的能源生產大國,但能源生產仍然難以滿足規模巨大的能源需求。
2010-2015年我國油氣資源對外依存度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1949-1960年間,中國國內成品油需求和原油需求全部依賴從國外進口來滿足;1961-1979年,石油自給自足并且出口增加,這段期間內一部分原油還用于出口;1980-1985年,中國的成品油進口速度不斷增加;1993年,中國成為了石油凈進口國。
我國油氣進口主要通道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自1993年以來,受資源等因素的制約,中國石油產量增長率低于石油消費量的增長率。2009年,中國進口了2.04多億噸石油,出口約516萬噸。據預測,到2020年、2030年和2050年,中國石油自給能力將持續下降到30%以下。
除石油外,中國的煤炭、天然氣未來也將會是不同程度地依賴進口。世界上大多數工業國家幾乎沒有能夠實現能源自給的,例如,日本的石油幾乎是百分之百依賴于進口。能源自給率的高低決定著進口能源供應中斷損失的大小,直接關系著能源是否安全。
世界地緣政治更加錯綜復雜,能源的政治、外交、金融屬性日益凸顯,圍繞國際能源市場主導權的博弈日趨激烈,新興經濟體能源需求加快增長,恐怖主義等非傳統安全問題突出,都加劇了中國開發利用境外能源資源和保證能源安全的難度。其他國家在面對較高的對外依存度時,也紛紛采取措施以降低能源供應中斷的風險損失。
美國提出了“能源自立”,其認為,依靠外國石油更容易受到敵對政權和恐怖分子的傷害,敵對政權可以造成原油供應的嚴重中斷,提高油價,嚴重損失美國的經濟。美國提出“能源自立”,并不是由于其資源不足,其對外依存度較高是出于商業成本的成因。除美國之外,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依賴于石油進口主要是自有資源不足,因此,為了維護本國經濟的發展,不可能降低對外依存度,中國正是這種情況。
2030年前,中國的石油產量增長潛力不大,但消費與進口將同步增長,對外依存度2015年將上升到63%、2030年上升到77%,超過OECD國家65%的平均水平。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