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城急凍式限購限貸后 有房企取消春節前拿地計劃
2016/10/11 10:51:49 來源:時代周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22城急凍式限購限貸后 有房企取消春節前拿地計劃時代周報記者 劉巍 發自深圳國慶長假從未像今年一樣伴隨著接連不斷的驚呼。從9月30日夜間起,直到10月8日上海22城急凍式限購限貸后 有房企取消春節前拿地計劃
時代周報記者 劉巍 發自深圳
國慶長假從未像今年一樣伴隨著接連不斷的驚呼。
從9月30日夜間起,直到10月8日上海、南昌的政策落地,出臺新政的城市共22個,分別是杭州、昆山、北京、上海、南京、廈門、深圳、蘇州、合肥、無錫、天津、成都、鄭州、濟南、武漢、廣州、佛山、珠海、東莞、惠州、福州、南昌。
“急凍”式調控
此次調控政策涵蓋了從一線、二線到三線的各個城市。
出臺政策的22個城市,大多數是去年到今年以來持續樓市暴漲的熱點城市。
從調控內容來看,北京、上海、深圳、蘇州、南京、廈門等城市屬于“加碼”調控,堪稱“史上最嚴”。
深圳調控政策規定,非深圳戶籍購房要求由三年社保升級為五年;已有1套住房的,首付比例提高至七成。同時,深圳市戶籍成年單身人士包括利益人士在內,在本市限購1套住房—南京和蘇州也對單身人士(含離異)進行了限購。
隨著限購令出臺,多地房產成交量驟降。
長江證券(10.740, 0.12, 1.13%)研報顯示,過去一周其覆蓋的45個城市成交711.29萬平方米,環比下降35.76%。一線城市環比下降56.87%;二線城市環比下降33.75%;三線城市環比下降26.16%。一、二、三線庫存環比降3.21%、降1.84%、降0.43%。同比數據顯示,各線庫存分別比去年同期低21.96%、低19.65%、低7.77%。
10月6日,南京新購商品住房認購量為29套,不足5日150套認購量的五分之一,與之前每天300-500套的認購量相比,日認購量更是“斷崖式下跌”。
價格下跌的新聞也不斷涌現。
中央統籌規劃效應
22個城市在短短數日內密集出臺嚴厲限購令,顯然有中央政府統籌規劃的效應。
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日前指出,近期中國部分城市房價上漲較快。中國政府對此高度重視,積極采取措施促進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
“一線城市的限購令最為嚴厲,因為一線城市的房價都呈現出失控跡象。”地產專家、廈門大學管理學院教授戴亦一認為,此輪地產調控凸顯了中央政府希望在房價上限制一線、穩住二線,將資金引流進入三線城市幫助消化大量的房產庫存,“幫助解除地方政府的債務危機”,而各個一二線城市的地方政府顯然沒有這樣的愿望。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旅游和地產研究中心主任宋丁亦認為,很多地方政府更希望發揮房地產帶動GDP增長的作用,缺乏打壓房價的動力。
并非每個城市都像深圳、南京一樣出現了驚人嚴厲的調控政策。
上半年的火熱,三線城市的去庫存進程還是得到了積極影響。
長江證券研報顯示,過去一周,三線去化微幅上升。23個城市去化周期為35.31周,環比降0.60%。一、二、三線城市分別為27.43周,環比降0.28%;32.00周,環比降1.39%;84.51周,環比升0.40%。同比低29.54%、低35.24%、低23.71%。
留有決策余地
戴亦一認為,此次調控政策的一大特點是,沒有規定實施期限,留有決策余地,“隨時可以調整,或者取消限購”。
房地產是我國GDP增長多年來重要的拉動力量,在2016年民間投資下滑、國民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增大的背景下,房地產業對于穩增長的作用不言自明。
經濟增長仍然在探底的過程中,戴亦一認為,此時對房地產進行調控,確實屬于“兵行險招”,考驗決策層。“與上屆政府常用的一刀切政策不同,目前的調控措施通常一城一策。”
“比如,一線城市的情況是庫存不足、人口不斷增加、購買力強勁,只有通過釜底抽薪式的限制購買力才有可能遏制房價暴漲。”戴亦一說。
同時,“中央政府希望能夠倒逼地方將科技創新、發展實體經濟作為主題,但地方政府更看重眼前的東西。”宋丁表示無奈。
“此輪調控并非要戳破泡沫,”宋丁表示,只是要將房產價格的階段性盲目上漲控制住。
接受時代周報采訪的地產專家均認為,短期內,房地產價格大幅度下降、“明斯基時刻”來臨的可能性并不大。宋丁認為,房地產價格仍然在一個大的上升周期中,只不過短期可能會“往下走一點”。
拿地節奏分化
上半年狂熱拿地的房地產企業,有人依然是原來的拿地節奏,也有人第一時間實行了急凍式收縮。
10月9日,位于北京大興亦莊經濟技術開發區II-6街區X84R3地塊,經過47輪的現場競價,最終被該地塊的一級開發商,博大新元以總價21.1億元競得,根據業內測算,該地塊樓面價大約為20824元/平方米,而根據規劃該地塊將全部建成自住房,銷售限價為2.3萬元/平方米—該宗地塊“基本無利潤可言”。
但亞豪機構市場部總監郭毅向媒體表示:“從現場競價的激烈程度和最終的成交結果來看,雖然有調控壓力在前,但房企對于北京住宅土地仍然饑渴。”在進入現場競價環節之前,該地塊已收到包括博大新元、K2、碧桂園、天恒、魯能、金隅、萬科、中鐵、首開住總聯合體等11家房企參與網上報價。
上海則在10月10日迎來國慶節后第一場土拍—青浦區西虹橋蟠臻路西側27-04地塊拍賣。本次競拍共吸引了前海人壽、聯美、啟迪協信等14家企業參加,經過185輪競拍后,前海人壽最終以12.47億元的價格競得宗地,成交樓面價約21986/平方米。該地塊為商辦、餐飲旅館業用地。
在深圳,業內人士亦不認為限購會引發房企的不安。有業內人士向媒體表示:“深圳市場上應該沒有房企會選擇降價。一是,房企不缺資金,不需要著急回籠;二是,降價都是因為市場供應量很大,各家競爭,才會導致降價,但深圳沒有這種情況。”業內人士預測,樓市新政需要一個季度去消化,但依然看好后市,入深戶很簡單,半年時間足矣。
同時,業內人士表示,在受到調控的城市,中小房企下半年可能因為銷售速度放慢而面臨現金流壓力。
據時代周報記者了解,某個上半年在全國激進拿地的閩系中型房企,原本在春節前還有著一個不短的拿地計劃清單。
目前,該房企春節前所有的拿地計劃已全部取消。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