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中國機器人行業市場前景及發展趨勢預測
2016/10/23 10:34:12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機器人的發展存在三個階段:(1)青銅時代-關在牢籠里的機器人;(2)白銀時代-人機協作和人機融合;(3)黃金時 代-機器人文明。目前全球機器人處于青銅時代和白銀時代的對接期,軟硬件技術突破帶 動 AR/VR、狹義 AI 與機器人(無人機)的機器人的發展存在三個階段:(1)青銅時代-關在牢籠里的機器人;(2)白銀時代-人機協作和人機融合;(3)黃金時 代-機器人文明。目前全球機器人處于青銅時代和白銀時代的對接期,軟硬件技術突破帶 動 AR/VR、狹義 AI 與機器人(無人機)的技術融合。
機器人發展的三個時代
2015年全球機器人行業及相關服務市場規模已達到710億元,未來4年的CAGR為17%。 細分來看:(1)機器人系統領域,即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將于 2019 年增長至 320 億美元。(2)機器人相關服務行業,即程序管理、教育培訓、硬件安裝、系統集成和服 務咨詢等,2019 年市場規模將超過 320 億美元。(3)機器人系統軟硬件支持,即服務器、 存儲器、控制系統、網絡架構以及機器人應用程序,市場規模也將快速增長。
從區域市場來看,亞太地區將占據全球機器人市場消費的 65%以上。歐洲、中東 以及非洲地區(EMEA)將成為全球第二大機器人市場,其 2015 年市場規模為 146 億美元;美洲地區的機器人市場以 97 億美元位列第三。 從下游應用行業來看,配件制造以及流程制造行業是推動機器人行業消費的主要動 力。2015 年配件制造的市場規模占據市場總量的 33.2%,流程制造占比 30.2%。 未來三年內,資源開發、醫療健康以及交通運輸將占據機器人消費的主導地位。 根據 IFR 的數據,2015~2018 年全球機器人保有量將年均增長 15%,2018 年 保有量將達到 230 萬臺。其中,2015 年工業機器人銷量達到 24.8 萬臺,5 年 CAGR 達到 15.5%;2014 年個人/家庭服務機器人和專用服務機器人的銷量分別為 470 萬 臺和 2.4 萬臺,4 年的 CAGR 分別為 20.6%和 12.7%。未來每個人擁有的機器人數 量或許超過 10 臺,如汽車機器人、“VR+阿凡達”、寵物機器人、性愛機器人、虛擬助手等。
截至 2015 年末,國內機器人相關企業數量達到 1,026 家;2015 年中國機器人行業本體業務規模總 體呈現增長態勢,但 70%以上的企業的本體業務處于虧損狀態。工業機器人方面,沈陽 新松、埃夫特、廣州數控、哈博實、新時達、埃斯頓和巨一焊接等一批本土機器人制造 骨干企業得到快速成長;服務機器人方面,骨干企業主要有科沃斯、康力優藍、納恩博、 風行天下、優必選等。
全球機器人行業及相關服務市場規模
全球工業機器人的銷量
全球專用服務機器人的銷量
全球個人 / 家庭服務機器人的銷量
現在的機器人只能在結構工作環境下做程序化、規定 性的工作,而目前的技術下,機器人的應用場景十分有限。機器人的作業能力(靈巧性 等)、自主決策能力、交互能力等未來突破的關鍵點。預期下一代機器人產品:(1)工業 機器人的下一代是人機協作、人機共融;(2)服務機器人的下一代是高智能(AI)。
不同類型機器人的發展階段
各主要經濟體的機器人技術水平
一、工業機器人
目前工業機器人主要應用于汽車行業,核心功能在于焊接與釬焊。其中,工業機器人的核心部件包括減速機、伺服 電機、控制系統等,其中減速機、伺服電機合計占到總成本的 50%以上。(1)從應用行 業來看,工業機器人主要應用于汽車、電子/電氣、金屬、塑料及化學品、食品飲料、煙 草等行業,其中尤以汽車行業為重。(2)從應用功能來看,工業機器人的功能主要包括 焊接及釬焊、搬運/上下料、裝配及拆卸、膠封、加工等,過去以焊接及釬焊為主,目前 這一功能的占比正在下滑。(3)從需求市場來看,亞太地區特別是中國,是工業機器人 應用的核心市場,并且未來需求量仍將保持高速增長
目前超過 90%的工業自 動化作業是傳統機器人無法完成的,包括機械管理(Machine Tending)、備料、裝貨卸 貨、包裝等還未實現完全自動化。人機協作機器人可以部分彌補傳統工業機器人的不足, 完成機械管理等工作。另外,搭載工業機器臂的移動機器人可能也是下一個工廠發展的 主要方向之一。
2014年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分布情況
2014年全球工業機器人應用行業分布
2015年國內市場各類機械結構的工業機器人銷量占比
2015年國內市場各類應用領域的工業機器人銷量占比
2015年國內市場各類應用行業的工業機器人銷量占比
2015年國產工業機器人銷量的應用領域分布
2015年國產工業機器人銷量的應用行業分布
二、服務機器人
相比工業機器人,在服務機器人產業鏈中,軟件提供商、操作系統、云服務平臺、供應 鏈平臺、開源軟件/硬件平臺以及面向終端用戶的第三方服務商等作用關鍵。因此,以深 度學習為基礎的 AI 技術在服務機器人中的應用更為顯著。從聯網、智能到自主,語音交 互、NLP、人臉識別、場景理解乃至更高級的自主行為規劃、多主體協同等,都將是高級 服務機器人的必備技能。未來的服務機器人是人工智能從虛擬世界聯系物理世界的重要載體,使人類輔助終 端從 PC、智能手機只變成“人格化”智能自主平臺。PC 和手機的大發展依賴于操 作平臺的統一,未來服務機器人同樣可能基于某幾類平臺,快速增加應用。
2014 年個人/家庭服務機器人和專用服務機器人的銷量分別為 470 萬臺和 2.4 萬臺。預 計 2015~2018 年期間,個人/家庭用服務機器人的全球銷量將高達 2,590 萬臺,市場規 模達到 122 億美元,超過 2014 年市場規模的 5 倍;專業服務用機器人的銷售量會增加 到 15.24 萬臺左右,市場規模會上升至 196 億美元,接近 2014 年市場規模的 5 倍。預計到 2025 年醫療類、增強人體機能類和家用類等服務機器人,每年將產生 1.1~3.3 萬億美元的經濟影響。
2014年全球個人 / 家庭服務機器人的銷量結構
2014年全球專用服務機器人應用領域分布
2015 年我國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為 85 億元,預計未來 5 年 CAGR 可以達到 17%,那么到 2020 年全國市場需 求可以達到 186 億元。國內服務機器人應用領域和產品主要集中在清潔機器人、教育機器人、娛樂機器人、醫療機器人和安防機器人。其中,清潔機器人已初具規模, 市場容量在快速擴張。我國目前每周注冊4~5家機器人企業, 全國共計有 2,000 多家機器人企業。全國機器人公司中有 70%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產品,已有核心技術產品的公司中多數為桌 面小型機器人,真正可以生產大型機器人并有成品的公司寥寥無幾。國內能夠生產 出體型超過 1 米的機器人公司不超過 10 家,而其中尚沒有企業能批量生產供貨(即 出貨量達到 1,000 臺以上)。在手術機器人方面,盡管國內企業面臨直覺外科 的專利封鎖等困難,但天智航、哈工大和天津大學等機構已經有所突破。其中,天智航骨科機器人已拿到全國首個手術機器人注冊證;哈工大將主要開發主從一體型手術機器人,目前已經做到第三代產品。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