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我國汽車零部件行業基本情況概述
2016/10/28 10:35:13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汽車零部件行業作為汽車整車行業的上游行業,是原材料、基礎機械零部件的直接用戶,與整車行業構成分工與協作體系,是汽車工業的基礎。汽車零部件行業的進步推動了整車行業的發展, 而汽車整車行業的發展也使零部件行業獲得了廣闊的市場空間。汽車零部件汽車零部件行業作為汽車整車行業的上游行業,是原材料、基礎機械零部件的直接用戶,與整車行業構成分工與協作體系,是汽車工業的基礎。汽車零部件行業的進步推動了整車行業的發展, 而汽車整車行業的發展也使零部件行業獲得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汽車零部件行業是汽車產業的關鍵伙伴, 世界汽車工業強國不僅擁有世界知名的整車廠,還擁有一批世界一流的汽車零部件企業。根據《美國汽車新聞》的統計數據,2001 年全球汽車零部件配套供應商百強(Top 100 global suppliers)的銷售額總計為3,479 億美元,到2013年增加到7,241 億美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 6.30%,零部件市場在 21 世紀以來得到穩步快速發展。全球汽車零部件配套供應商百強企業中以美國、歐洲和日本企業為主,表明世界汽車零部件產業由美國、歐洲和日本的零部件生產企業主導,并逐漸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整車和零部件企業之間的關系模式:以德國為代表的平行式供應體系、以日本為代表的寶塔式供應體系和以美國為代表的多元化供應體系。
(1)美國汽車零部件行業基本情況
對于美國的汽車零部件行業,依托于雄厚的汽車工業基礎,美國產生了大量的零部件企業。 一類是大而全的零部件生產企業, 能生產所有關鍵的零部件系統,以德爾福公司、偉世通公司為代表;另一類是大而專的零部件生產企業,以生產某一類別的零部件系統而發展壯大,以李爾、江森、杜邦、菲特爾莫古為代表;還有一類企業是吸收航空、信息業等行業的尖端技術并應用于汽車工業的企業,以美國TRW公司為代表。
(2)歐洲汽車零部件行業基本情況
對于歐洲的汽車零部件行業,以分工細、業務專、技術精著稱。著名的博世公司專業生產各種發動機點火系統,一直從事發動機的電子技術的研究創新,并長期領先于行業其他公司;佛吉亞致力于為汽車制造廠商提供高質量的創新產品、技術解決方案和服務,在汽車座椅、排放控制技術系統、汽車內飾和外飾四大業務領域居業界領先地位; 法雷奧公司則是致力于為主機配套及售后市場服務的零部件供應商,其業務主要涉及一些易損易耗的零部件生產;大陸公司的產品是輪胎橡膠制品,其收購的TEVES公司是制動系統的世界領先者;采埃孚公司為歐洲服務為主,生產變速箱、傳感器、車橋、減震器等產品,在動力傳動和底盤系統方面領先。
(3)日本汽車零部件行業基本情況
對于日本的汽車零部件行業, 整車企業與零部件企業是多層次的分工協作體系。整車廠一般將零部件委托各層次的協作企業生產,并一般只與一級配套供應商直接發生關系,一級供應商是具有產品開發能力的總成系統或模塊供應商。一級配套供應商數量較少,每個一級供應商有更多的二、三級和更低級別的零部件供應商,形成了以整車廠為中心的零部件供應商體系。而且整車企業往往持有一級和二級供應商的部分股份。這些密切分工穩定的協作關系,提高了資本使用效率,促進了零部件間適度競爭和技術轉移。日本最大的汽車零部件日本電裝株式會社是 1949 年從豐田公司分立出來的,通過不斷發展,產品幾乎可涵蓋所有汽車構成零部件,并躋身世界 500 強企業行列。
(4)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基本情況及行業現狀
我國汽車零部件行業也伴隨著整車行業的發展而發展。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我國汽車零部件產業總體規模迅速擴大,整體實力不斷提高,取得了顯著進步:生產工藝、裝備水平有了較大提高;產品種類增多,自主開發能力增強;管理水平和質量意識明顯提高; 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 生產集中度和生產規模不斷提高,規模經濟開始顯現;汽車零部件出口額逐年提高。但由于行業起步較晚,內資零部件生產企業仍存在技術積累少、人才短缺、參與研發少、定價能力弱等問題。
目前,內資汽車零部件企業普遍實行多對少、甚至多對一供貨,在定價博弈中屬于弱勢一方,并且主要生產原材料密集型、勞動力密集型產品,在高端零部件細分領域,內資零部件企業與外資主流汽車零部件企業相比還有顯著差距。
我國加入WTO后,汽車零部件市場進一步開放,國際汽車零部件企業看好中國穩定發展的汽車市場以及低成本優勢,加快了到中國合資或獨資設廠的步伐。中國汽車產業對外合資合作的范圍變廣、層次變深,形成了多個跨國公司進入與國內優秀企業自主發展并舉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跨國公司已將中國作為其全球戰略的組成部分,使中國融入了汽車產業全球分工體系。我國汽車零部件配套體系也因開放而加速發展, 跨國企業在中國設立的零部件企業不僅服務于自身,也成為全球的零部件基地,同時也形成了中國汽車零部件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我國汽車零部件行業的快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根據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和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聯合發布的 《中國汽車工業發展年度報告》顯示,2013 年,我國零部件制造業(規模以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累計 2.71 萬億元,同比增長 18.2%。同時,隨著跨國汽車企業零部件全球化采購的發展,汽車零部件出口成為國汽車產品出口主力,2013 年汽車零部件出口額達到 598.21 億美元,同比增長 8.1%,占汽車商品出口總額的比例為76.28%。已經成為汽車工業的重要支柱。
隨著世界汽車工業產業結構的調整、生產方式的改進、產品技術的更新、汽車行業法規的完善和管理觀念的改變, 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也相應發生了重大變化。面對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競爭、越來越嚴格的環保法規,以及高新技術突飛猛進發展, 我國汽車零部件產業近年出現一些新的發展趨勢, 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①整車廠和零部件企業之間的配套關系正在發生變革
近年來,隨著汽車產業全球化采購的加快,整車與零部件之間的關系模式也在發生變革,以美國、歐洲、日本為代表的三種傳統模式正在發生改變。國際汽車零部件公司正通過獨立化、規模化、多系列的發展來進一步改變汽車零部件企業依存于單個整車裝配企業的分工模式。 整零廠商之間的組織關系越來越趨向合作競爭,進而提高組織效率,發揮整車和零部件廠商各自的優勢,提高整個供應鏈的整體競爭力。
②國際產業轉移加速,零部件采購全球化,國內零部件采購本土化
20 世紀90 年代后期以來,尤其是金融危機之后,發達國家的汽車零部件企業為有效降低生產成本、 開拓新興市場, 最大限度的利用全球化機遇增強競爭力,不斷向新興國家和地區大規模轉移生產制造環節, 并且將轉移范圍逐漸延伸到了研發、設計、采購、銷售和售后服務等環節,轉移的規模越來越大,層次越來越高,給國內汽車零部件廠商帶來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與此同時,伴隨著國內汽車零部件產業組織結構的變化,越來越多的合資整車廠紛紛開始推廣其自主品牌汽車。合資廠商為了迎合國內消費者的需求,降低采購成本, 未來將更多的選擇近年來技術研發工藝水平不斷提高的國內領先的汽車零部件廠商, 從而為國內汽車零部件廠商帶來了替代原有高成本的外資零部件廠商的機會。
③中國汽車內資整車廠對零部件要求提高,行業競爭加劇,加速產業升級
因為國內汽車零部件企業資金投入小、技術薄弱、對研發重視程度不高、自主研發能力較弱,過去主要在低端市場發力,雖然在某些中低附加值產品方面具有一定的開發能力,但關鍵零部件開發能力仍然比較薄弱。隨著內資整車廠紛紛大力發展自主品牌并逐漸向中高端車型發展, 積極扭轉消費者對我國自主品牌汽車“低價低質量”的成見,內資整車廠對汽車零部件產品的外觀、質量要求也隨之提高,部分產品質量不高、生產未形成規模的小型汽車零部件企業將被逐步淘汰, 而注重研發投入并已在全國范圍內布局的汽車零部件企業將獲得更大發展空間。
④汽車零部件產業布局集群化、產品集成化發展特征明顯
汽車產業的特點和規模決定了以產業鏈為核心在一定區域內聚集的企業群具有集群的競爭優勢。在目前的生產組織形式下,汽車零部件的模塊供應商對整車生產的參與程度更高,與總裝廠的時間距離要求更近,從而縮小了配套半徑,推動了汽車零部件產業的集群化發展。 同時, 為了降低生產成本、 縮短開發周期、提高產品競爭力,整車企業在產品開發上使用平臺戰略,使得系統化開發、模塊化制造、集成化供貨也逐漸成為汽車零部件行業的發展趨勢。
⑤市場對整車要求的不斷提高推動了汽車零部件新技術的發展
為了滿足日益提高的汽車安全、環保、節能的要求及客戶個性化、多樣化的需求,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紛紛將航空航天、電子信息等領域的新技術應用于汽車零部件行業,同時安全技術、電子技術、節能技術和環保技術已在汽車上得到了廣泛應用。隨著技術應用的不斷發展,汽車零部件新技術開發主要呈現以下發展趨勢:汽車零部件企業積極實施整車同步開發或超前開發,越來越深的介入整車開發和生產過程中,開發深度不斷提高;最大限度的提高零部件的通用化和標準化,增強規模效應;電子化和智能化在開發新車型和改進汽車性能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通過優化設計、引進先進的制造技術、采用輕量或高強度材料,實現汽車零部件的輕量化; 能源問題的升溫和全球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推動汽車零部件的環保節能化。
⑥汽車售后服務市場逐步規范,發展前景更加廣闊
目前在國內汽車售后維修市場, 多數汽車零部件企業對知識產權和專利的保護意識不強,并且沒有建立起完善的售后服務網絡。由于汽車零部件流通的環節過多,且每個環節的控制都影響著產品質量和價格,統一、有序、規范的汽車零部件售后服務市場一直未能形成。
隨著我國汽車保有量逐年提升和消費者對汽車維修保養意識不斷增強, 汽車零部件售后服務市場正在逐步規范,未來發展前景將更加廣闊。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