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鋰離子電池行業發展概況分析
2016/11/4 10:39:37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鉛酸蓄電池自 1859 年發明以來,具有成熟的生產技術,可以大批量生產,生產成本是三種動力電池類型中最低的,被廣泛應用于內燃機汽車內部各種電器和電子設備的電源,但由于金屬鉛密度較大,導致鉛酸蓄電池的比能量和比功率較低,難以滿足電動汽車的長距鉛酸蓄電池自 1859 年發明以來,具有成熟的生產技術,可以大批量生產,生產成本是三種動力電池類型中最低的,被廣泛應用于內燃機汽車內部各種電器和電子設備的電源,但由于金屬鉛密度較大,導致鉛酸蓄電池的比能量和比功率較低,難以滿足電動汽車的長距離行駛。
鎳氫電池是堿性電池的一種,堿性電池是由鎳基和堿性溶液電解液構成,主要有鎳鎘電池、鎳鋅電池和鎳氫電池 3 種,其中憑借較好的環保性和較高的能量密度,鎳氫電池被廣泛應用于電動汽車,但其在低溫時容量減小和高溫時充電耐受性較差,同時金屬鎳較為昂貴,其單位千瓦時的價格約是鋰離子電池的 2 倍,且其價格下降幅度有限,制約了它在電動汽車進一步推廣應用。
鋰離子電池是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鋰電池,也是上述三種動力電池類型中性能最好的,同質量的鋰離子電池其能量是鉛酸電池的 4-6 倍,是鎳氫電池的 2-3倍,同能量的鋰離子電池其生產成本上雖高于鉛酸蓄電池,但低于鎳氫電池,使得其在電動汽車領域得到最為廣泛的運用。
(1)全球鋰離子電池市場快速發展,中國市場是其增長的主要驅動力
近幾年,全球鋰離子電池出貨量實現快速增長,2010-2014 年復合增長率達32.51%。其中,分國家來看,由于鋰離子電池是由日本企業第一個推向市場,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日本一直是最大的鋰離子電池產業聚集地;在 20 世紀最后幾年,韓國和中國開始涉足鋰離子電池產業,并在近幾年快速崛起,其中,憑借國內智能手機及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爆發,中國超越了日本和韓國,成為全球最大的鋰離子電池出貨國。2014 年,中國鋰離子電池出貨量為 27.05GWh,占全球的 40.7%,2010-2014 年復合增長率達 59.31%,是全球鋰離子電池市場增長的主要驅動力。
(2)從下游應用結構看,電動汽車行業是下游增長最快的應用市場
從下游應用結構看,雖然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等消費電子類應用目前仍是鋰離子電池的最大下游,但電動汽車用鋰離子電池出貨量保持較為快速增長,其所占比重有較大的提升。2014 年,全球電動汽車用鋰離子電池有 16.7GWh,同比增長 46.00%,占鋰離子電池的比重為 25.13%;2015 年有 28.47GWh,同比增長 70.48%,占鋰離子電池總量的比重提升至 28.26%。
其中, 2014 年我國電動汽車用鋰離子電池產量為 3.48GWh,占全球電動汽車用鋰離子電池的比重為 20.85%;2015 年我國電動汽車用鋰離子電池產量為 15.91GWh,同比增長 356.70%,占全球電動汽車用鋰離子電池的 55.88%,比重快速上升,是全球電動汽車用鋰離子電池增長的主要驅動力。
新能源汽車作為電動汽車最重要的組成部分,2015 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占汽車總銷量的比例為 1.35%,離“2025 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年銷量達到汽車市場需求總量 20%左右”的戰略目標仍有較大的差距,未來新能源汽車較大的發展空間將驅動電動汽車行業更為快速增長,從而帶動電動汽車用鋰離子電池比重的大幅提升。
(3)隨著鋰離子電池行業的快速發展,其價格在逐步下降
隨著行業快速發展,鋰離子電池的銷售價格實現了一定幅度的下滑,2007-2014 年復合下降幅度約 15%,2014 年鋰離子電池的市場均價為1.5 元/Wh,其中,以車載電池為代表的鋰離子電池約 1.9 元/Wh。
未來,鋰離子電池價格的持續下降,有利于降低新能源汽車補貼的逐步退坡對行業帶來的不利影響。雖然根據《關于 2016-2020 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支持政策的通知》,2019-2020 年新能源汽車的補助標準在 2016 年基礎上將下降40%,補貼逐步退坡成為趨勢; 2020 年鋰離子動力電池的均價會降到約 1.3 元/Wh 以下,下降幅度約為 30%,意味著下游新能源汽車制造商的成本也會呈現至少約 30%的降幅,加之制造商自身工藝的改進,其生產成本每年會有更大幅度的下降,有效降低了補貼逐步退坡對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影響,持續推動新能源汽車的進一步普及。
但未來,新能源汽車的產量仍將保持高速增長,2016年新能源汽車的產量將增長 1 倍以上,可對新增產能形成有效的支撐。
(5)未來,工藝出色或與整車廠關系密切的企業將在行業中脫穎而出
在鋰離子動力電池產能快速擴張的背景下,鋰離子電池生產廠商之間需要比拼的是技術與成本。技術方面,一般難以在短期內出現革命性的突破,鋰離子電池生產廠商均在為生產更大容量、輕量化電池組做技術研發的儲備;成本方面,降低電池成本一般有 3 個途徑:降低材料成本、擴大生產規模和提高良品率,短期內材料成本難以大幅下降,故其成本的下降主要依靠規模效應和良品率的提升,因此部分規模優勢明顯、良品率較高的生產企業將會在銷售價格上具有較大的主動權。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