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我國營銷服務業管理體制、政策及發展歷程分析
2016/12/2 10:38:14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營銷服務屬于現代服務業,是市場經濟高度發達以及社會化 分工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營銷服務業具有“新技術、新業態、新方式”和“高 人力資本、高信息含量、高附加值”以及“低能耗、低物耗營銷服務屬于現代服務業,是市場經濟高度發達以及社會化 分工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營銷服務業具有“新技術、新業態、新方式”和“高 人力資本、高信息含量、高附加值”以及“低能耗、低物耗、低污染”的“三新”、 “三高”和“三低”的特點。
1、行業管理體制
在提供營銷服務過程中,會涉及城市建設、社會保障、廣播電視、新聞出版、 環境保護等諸多行政管理部門和有關職能部門。
2、主要政策法規
在提供營銷服務過程中,會涉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 國勞動合同法》、《零售促銷行為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廣 告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 營銷服務業是面向生產者的新興服務業,在服務生產、引導消費、推動經濟 增長等方面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國家制定了相關的產業政策予以規范和支 持,包括《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國務院關于加快發 展服務業的若干意見》等。
3、我國營銷服務業的發展歷程
我國營銷服務業伴隨著國內營銷市場的發展不斷成長,截至目前,主要經歷 了三個發展階段:
① 營銷服務業的起步階段(1997 年以前)
十一屆三中全會確定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發展戰略,中國的營銷服務業由 此進入起步階段。各種大眾媒體開始涌現,包括電視、報紙、雜志、廣播等。在 此階段我國商品市場以賣方市場為主,企業處于強勢地位,重點為產品的生產, 營銷理念較為欠缺,因而對營銷服務的需求較低。在此階段,我國營銷服務業主 要從事傳統的廣告業務,服務規模有限。
② 營銷服務業多元化發展階段(1997 年-2003 年)
隨著我國買方市場的形成和經濟全球化步伐的加快,我國營銷服務業呈現多 元化發展態勢。按照我國對 WTO 的承諾,加入 WTO 兩年后允許外資控股營銷服務 機構,四年后外商可以獨資經營。截至 2002 年底,在我國注冊的外商營銷服務 機構達到 385 家,著名的跨國營銷服務機構已基本進入中國市場。我國營銷服務 業的開放,使得營銷服務主體日益多元化,組織形式和競爭方式也呈現多元化、 國際化趨勢。
經濟全球化導致跨國企業紛紛入駐中國。這些跨國企業在帶來營銷服務需求 的同時,也帶來了先進的營銷理念,包括整合營銷傳播理念。圍繞這些跨國企業, 我國開始出現了一批線下營銷服務機構,為其提供終端營銷、活動營銷等一系列 營銷服務,發行人是其中的佼佼者。而國內買方市場的形成,亦促使國內企業開 始關注在終端市場與消費者之間的溝通。在上述背景下,國內營銷服務機構無論 從數量還是業務范圍上均得到了拓展。
③ 營銷服務業快速發展階段(2004 年至今)
2004 年至今,我國經濟從外需出口型向內需導向型轉變,國內消費不斷擴 大導致了企業營銷支出的增加,而社會化分工的進一步細化促使營銷外包程度的 深化,我國營銷服務業也隨之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進入 21 世紀,傳播形式的多元化,使得目標受眾對信息的接收趨向碎片化, 注意力更加分散,這導致傳統廣告的邊際效益遞減。同時隨著產品和營銷手段的 同質化,企業將更多的營銷支出下移至終端市場,并采取更加多元化的營銷手段, 導致了企業對整合營銷傳播需求的不斷加深。我國的營銷服務業開始向規模化和 專業化轉變。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