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我國體檢行業市場規模及發展問題分析
2016/12/7 10:36:18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中國慢性病發病率快速提升、亞健康問題日益凸顯、癌癥發病率與死亡率持續攀升等社會共性問題將推動人們健康意識進一步提升。確定用戶健康狀況、提早發現健康隱患等服務與用戶需求匹配度極高,公立醫院逐步實行“醫檢分離”推動公立醫中國慢性病發病率快速提升、亞健康問題日益凸顯、癌癥發病率與死亡率持續攀升等社會共性問題將推動人們健康意識進一步提升。確定用戶健康狀況、提早發現健康隱患等服務與用戶需求匹配度極高,公立醫院逐步實行“醫檢分離”推動公立醫院體檢專業化,民營專業體檢機構高速發展等原因將共同促進中國體檢行業健康高速發展。
2015年中國體檢行業以超過25%的增速增長至940億元,相對2010年的295億元有了2倍多的增長,2011-2015這五年的行業復合增速達21%,行業增速高于整個醫療服務行業。2015年我國健康檢查市場總量為3.8億人次左右,健康體檢總人次占人口總數的比例不足30%,健康體檢人口滲透率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2009-2015年我國體檢行業市場規模
年份市場規模(億元)2009231201029520113592012464201359020147492015940目前,我國各類體檢機構魚龍混雜,體檢質量參差不齊,體檢結果相差各異。體檢機構的資質風險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人員不齊整。根據衛生部印發的《健康體檢管理暫行規定》,體檢機構至少有2名內科或外科副高以上任職資格的執業醫師,每個臨床檢查科室至少有1名中級以上任職資格的執業醫師,至少有10名注冊護士等。實踐中,有部分體檢機構達不到該人員資質標準。
二是證件不齊全。有的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就擅自執業;有的超出批準的執業范圍執業;有的未取得醫師資格就執業;有的跨專業學科“陌生”執業;等等。
三是設施不齊備。有的檢驗、放射、B超等設備未按規定檢測;有的設備未取得合格證;有的實驗室檢驗設備簡陋陳舊;有的不具有相對獨立的健康體檢及候檢場所,體檢場所建筑面積達不到400平方米;有的甚至與門急診病人通用一臺設備、同用一個診室;等等。
四是“走穴”不達標。有的未經合法注冊登記就開始執業;有的與邀請單位未簽訂健康體檢協議書,確定體檢時間、地點、受檢人數等;有的未于體檢前至少20個工作日向登記機關備案;有的醫療垃圾后續處置不規范,極易導致二次污染;等等。若體檢機構存在以上方面的問題,則可能存在被吊銷營業資格的風險。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