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中國交通運輸貨運行業固定資產投資情況、市場供需情況及市場增長空間分析預測
2016/12/16 10:25:23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一、全球經濟增速放緩,貨運整體供需寬松全球經濟增速放緩,貿易需求增長下降 根據 IMF10 月對世界經濟展望進行的預測,由于全球經濟復蘇勢頭繼續減弱, 預計 2016 年和 2017 年世界經濟增速分別為 3.1%和 3.4%,與上一次一、全球經濟增速放緩,貨運整體供需寬松
全球經濟增速放緩,貿易需求增長下降 根據 IMF10 月對世界經濟展望進行的預測,由于全球經濟復蘇勢頭繼續減弱, 預計 2016 年和 2017 年世界經濟增速分別為 3.1%和 3.4%,與上一次預測相比,今 年的經濟增速繼續下調,全球經濟活動的回升預計更為緩慢,發達經濟體溫和、不 均衡的復蘇將繼續,而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將面臨挑戰。
全球經濟增長情況
數據來源:公開數據整理
全球貿易量增長情況
數據來源:公開數據整理
進入四季度,雖然美國、歐元區、中國的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有所 回升,但是仍在經濟榮枯的分水嶺處徘徊,世界經濟增速有望在 2017 年開始增長, 預計國際貿易增速在 2016 年和 2017 年分別同比增長 2.3%和 3.8%,過去推動貿易 增長的要素后續動力不足,貿易放開步伐放慢,2016 年貨物運輸需求增長較 2015 年有明顯下降,但是進入2017 年有望提升。
制造業 PMI 指數走勢
數據來源:公開數據整理
非制造業 PMI指數走勢
數據來源:公開數據整理
二、 需求未發生根本性變化,外貿增速向好有限
2016 年 1-10 月,我國進出口總值 19.56 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下同)同比下降 1.9%。其中,出口 11.22 萬億元,下降 2%;進口 8.34 萬億元,下降 1.8%; 貿易順差 2.88 萬億元,縮小 2.6%。 分地區來看,我國對歐盟、東盟、日本等貿易伙伴進出口增長,對美國進出口 下降。前 10 個月,歐盟為我國第一大貿易伙伴,中歐貿易總值 2.94 萬億元,增長 2.3%,占我外貿總值的 15%。美國為我國第二大貿易伙伴,中美貿易總值為 2.75 萬億元,下降 3.2%,占我外貿總值的 14.1%。東盟為我國第三大貿易伙伴,與東盟 貿易總值為 2.38 萬億元,增長 0.1%,占我外貿總值的 12.2%。 分商品來看,機電產品和紡織品等部分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下降。前 10 個月,我國機電產品出口 6.42 萬億元,下降 2.1%,占出口總值的 57.3%。2016 年, 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雖然有所下滑,但進出口呈現逐季回穩的態勢,我國外貿 底部企穩的跡象逐步顯現。
1、中國進出口狀況
中國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狀況
數據來源:公開數據整理
數據來源:公開數據整理
中國對美歐日地區出口額累計增長情況
數據來源:公開數據整理
歐美日消費增長情況
數據來源:公開數據整理
中國主要出口產品出口量增長趨勢
數據來源:公開數據整理
中國主要進口產品進口量增長趨勢
數據來源:公開數據整理
目前歐美經濟整體處于結構調整周期,外貿需求尚未發生根本性變化,不過有 向好的跡象,根據第 120 屆廣交會的情況來看,境外采購商到會數量恢復性增長, 成交額呈初步回穩態勢。這屆廣交會共有采購商 185,704 人,來自 213 個國家(地 區),比 2015 年秋交會增長 4.6%,累計出口成交 1,873.01 億元,比 2015 年秋交會 增長 3.2%,機電商品、輕工產品、紡織服裝均有所增長。從出口成交情況來看,預 計 2017 年 1 季度出口增速將有所提升。不過成交訂單中,中短單占比仍然居高不 下,長單占比依然偏低。 6 個月以內的中、短單占比達到 81.6%,長單占比僅為 18.4%。
由此可見,當前世界經濟貿易環境比較嚴峻復雜,外貿回穩向好的基礎還不牢 固,上行壓力依然較大。我國外貿靠拼規模、拼成本支撐高速發展的階段已經過去, 從外貿大國向外貿強國的轉型升級之路已經開啟。事實上,與前幾屆廣交會相比, 一方面,本屆采購商的采購意愿有所增強,另一方面,采購商對價格敏感度也有所 降低,更關注產品的質量和服務。預計 2017 年外貿增速向好,但是空間有限。
三、貨運供需整體寬松,運價水平有待提升
基礎物流是增值物流的基礎,包括我們傳統意義上的水運、空運、鐵路、公路 等運輸行業以及服務于各類運輸的港口、機場、車站等等基礎設施。目前,中國經 濟處于增速放緩時期,歐洲經濟略有起色,美國經濟小有增長,全球經濟處于相對 穩定的一個階段,交通運輸行業的整體需求小幅增長。 較航運、航空貨運市場的全球化程度而言,其他領域的物流與國內市場關系更 加密切,更多受到來自國內經濟的影響。因此,國內經濟增速的放緩主要會影響大 宗原材料行業的需求,與此相關的物流業務將會受到波及,而刺激消費、增強內需 的拉動將會推動消費物流業務的增長,消費升級以及消費需求的增長帶動了相關領 域基礎設施的投資需求,與此相關的領域,包括運輸、倉儲以及其他加工、制造等 都將繼續保持較高投資、較快增長的局面。
交通運輸行業貨運量增長趨勢
數據來源:公開數據整理
民航分航線貨物周轉量
數據來源:公開數據整理
中國港口貨物吞吐量增速
數據來源:公開數據整理
中國部分干散貨港口貨物吞吐量增速
數據來源:公開數據整理
中國主要集裝箱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增速
數據來源:公開數據整理
鐵路貨運量增速
數據來源:公開數據整理
大秦線、侯月線煤炭運量
數據來源:公開數據整理
秦皇島港煤炭庫存
數據來源:公開數據整理
三、交通運輸市場總體還是向供需平衡努力,企業的盈利情況將有所好轉
由于近年來航空、航運新增運力的投入、港口吞吐量的提升以及鐵路、公路路 網的不斷完善,目前交通運輸的供應能力大幅提升,航運持續處于供大于求的階段。 預計 2017 年,國際海運市場仍然維持求平衡的過程,其余細分市場整體仍然處于 供求相對平衡狀態,可以說基礎物流整體呈現平穩態勢,但是會由于季節性等因素 出現階段性或區域性的供小于求狀況,從而對于運價比較敏感且市場化程度比較高 的板塊帶來階段性投資機會。 從運價情況來看,海運市場、航空貨運市場的價格都處于較低水平,這種因供 需失衡帶來的結果仍然需要需求的不斷提升以及運力的逐步消化才能夠從根本上 解決。預計 2017 年,國際貨運市場仍然是低谷時期,畢竟國際貿易并無顯著好轉, 帶來的需求的增長也將是個位數的增長。不過,隨著運力同比增速的下降以及需求 同比增速的小幅回升,市場總體還是向供需平衡努力,部分貨種、時間段將會帶來 運價的提升,預計幅度較近兩年將有所增加,企業的盈利情況將有所好轉。
國際干散貨價格走勢
數據來源:公開數據整理
油品運輸價格走勢
數據來源:公開數據整理
中國沿海干散貨價格指數走勢
數據來源:公開數據整理
干散貨運輸價格走勢
數據來源:公開數據整理
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走勢
數據來源:公開數據整理
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走勢(分航線)
數據來源:公開數據整理
從交通運輸行業整體的固定資產投資可以看到,國內涉及基礎物流的鐵路、公 路、水運、航空等增速在逐步回落之后再次進入增長階段,預計 2017 年這一局面 還將持續,國內的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將繼續提升能力。相比較而言,前期運力投放 過多的航運業新增運力已經放緩,行業將通過運力減少逐步實現再平衡。
交通運輸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
數據來源:公開數據整理
倉儲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
數據來源:公開數據整理
干散貨市場拆建船訂單情況
數據來源:公開數據整理
干散貨市場供需對比
數據來源:公開數據整理
集運市場拆建船訂單情況
數據來源:公開數據整理
集運市場供需對比
數據來源:公開數據整理
油運市場拆建船訂單情況
數據來源:公開數據整理
油運市場供需對比
數據來源:公開數據整理
港口、機場等基礎設施類行業受供需影響相對較小,但是增速也在趨于下降。 經過過去多年的建設,國內基礎設施已經達到一定規模,能夠滿足當下經濟的發展 需求。未來的發展方向將會隨著中國經濟的升級,進行功能升級,金融等服務屬性 將更加突出。港口、機場等區域相關,具有特殊區域優勢的港口、機場轉型需求將 更加強烈,非航業務將會獲得更快的增長,我們更看好北京、上海、深圳、天津等區域的增長空間。從行業的盈利能力來看,大規模的資本開支過后,業務的增長將 為企業帶來更高的盈利。 就各種傳統運輸方式而言,經過多年來的建設,各種運輸基礎設施都已成規模, 我國已成為名副其實的物流大國,鐵路、港口、道路、電子商務市場規模、高速鐵 路和高速公路里程、快遞業務量等重要指標數據均居世界第一。目前交通運輸部已 經具備統一運籌規劃大運輸體系的運作機制,未來,大力發展多式聯運,逐步形成 鐵路、公路、水運、航空配臵合理、協調發展的運輸格局,實現多種運輸方式的高 效組織和順暢銜接。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