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電力設備制造業外部環境分析
2017/1/6 10:24:19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一、政策環境2014年以來國家陸續出臺一系列行業發展政策,推動行業綠色、健康、可持續發展。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加快淘汰落后低效設備,積極鼓勵推廣高效綠色產品;二是重視提升行業自主創新能力,加快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三是扶持新能源行業一、政策環境
2014年以來國家陸續出臺一系列行業發展政策,推動行業綠色、健康、可持續發展。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加快淘汰落后低效設備,積極鼓勵推廣高效綠色產品;二是重視提升行業自主創新能力,加快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三是扶持新能源行業發展,穩步推進能源結構轉型;四是推進國際產能合作,積極支持電力設備“走出去”。
二、經濟環境
1)國內經濟增長放緩,電力設備制造業需求受到抑制
2015年,我國實現國內生產總值67.67萬億元,同比增長6.9%,增速較2014年下降0.5個百分點;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1%,增速比2014年下降2.1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名義同比增長10.0%,增速較上年同期下降5.3個百分點。2016年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速繼續下滑,同比增長6.7%,增速同比減少0.47個百分點。電力設備制造業為國民經濟各部門提供各種用電設備,在國內生產總值、工業和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下降的情況下,電力設備需求增速明顯下滑。因此,宏觀經濟增速的下滑將不利于電力需求的快速增長,進而制約發電設備和輸變電設備需求增長。
2006年以來我國GDP及同比增速
�。�2)人民幣匯率波動加劇,加大電力設備企業進出口風險
隨著美聯儲貨幣政策回歸正�;�,歐、日央行持續寬松,全球貨幣政策分化明顯。同時,我國經濟正處于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下行壓力較大。2015年“8•11匯改”以來,我國外匯儲備總體上呈現持續下降態勢,國際收支結束了“雙順差”格局,匯率波動幅度明顯加大。人民幣貶值有利于電力設備制造企業擴大出口;同時,人民幣匯率波動性的加劇,增加了企業進出口的匯率風險。
人民幣實際匯率及購買力平價時的匯率
三、社會環境
“十三五期間”,我國提出節能降耗20%的目標,全面協調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對電力設備制造企業而言,一方面,要研發高效節能環保型產品,且符合低碳排放要求,比如非品合金變壓器、固體絕緣真空開關等。另一方面,在生產經營過程中企業要通過不斷的技術改造實現節能降耗。
影響電力設備制造業的社會環境分析
四、技術環境
近年來,我國電力設備制造業技術取得重大突破,提升了行業創新能力和裝備國產化水平,有力地支撐了能源產業的安全、健康和可持續發展。
�。�1)國產特高壓技術裝備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目前,我國建成投運多條特高壓交、直流輸電試驗示范線路,特高壓技術和裝備的設計、制造和試驗能力達到世界領先水平,主要技術裝備全部實現國產化。電網供電可靠性和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廣泛開展了多端柔性直流輸電、微電網、間歇式電源并網及大容量儲能等先進電網相關技術和裝備的研發和示范。
�。�2)清潔低碳高效的火電設備技術全球領先
目前,我國已投運的百萬千瓦超超臨界機組超過60臺,數量、總容量均居世界首位。2015年,全國單機容量110萬千瓦最大火電機組投產、國內最大容量超超臨界66萬千瓦雙抽供熱汽輪機投運、世界最高參數66萬千瓦高效超超臨界鍋爐投運、首臺660兆瓦二次再熱機組并網發電。
�。�3)水電機組設計制造能力達世界一流水平
目前,隨著眾多大型水電站先后投運,我國水電機組整體水平穩步提升。近年來,單機容量70萬千瓦三峽機組、77萬千瓦溪洛渡機組、80萬千瓦向家壩機組均成功投產,表明我國在大型水輪發電機組設計、制造、加工、安裝、運行等方面均達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4)國產電機性能與進口產品尚存較大差距
電機作為風機、水泵、壓縮機、機床、傳輸帶等各種設備的驅動裝置,是用電量最大的耗電機械。我國電機總體能效水平較低,平均比國外低3-5個百分點,目前在用的高效電機僅占3%左右;從操控系統看,因匹配不合理,調節方式落后等原因,電機系統運行效率比國外先進水平低10-20個百分點。非高效電機的大量使用造成巨大的用電浪費,工業領域電機效率每提高一個百分點,可年節約用電260億千瓦時。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