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中國證券行業現狀分析及2017年發展趨勢預測
2017/1/20 10:38:27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受益于中國經濟持續增長及監管環境不斷改善,過去二十年間,中國資本市場的規模迅速增長,市場機制逐漸完善。根據中國證監會統計,中國上市公司數量從 2010 年12 月 31 日的 2,063 家增長至 2016 年 6 月 30 日的 2,88受益于中國經濟持續增長及監管環境不斷改善,過去二十年間,中國資本市場的規模迅速增長,市場機制逐漸完善。根據中國證監會統計,中國上市公司數量從 2010 年12 月 31 日的 2,063 家增長至 2016 年 6 月 30 日的 2,887 家。根據上交所和深交所的統計,中國上市公司總市值規模從 2010 年 12 月 31 日的 26.5 萬億元增長至 2016 年 6 月30 日的 46.3 萬億元, 2010 年至 2015 年間年均復合增長率為 14.9%。
隨著中國資本市場的迅速發展,中國證券行業穩定增長。根據中國證券業協會統計,從 2010 年 12 月 31 日至 2015 年 12 月 31 日,中國證券行業的總資產、凈資產、凈資本、營業收入、凈利潤及證券公司家數情況如下表所示: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盡管在過去二十年間發展迅速,但與世界主要發達國家相比,中國證券行業較中國總體經濟的規模而言仍顯偏小,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自 2010 年以來,中國證監會等監管機構出臺了一系列影響深遠的行業改革政策,旨在放寬中國證券行業管制與深化資本市場改革。 2014 年 5 月 8 日,國務院印發《關于進一步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4]17 號),從總體要求、發展多層次股票市場、規范發展債券市場、培育私募市場、推進期貨市場建設、提高證券期貨服務業競爭力、擴大資本市場開放、推進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營造資本市場良好發展環境等方面明確了中國證券行業的發展方向。
在實體經濟平穩增長,金融體系改革不斷深化的大背景下,有利的政策環境將激發中國證券行業發展的活力,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 1)建立多層次資本市場并加速開放中國資本市場: 中國證監會多次出臺管理辦法,建立健全創業板市場、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新三板)、私募市場發展機制,促進資本市場由單一化向多層次的提升。同時,上海證券交易所與香港聯合交易所建立的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試點(滬港通)已經平穩推出,這將有利于加強中國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聯系。
( 2)創新產品步伐加快: 中國證監會于 2014 年 5 月下發《關于進一步推進證券經營機構創新發展的意見》(證監發[2014]37 號),鼓勵證券公司開發并提供更多諸如做市、個股期權、結構性產品、資產證券化和利率互換等金融產品,提高杠桿率水平,推動行業創新。
( 3)資本中介業務快速發展: 中國證監會已放寬對證券公司的資本要求及行業準入等監管限制,同時鼓勵證券公司拓展非標準化業務。證券公司將提供更多的資本中介服務,包括融資融券、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及約定購回式證券交易。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