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趨勢及市場規模預測
2017/2/17 10:26:16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2016年12 月19 日,國務院正式發布《“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再次明確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目標,主要包括:1)到2020年實現新能源汽車當年產銷200萬輛以上,累計產銷超過500萬輛。我們預計2016年12 月19 日,國務院正式發布《“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再次明確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目標,主要包括:
1)到2020年實現新能源汽車當年產銷200萬輛以上,累計產銷超過500萬輛。我們預計,2016~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量將分別達到75萬輛、106萬輛、146萬輛、200萬輛,保持快速增長勢頭,如圖5 所示,充電樁、電動汽車電池、電機、電控等產業鏈的市場需求將相應維持高速增長之勢。
2014-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量統計與預測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培育動力電池與關鍵材料龍頭企業,提升電池產業鏈國際競爭力。力爭到2020年,動力電池技術水平與國際水平同步,產能規模保持全球領先。推進動力電池梯次利用,建立上下游企業聯動的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加大動力電池技術研發,在動力電池領域力爭突破高安全性、長壽命、高能量密度鋰離子電池等技術瓶頸,在關鍵材料領域突破高容量正負極材料、高安全性隔膜和功能性電解液技術。
3)推動燃料電池汽車研發,力爭實現批量生產與規�;痉稇�。到2020年,實現燃料電池汽車批量生產和規�;痉稇�。加強研發,從燃料電池電堆、系統關鍵部件、相關材料等多領域入手提高燃料電池汽車整體工程化水平。推動加氫、儲氫技術發展,推動加氫站建設,彌補燃料電池產業鏈相關薄弱環節。
4)“因地制宜,適度超前”,推動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到2020年,形成滿足電動汽車需求的充電基礎設施體系。加大科技研發與鼓勵商業模式創新齊入手,推動產業向前。其中,在研發方面,加快推動高功率密度、高轉換效率、高適用性、無線充電、移動充電等新型充換電技術及裝備的研發創新。
我們認為,新能源汽車產業是我國實現綠色轉型發展的重要抓手,國家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趨勢將不會動搖,未來幾年整個行業都將保持較高增速。
對于不同車型,具體分析如下:
1、乘用車未來增速更為可觀,三元應用趨勢更明顯
新能源乘用車補貼政策基本不變,只是純電動方面增加能量密度分檔,其中90~120Wh/kg 檔與原補貼相同,作為標準檔,另外增加高于120Wh/kg 檔,補貼為標準檔的1.1 倍。在補貼的支持下,我們看好乘用車未來快速增長。
新能源乘用車補貼標準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另外,乘用車還增加了技術門檻要求:1)30 分鐘最高車速不低于100km/h;2)電池系統質量能量密度不低于90Wh/kg;3)百公里耗電量需要滿足限定要求;4)工況純電續駛里程需要滿足限定要求。
我們對免購置稅車型目錄(202 個純電動乘用車型樣本)電池技術路線進行了統計,其中高于120Wh/kg 和90~120Wh/kg 兩檔中都以三元路線為主,這也將是未來乘用車應用的趨勢。
免購置稅純電動乘用車電池技術路線統計
純電動乘用車數量三元磷酸鐵鋰錳酸鋰未知合計>120Wh/kg121051890~120Wh/kg6410241117<90Wh/kg142642367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純電動客車補貼下滑明顯,技術要求更加嚴格
新能源客車補貼變化較大,主要以動力電池為補貼核心,以電池的生產成本和技術進步水平為核算依據,設定能耗水平、車輛續駛里程、電池/整車重量比重、電池性能水平等補貼準入門檻,并綜合考慮電池容量大小、能量密度水平、充電倍率、節油率等因素確定車輛補貼標準,且各自框定與車廠掛鉤的單車補貼上限。
新能源客車補貼標準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根據我們的測算,新補貼政策下,多數原有客車車型補貼下滑幅度將超過50%,而能量密度是決定補貼的重要因素,能量密度高的車型補貼下滑幅度更小,另外技術要求更為嚴格,特別是Ekg 和能量密度指標。后續車廠將根據要求設計更合理的新車型,預計明年年中大批新車型將面世,明年下半年客車銷量將有望明顯提升。表4 為新技術要求下現有部分車型達標統計。
新技術要求下現有部分新能源客車達標統計
技術指標單位載質量能量消耗量Ekg(Wh/km.kg)續駛里程(km)電池系統總質量占整車整備質量比例能量密度(Wh/kg)指標要求不高于0.24不低于200不高于20%高于85樣本數4209707681646合格車型數2228425841100合格比例53%87%76%67%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3、專用車按儲電量進行度電補貼,未來將逐步趨于合理
新能源貨車和專用車按儲電量分檔,再按度電進行補貼,并限定單車上限。同時還對技術指標提出要求:1)電池系統能量密度不低于90Wh/kg;2)純電動貨車、運輸類專用車單位載質量能量消耗量Ekg 不高于0.5Wh/km.kg,其他類純電動專用車噸百公里電耗(按試驗質量)不超過13kWh。我們對免購置稅車型目錄(682 個貨車及專用車車型樣本)進行了統計,如表6 所示,大于50kWh 的車型數最多,但該區間度電補貼最低,可見實際補貼情況尚不理想,未來通過不斷優化電池性能將逐步實現合理化。
新能源貨車和專用車補貼標準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免購置稅新能源貨車與專用車所處補貼區間統計
指標分檔0~30kWh30~50kWh>50kWh車型數174240268樣本占比25.50%35.20%39.30%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4、燃料電池汽車補貼不退坡
燃料電池補貼不退坡,細則更為明確,我們看好其與鋰電共同發展。補貼按20/30/50萬元/輛的標準對乘用車/輕型客貨車/中重型客貨車進行補貼,同時規定燃料電池系統的額定功率不低于驅動電機額定功率的30%,且不小于30kW。若燃料電池系統額定功率大于10kW 但小于30kW 的燃料電池乘用車,按燃料電池系統額定功率6000 元/kW 給予補貼。我們認為,全球燃料電池汽車步入商業化階段,國內高額補貼政策將驅動燃電汽車產業實現突破發展,一些地方政府積極推動,2017年將實現0 到1 的跨越。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