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中國印染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2017/3/14 11:45:02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1、落后產能持續淘汰,固投增速放緩,行業供給顯著收縮印染流程中除了消耗大量能源以外,也必須投入大量的水和化工原料,從而產生大量的污水排放。印染過程通常涉及退漿、精煉、漂白、絲光、染色、整理、干燥、成品8個步驟。其中每一個步驟都需要大量原1、落后產能持續淘汰,固投增速放緩,行業供給顯著收縮
印染流程中除了消耗大量能源以外,也必須投入大量的水和化工原料,從而產生大量的污水排放。印染過程通常涉及退漿、精煉、漂白、絲光、染色、整理、干燥、成品8個步驟。其中每一個步驟都需要大量原輔料、化學試劑投入,也都會產生大量廢水及污染物。而在我國當前環境問題日益嚴峻的當下,印染行業作為典型的高耗水,高排放行業,其發展將和環保政策的導向密不可分。
印染行業主要污染排放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環保監管力度加大,倒逼行業升級:自2010年國務院和工信部發布《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淘汰落后產能工作的通知》、《部分工業行業淘汰落后生產工藝裝備和產品指導目錄(2010年本)》以來,國家陸續出臺了一系列的環保政策,各級政府對環保的監管力度也有所加強,對環保不合格的企業堅決實施停產并采取制裁措施。而隨著環保治理力度的持續加大,印染行業加快了“淘汰落后產能、限制新增產能、調整優化結構”的步伐,而一些難以承受環保政策帶來的高昂的“三廢”治理成本的中小型企業,只能出局。因此,環保政策的出臺,一方面倒逼落后產能退出競爭格局,另一方面,也倒逼印染企業進行轉型升級,轉向毛利率較高的中高端印染產品。
落后產能淘汰效應顯著,行業集中度持續提高:隨著地方政府,尤其是浙江等印染大省的政府對印染行業的環保監管加強,自2010年來,每年都有數百家中小印染企業被關停。在2010年至2015年之間,全國印染行業累積淘汰落后產能158.4億米,這相當于2015年印染布總產量509.5億米的31.1%,成效十分顯著;其中,作為聚集了全國超過60%印染產能的浙江省在此期間共淘汰落后產能60.8億米,占全國的38.4%。落后印染產能的持續淘汰使得行業的集中程度無論在龍頭的份額上,還是在地域上都呈現穩步上升的趨勢。在過去五年內,東部五�。ㄕ憬K,福建,山東,廣東)的印染產量占全國的比例也呈穩步上升的趨勢。在2015年,東部五省占全國印染產量的比重已經從2011年的92.4%上升到95.8%。
固定投資增速放緩,行業供需持續向好:自2008年國家發改委發布《印染行業準入條件》對新建或擴建印染項目的準入條件做出規定以來,政府對印染行業新增產能的規模以及環保指標要求越來越高。因而在產能收縮的大背景下,印染行業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也從2013年的高位持續下滑。我國印染企業500萬元以上項目固定資產投資的年均增速從2013年的26.6%逐步下降到2015年的16.8%。而在2016年上半年,印染企業500萬元以上項目固定資產投資額增速進一步放緩至2.7%。隨著印染行業的落后產能的不斷淘汰和固定資產投資額增速的持續放緩,我國印染行業的供需結構持續改善。自2010年起,我國印染布產量持續收縮。在2015年,我國印染布產量為509.5億米,較2010年的產量601.6億米減少15.3%。
印染行業落后產能被持續淘汰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東部五省產量占全國比例持續提高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全國印染布產量持續收縮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印染業固定投資增速顯著持續放緩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環境保護稅法落地,有望加速推動印染行業整合
隨著工業生產產生的環境問題的日趨嚴重以及人們對于環境質量的日益重視,社會上對污染企業加強環保監管的呼聲日益高漲。因此,政府對于環保監管的各項立法與政策也都在加速落地。而印染行業作為典型的高能耗,高排放行業成為政府監管的重中之重。例如,在2016年11月出臺的《國家環境保護“十三五”科技發展規劃綱要》中,印染行業被列為十三五期間國家將重點關注的幾個高污染行業之一。但是近期落地的眾多環保政策中,認為環境保護稅法的通過將會對于印染行業的格局產生顯著沖擊,進一步加速行業中落后產能的淘汰,從而提升環保標準更高的龍頭企業的市場份額。
近期落地的印染行業相關的 國內外環保政策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環境保護稅法于2018 年 1 月 1 號 起實施 ,將加速落后產能淘汰:12 月 25 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并將于 2018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環境保護稅法將代替已施行三十余年的現行排污收費制度。環境保護稅實施的意義在于其從稅收杠桿入手,將企業的環保稅率和實際排污量掛鉤。企業多排污就多交稅;企業履行環保責任,減少污染物排放,就可以少繳稅,甚至享受稅收減免。認為環境保護稅法與現行排污費制度的主要區別在于以下四點:
征稅標準不同:首先,在現行排污費制度下,排污企業通常按照自身產能按檔交納排污費。但是按照環境保護稅法,排污企業應交納的環境保護稅將按照企業的實際排放量交納。對于印染行業說,這將有利于自身污水能力處理更強的行業龍頭,而對于單位產量排污量更高的中小來說,稅負負擔有可能增加。
減稅情況不同:現行排污費制度只規定了一檔的稅收減免優惠。納稅人排放的污水中污染物的濃度值低于規定標準 50%,按 50%征收環境保護稅。而在環境保護稅法中,增加了一檔稅收減免額度,即納稅人排放的污水中污染物的濃度值低于規定標準百分之 30%的,按 75%這征收環境保護稅。更多檔次的稅收減免將進一步鼓勵企業減少污染物排放。
征收部門不同 :現行排污費由環保部門征收管理; 而在改征環境保護稅后,將由稅務機關征收管理。這增加了執法的規范性、剛性。同時環境保護稅法還強調了環保部門和稅務機關的信息共享與工作配合機制。
稅收分成不同:在現行的財政體制下,排污費實行中央和地方 1:9 留成�?紤]到地方政府承擔了污染治理的主要責任,環境保護費改稅后,環境保護稅將全部留成為地方收入,中央不再參與分成。這進一步調動了地方政府加強環保監管的積極性。
環境保護稅與排污費制度的主要區別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行業整合預計將進一步提速 , 有利于行業龍頭: 考慮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將于2018年1月1日實行,并且將按照排污企業的實際排污量交納環保稅。認為各地政府將會在2017年進一步加強對于排污企業實際排放量的監控。而更嚴格的環保標準也將對眾多成本較高,環保處理能力較差的中小印染企業造成顯著沖擊。預計印染行業的淘汰產能的速度將在2017年顯著提升,這將有利于航民股份等污水處理能力強,生產成本低的行業龍頭。隨著落后產能不斷被淘汰,行業供需格局將會持續改善,而行業龍頭將可能通過整合行業資源,提高印染價格等方法實現加速增長。
3 、TPP協議擱淺和人民幣貶值將利好印染布出口
TPP 協議擱淺將緩解紡織品出口壓力: TPP 全稱為“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覆蓋了環繞太平洋的大部分國家,包括美洲的美國、加拿大、墨西哥、智利和秘魯,亞洲和大洋洲的日本、馬來西亞、越南、新加坡、文萊、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這 12個國家的經濟總量占到全球經濟的 40%,對于中國紡織行業來說,TPP 的“零關稅”和“從紗認定原則”將會對我國的紡織產業鏈形成潛在威脅。根據 TPP 的“從紗認定原則”,只要下游服裝產品所采用的紗線是從非 TPP 成員國,如中國采購,那么這件產品在出口至其它 TPP 成員國時,將不能夠享受到“零關稅”優惠。因此如果TPP 正式落地,將會迫使很多紗線企業和面料企業前往 TPP 成員國如越南等國家設廠,從而使得 TPP 成員國內形成一條獨立的紡織供應鏈,而和中國的紡織供應鏈隔絕開,從而對我國的紡織產品出口形成較大威脅。在當前 TPP 協議已經擱淺的情況下,對我國紡織產品出口的一個長期潛在威脅已經被消除,有助于印染產品出口市場的穩定。
人民幣持續貶值利好印染布出口:我國紡織行業出口占比較高,而如果人民幣在 2017 年繼續貶值,將對以出口為主的印染企業形成利好,也將改善行業內的競爭格局。在過去幾年,我國印染布的出口量持續提升,在 2015 年達到了 206.6 億米,占當年我國印染布產量的 40.5%。因此,隨著 TPP 協議擱淺以及人民幣的持續貶值,認為我國的印染布出口量在 2017/18 年仍將保持增長的趨勢,從而進一步改善我國印染行業的供需格局。
印染八大類出口量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印染八大類出口總額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