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中國創新藥投資再度興起,行業亟待爆發
2017/3/16 11:51:28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一、資本注入和研發支出提升為新藥研發提供原動力政府自十一五重大新藥創制專項啟動以來,預計在 2020 年專項投入資金總 額將達到 260 億元,藥品研發經費投入達到 1400 億元。國家重大新藥創制專項經費投入不斷增加數據來源:公開數據一、資本注入和研發支出提升為新藥研發提供原動力
政府自十一五重大新藥創制專項啟動以來,預計在 2020 年專項投入資金總 額將達到 260 億元,藥品研發經費投入達到 1400 億元。
國家重大新藥創制專項經費投入不斷增加
數據來源:公開數據整理
06-08 年之后,創新藥投資再度興起,2016年以來,接 近兩位數的針對創新藥企業的巨額融資頻頻出現,風險投資是中小型創新藥企業資金的最重要 來源,這也意味著創新藥企業的春天或許已經來臨。
VC/PE 在創新藥領域的投資
公司名稱融資金額融資時間融資階段再鼎醫藥1億美元2016RoundB天演藥業2800萬美元2016RoundB百濟神州9700萬美元2015RoundB微芯生物預計超過2億元2015RoundE信達生物1億美元2015RoundC思路迪1.46億元2015RoundD歌禮生物5500萬美元2015RoundB+C華領醫藥2500萬美元2015RoundB康方生物1.3億元人民幣2015RoundA喜康生物4560萬美元2015RoundC數據來源:公開數據整理
規模以上企業研發支出比例不斷提升:預示著大型企業對研發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
2014 年藥品生產企業研發費用占比前 10 名
序號代碼公司名研發費用(億元)研發費用(億元)營業收入(億元)研發費用/營業收入1300142.SZ沃森生物2.267.1231.80%2300009.SZ安科生物0.865.3816.00%3002653.SZ海思科1.6911.9414.20%4300199.SZ翰宇藥業0.464.1511.10%5002693.SZ雙成藥業0.181.611.00%6600557.SH康緣藥業2.3925.229.50%7600276.SH恒瑞醫藥6.5273.28.90%8600521.SH華海藥業2.2525.758.70%9300194.SZ福安藥業0.354.477.90%10300261.SZ雅本化學0.415.247.80%數據來源:公開數據整理
二、新出臺政策為創新藥發展保駕護航
新醫改下,我國出臺多項政策創新藥行業的發展:(1)開展臨床數據自查核查,規范新藥 研發的臨床研究,提升研發質量;(2)為解決藥品注冊實行有限審評審批制度,促進新藥研發 上市;(3)為新藥正名,根據化學藥品注冊分類改革的指導意見,重新定義新藥,同時改良型 新藥必須證明臨床優勢;(4)試點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將新藥研發與生產松綁分離,提 升新藥研發的積極性;(5)醫保目錄的動態調整機制:根據新一輪醫保目錄調整方案顯示,未 來將建立醫保目錄的動態調整機制。
政策鼓勵我國創新藥的發展
時間政策內容優勢2015、8關于臨床數據自查核查的意見提高藥品臨床效率和質量,促進真正有臨床效果的藥品進入市場鼓勵研究和創制新藥,提升新藥臨床效率2016、2關于解決藥品注冊實行優先審評審批的意見對創新藥和臨床急需藥品進行優先審評優先審評制度減少了新藥排隊時間、提高研發效率、加快新藥上市2016、3化學藥品注冊分類改革根據風險程度分為創新藥和仿制藥,根據原創性分為創新藥和改良型新藥嚴格定義創新藥:結構明確的新化學實體2016、6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MAH生產權和上市權分離(批件持有人和生產企業分離)解放創新:輕資產研發型企業有望脫穎而出,CMO、CRO、CSO專業分工迎來發展機遇2016、10醫保目錄的動態調整機制建立醫保目錄的動態調整機制,為企業創新藥上市后進入醫保提供可能的途徑創新藥具有較強的優勢,通過價格談判將創新藥納入大病醫保,加快準入和醫院醫保對接放量數據來源:公開數據整理
三、 國內創新藥已取得突破性進展,行業亟待爆發
國家重大新藥創制專項已構建較為完整的產品線。在國家重大創新創制專項的支持下,截 至 2015 年已累計立項 1596 項,獲新藥證書 85 件,獲臨床批件 119 個(37 項 1.1 類新藥申報臨 床批件)。在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間,新藥專項部署支持了一批處于不同研發階段的新藥課題, 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產品線,預計十三五期間計劃完成 30 個創新性強、防治重大疾病、擁有自主 知識產權的新藥。
國家重大新藥創制專項已構建較為完整的產品線
新藥研發候選物臨床前臨床一期臨床二期臨床三期臨床四期申報生產國際合作合計化學藥11934375382933210649中藥838962218964237生物藥72255292623101216443合計27468711086702250301329我國在研新實體化合物數量在不斷增加。新實體化合物是新藥研發的難點和重點,也是最 為基礎的一步。由我國科技部數據可知,十二五期間,我國新實體化合物數量在不斷的上升, 由 2011 年的 219 個增長至 2015 年的 656 個。
我國在研的新實體化合物數量在不斷增加
數據來源:公開數據整理
十余年積累,中國創新藥產業已取得突破性進展,貝達藥業抗癌新藥鹽酸埃克替尼和恒瑞 醫藥甲磺酸阿帕替尼的上市,打破小分子靶向治療新藥的國際壟斷,而康弘藥業的治療眼底黃斑 變性康柏西普和微芯生物的治療外周 T 細胞淋巴瘤新藥西達苯胺上市打破國際生物藥壟斷。截 至目前,A 股制藥公司中已經有 7 個創新藥產品獲批上市并取得不俗的業績。埃克替尼 2015 年 銷售達到 9.13 億元,2017 年有望被醫保廣泛覆蓋,實現以價換量;阿帕替尼為全球首個晚期 胃癌小分子靶向藥物,2016 年有望實現 8 億元左右銷售;康柏西普是目前最好的國產創新藥, 2015 年銷售額為 2.67 億元,有望被醫保納入后快速放量。
國內上市的創新藥一覽表
通用名商品名公司獲批時間2015銷售額(億元)國內競品艾普拉唑壹麗安麗珠集團20071.87拉唑類埃克替尼凱美納貝達藥業20119.13吉非替尼、厄洛替尼艾瑞昔布恒揚恒瑞醫藥20120.5塞來昔布阿利沙坦酯信立坦信立泰20130.1氯沙坦康柏西普朗沐康弘藥業20142.67雷珠單抗阿帕替尼艾坦恒瑞醫藥20142.95無奈諾沙星太捷信浙江醫藥2016-沙星類數據來源:公開數據整理
創新藥投資應牢牢抓緊一個核心與兩個基本投資策略:(1)一個核心:創新藥研發切合未 來新技術發展方向,滿足臨床未被滿足的醫療需求;(2)兩個基本策略:創新藥臨床價值已經 初步驗證,研發成功幾率高,盈利貢獻近在眼前;研發風險高,但代表未來技術發展方向,商 業化應用預計仍需很長時間。
我國在研的新實體化合物數量在不斷增加
數據來源:公開數據整理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