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中國醫療服務市場概況分析
2017/5/24 10:36:18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1)我國醫療服務情況醫療服務是指對患者進行診斷、治療、防疫、接生、計劃生育方面的服務,以及與之相關的提供藥品、醫療用具、病房住宿和伙食等的業務。醫療服務水平高低直接決定了我國居民的健康水平,對我國國民經濟發展至關重要。隨著社會經濟�。�1)我國醫療服務情況
醫療服務是指對患者進行診斷、治療、防疫、接生、計劃生育方面的服務,以及與之相關的提供藥品、醫療用具、病房住宿和伙食等的業務。
醫療服務水平高低直接決定了我國居民的健康水平,對我國國民經濟發展至關重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識逐漸增強,對醫療服務產品的需求增加。醫療服務市場隨著國民經濟發展而不斷擴大,我國醫療服務市場呈現出以下特征:
我國診療人數與入院人數持續增長
隨著居民對健康重視程度的提高,我國醫療機構診療人數與入院人數呈現上升趨勢。2015年全國衛生醫療機構總診療人次達76.93億次,較2005年的40.97億次增長了87.77%;其中醫院總診療人次達30.84億次,較2009年增長了122.40%。診療人數的快速增加表明我國居民對醫療服務產品的需求增強,并促進了我國醫療服務市場的快速發展。
由于我國經濟區域發展不平衡,城鄉經濟差距較大,造成我國醫療服務資源多集中在城市地區,全國二級以上醫院也多集中在城市。同時,我國基層醫療機構在診療方面也承擔著重要作用。2015年我國基層醫療機構診療人次達到43.42億,占據整體最大比例。
2007-2015年各類醫療機構診療人次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智研咨詢整理
二級、三級醫院在我國醫療服務市場中具有重要地位。2015年我國二級以上醫院診療人次達到26.70億次,占全部衛生醫療機構診療人次的比例為33.48%,三級醫院診療人次由2005年的3.97億人次增長到2015年的14.98億人次,占醫院總診療人次比例達48.57%2。近年來,二級醫院診療人次的比例約在40%左右,三級醫院診療人次所占比例也增長到40%以上。
在診療人數持續增長的同時,我國住院人數也呈現持續增加的趨勢。根據數據,2015年我國衛生醫療機構入院人數達到21,053萬人,較2005年的7,184萬人增長了193.05%,其中醫院入院人數達16,087萬人,較2005年的5,108萬人增長214.94%1。
2007-2015年醫療衛生機構入院人數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智研咨詢整理
在入院人數中,三級醫院入院人數近年來增幅明顯。二級以上醫院入院人數占各類醫院入院人數的比例從2006年的74.5%變為2015年的86.72%,而三級醫院入院人數比例從2006年的29.0%增長到2015年的42.45%2,二級以上醫院在接受病人入院方面占據主導地位。
�、谖覈l生總費用持續增長
隨著中國經濟持續增長,相關的社會保障不斷提高,我國衛生總費用呈現不斷上升趨勢。1980年我國衛生總費用為143.23億元,2015年我國衛生總費用為40,974.64億元,1980年至2015年期間,我國衛生總費用增長了286.08倍。2007年至2015年期間,全國衛生總費用復合增長率為17.12%,高于同期GDP的增長速度。
2007-2015年中國衛生總費用及增速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智研咨詢整理
但是,我國衛生費用支出與發達國家相比,處于相對較低的水平。2015年我國衛生總費用支出占GDP的6.05%2,遠低于歐美等發達國家8%至10%的支出比,而新興市場國家的平均值也在6%左右。2012年美國衛生費用支出占到GDP的比重達到13.6%,法國、德國、加拿大、丹麥等發達經濟體的衛生費用支出占GDP也均超過10%,2012年日本衛生費用占GDP達到10.3%,而同期我國的衛生總費用支出占GDP的比重為5.26%,遠低于發達國家水平。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衛生總費用支出相對較少,但是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與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這一比例在未來將不斷提高。
�、壅A算衛生支出比例不斷加大
衛生總費用主要來源于政府預算衛生支出、社會衛生支出、個人現金衛生支出。政府預算衛生支出指各級政府用于衛生事業的財政撥款,如衛生事業費、計劃生育事業費等。社會衛生支出指政府預算外社會各界對衛生事業的資金投入。
個人現金衛生支出指城鄉居民用自己可支配的經濟收入,接受各類醫療衛生服務時支付的現金。
我國政府衛生支出逐年增長,且在衛生費用中的比重也在增大,政府衛生支出在我國衛生總費用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政府衛生費用支出從2007年的2,581.58億元增長到2015年的12,475.28億元1,占衛生總費用的比例從2002年的15.69%增長到2015年的30.45%。
2007-2015年中國政府財政衛生事業支出情況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5年我國社會衛生支出約為16,506.71億元,占衛生費用總支出比重為40.29%,自2006年以來該比重保持在35%左右。2015年居民個人衛生支出為11,992.65億元,占衛生總費用支出比重為29.27%2。
�、軅人衛生支出持續增長
我國個人衛生支出費用持續增長。根據數據顯示,2000年該項支出總額為2,705.2億元,2015年我國個人衛生支出總額達11,992.65億元,增長了3.43倍。
(2)我國醫療機構情況
目前,我國堅持以公立醫療機構為主導、非公立醫療機構共同發展的辦醫原則。政府負責公立醫院的基本建設和大型設備的采購,對公立醫院承擔的公共衛生任務給予專項補助。公立醫院的規模都比較大,基礎設施建設、醫療設備配置及就醫環境都比較好,一般都是當地醫療、科研、預防、保健和康復的中心。
根據數據顯示,2007年-2015年,中國醫療衛生機構總數從91.23萬個發展到98.35萬個,增長了7.80%,其中醫院數量從2007年的1.99萬個增長到2015年的2.76萬個,增長了38.69%。2015年末我國共有醫院27,587家,其中有16,318家(占比59.15%)建于2000年及以前,有9,902家醫院建于1980年及以前。
2007-2015年全國醫療衛生機構和醫院數量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智研咨詢整理
�。�3)醫療衛生機構分類
醫療衛生機構是依法成立的從事疾病診斷、治療活動的衛生機構,包括醫院、衛生院、療養院、門診部、診所、急救站等。
醫院是我國醫療衛生機構的主要形式,按其業務性質可以劃分為綜合醫院、中醫院、中西醫結合醫院、專科醫院、婦幼保健院以及�?萍膊》乐卧骸5�2015年末,綜合醫院、中醫醫院和�?漆t院占我國醫院總數的96.86%1,我國擁有綜合醫院17,430家,占醫院總數的63.18%,�?漆t院6,023家,占醫院總數的21.38%,中醫院3,267家,占醫院總數的11.84%,各類型醫院發展的總體趨勢是綜合性醫院和�?圃卺t院中的比例逐漸提高,而中醫院的比例在逐年降低。各類型醫院的數量如下圖所示:
2007-2015年中國醫院按專業分類數量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智研咨詢整理
數據顯示,我國醫院數量呈現上升趨勢,醫院建設發展較快,但相對于醫療服務市場迅速發展而言,我國醫院衛生資源已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醫療服務需求,我國醫院現狀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問題:
第一、醫院資源分布不均衡。目前,我國80%的醫療資源集中在20%的大城市,居民就診多集中在大醫院,導致大醫院出現看病等待時間長,住院床位緊缺的現象。同時,由于在醫療設備、醫療檢查等環節的管理與對接存在嚴重浪費,使本來就緊缺的醫療資源更加捉襟見肘。而另外少部分醫療資源分布在小醫院,醫院醫療設備、床位等相對較少。
第二、老舊醫院的規劃設計不合理。老舊醫院在早期建設過程中對現代醫療需求考慮不足,在其后的運營過程建筑環境與功能布局逐漸不能滿足患者看病就醫的需要,表現為規劃不合理、建筑陳舊、功能匱乏、環境雜亂、用地緊張、建筑密度高等諸多問題,因此,老舊醫院改擴建迫在眉睫。
第三、老舊醫院不能滿足醫學及醫院管理的需要。我國大部分醫院建于上個世紀,這些醫院已經不能滿足現代醫學與醫院現代化管理發展的需要,嚴重制約了醫療服務的品質和醫院的工作效率。進入21世紀以來,醫院建設速度不斷加快,雖然,2001年至2015年期間我國建成的醫院占醫院總量的比例高達48.85%1,但仍然無法滿足患者看病就醫的需要。由于我國醫院建成年代久遠,所以,我國醫院必然面對改擴建問題。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