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中國滌綸長絲行業前景分析
2017/5/26 10:23:17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一、終端需求增長平穩,長絲產量穩定增長滌綸長絲的需求主要來自紡織服裝,與房地產投資相關性不大,具有消費屬性。雖然近年來紡織服裝業銷售額和出口額增速減緩,但若剔除價格下降的影響,終端需求增長較為平穩。截至2016年8月份,我國服裝產量19一、終端需求增長平穩,長絲產量穩定增長
滌綸長絲的需求主要來自紡織服裝,與房地產投資相關性不大,具有消費屬性。雖然近年來紡織服裝業銷售額和出口額增速減緩,但若剔除價格下降的影響,終端需求增長較為平穩。截至2016年8月份,我國服裝產量199億件,累計同比增長3.5%,國內棉花消費量逐年下降,滌綸作為化纖中體量最大的品種,實際需求增速大于服裝產量增速。
紡織服裝是滌綸長絲的主要需求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服裝鞋帽針紡織類銷售額增速較為平穩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近二十年來是國內聚酯的快速發展期,1995-2005聚合產能年復合增速在25%以上,2006-2012年復合增速10%,2016年底聚酯總產能4960萬噸,其中滌綸長絲抽絲產能3518萬噸(包括200萬噸工業絲)。2016年新增長絲產能150萬噸,增長5.3%。預計2017年長絲實際投產在100萬噸左右,加上紅劍、龍騰等復產產能合計150萬噸,增長4.3%,產能增速連續三年呈下降趨勢。
新增長絲產能投放速度持續下降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5年我國滌綸長絲抽絲產量2,440萬噸,同比增長7.9%;2016年產量2,540萬噸,同比增長4.1%,增速下降主要是由于8、9月份G20停限產的影響。預計未來幾年產量增速仍在計未來幾年產量增速仍在6%~8%之間,基本能消化每年的新增產能。
二、人民幣貶值有望拉動外需
2016年以來,人民幣貶值速度有加快趨勢,人民幣對新興市場貨幣指數較年初走弱近10%,人民幣對越南盾、人民幣對柬埔寨瑞爾、人民幣對泰銖分別較年初走低6%、7%、8%。近年來成衣廠有向東南亞國家轉移,部分地區由織造廠配套,而產業鏈化纖以上環節由于投資金額大東南亞政局和政策存在不確定性,仍集中在國內。人民幣走弱有利于織造廠訂單回流,有望拉動下游織造和服裝環節外需回暖人民幣走弱有利于織造廠訂單回流,有望拉動下游織造和服裝環節外需回暖。
三、棉價和油價中樞上移,滌綸長絲景氣回暖
2016年我國棉花種植面積3,376千公頃,較2015年降低421公頃,降幅11%,已連續第五年下降,種植面積下降的趨勢短期內不會有改變。2016年國儲棉輪出低于預期,非但沒有使棉價下跌,反而在6月下旬后一路上漲。與棉花替代性較大的粘膠短纖率先走出了底部,價格回到了2012年區域。滌綸短纖與棉花混紡有直接替代性,滌綸長絲下游與棉花下游有重疊,存在間接替代性,一般而言棉價/滌綸短纖價格比在1.5以上時,滌綸存在經濟性,棉價上漲有助于帶動滌綸產業鏈景氣上行。
棉花播種面積連續五年下降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棉價和油價有望帶動化纖產業鏈走出底部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滌綸產業鏈源頭來自石油,產業鏈各環節價格與油價關聯度均較大。2016年11月30日OPEC達成2008年以來首個減產協議,OPEC日產量將降至3250萬桶。三大產油國沙特、伊拉克、伊朗暫時放下分歧,沙特接受大幅減產,并放棄要求伊朗降低產量,非OPEC成員的俄羅斯也將加入減產行列,當日油價應聲大幅上漲。減產協議的執行情況有待觀察,但長期看,油價中樞緩慢上行是大概率事件。油價上漲,聚酯全產業鏈利潤會擴大,各環節均會受益。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