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物聯網行業未來發展趨勢分析
2017/6/21 10:31:18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2008年11月,IBM首次提出“智慧地球”概念,其含義是將“會呼吸的傳感器”嵌入到汽車、電網、鐵路、橋梁等各種物體中,形成大規模的普遍連接,再通過超級計算機和云計算實現對生活和生產的實時、精2008年11月,IBM首次提出“智慧地球”概念,其含義是將“會呼吸的傳感器”嵌入到汽車、電網、鐵路、橋梁等各種物體中,形成大規模的普遍連接,再通過超級計算機和云計算實現對生活和生產的實時、精細化管理。“智慧地球”的核心理念包括三方面,分別是(1)更透徹的感知(Instrumentation),令物質世界數據化;(2)更全面的互聯(Interconnection),將物聯網與互聯網相結合;(3)更深入的智能(Intelligence),挖掘海量數據價值,做出更正確的行動決策。
IBM智慧地球概念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從上世紀七十年代互聯網誕生到如今,信息產業經歷了從互聯網普及帶來的“PC互聯”到以智能手機為節點的“人人互聯”(P2P)。而伴隨互聯網發展數字化和IP化的深入發展,目前正在進入物聯網時代,“用戶到機器”(P2M)業務、機器終端之間的智能交互(M2M)業務不斷普及。在互聯網時代,物理世界被挪移到線上從而實現某種意義的數字化、虛擬化,做到線上信息相連,線下信息共享;然而在物聯網時代,來自數字世界的思維模式、關鍵技術被放回物理世界,線上線下不斷彼此接近、相互融合,形成“萬物互聯”的世界。
根據數據統計,在2000年僅有2億臺物聯網設備聯接到了互聯網,而到2014年,這個數字翻了50倍,增長到100億,但也不到全球1.5萬億設備物體的1%。預計到2020年,全球聯網設備數量將達到260億個,物聯網市場規模將達到1.9萬億美元。
聯接至互聯網的事物數量的快速增長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物聯網是繼計算機、互聯網和移動通信網之后的又一次信息產業浪潮,早在1990年施樂公司的網絡可樂販售機(NetworkedCokeMachine)就已經初步試水物聯網應用。而物聯網中關鍵的RFID識別技術的實踐最早可以追溯到1991年第一次美伊戰爭。美國軍方成功地將RFID技術用于在五角大樓啟動的“軍需物資可視化管理”項目中,用以跟蹤和查詢大量的軍需物資集裝箱。比爾蓋茨1995年在《未來之路》一書中提及InternetofThings概念,但并未引起人們重視,直到Auto-ID和ITU提出物聯網定義和IBM提出“智慧地球”概念,物聯網才正式獲得各國政府的重視。
2009年初,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公開肯定“智慧地球”的概念后,美國、歐盟、日本和韓國等科技發達國家紛紛推出本國的物聯網、云計算相關發展計劃并著手向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發展方向布局。而IBM在2009年8月發布的《智慧地球贏在中國》計劃書正式揭開了中國“智慧地球”戰略發展的序幕。同期,溫家寶總理在無錫視察時提出“要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迅速建立中國的傳感信息中心-„感知中國中心”,標志著我國物聯網建設正式揚帆起航。“十二五”時期,我國在物聯網發展的政策環境、技術研發及產業培育方面都進展迅速,“十三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發展物聯網開環應用”,將進一步提振我國物聯網產業活力,催生一系列物聯網下游應用落地。
物聯網大事記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而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MWC(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NB-IOT(窄帶物聯網)NB-IoT成為當之無愧的一大看點。自2016年6月核心標準凍結以來,窄帶物聯網NB-IOT發展明顯駛入快車道。運營商與設備制造商的強強聯手促使NB-IoT產業鏈日漸完善,推動下游細分應用頻頻落地,尤其是華為已經具備了NB-IoT芯片的量產能力,到2017年底華為將在全球范圍內支持30張NB-IOT商用網絡,加速促進NB-IoT技術在智能表計、共享單車、智慧家庭、水污染監測以及車聯網等領域的規模化商用。
隨著NB-IOT等物聯網終端設備的快速大規模的聯網,IBM智慧地球的核心理念中“更透徹的感知”和“更全面的互聯”已穩步實現,“更深入的智能”將成為物聯網發展的重中之重。物聯網價值也逐漸從連接事物過渡到讓人和機器更加協調,推動人類和計算機的無縫專門互動,再到從海量數據中獲益,進而影響商業決策,打造“超感官”企業海量運算。物聯網的出現為高性能分析提供了大量的實時數據,而海量數據加速了“認知計算”的落地,所以我
們迎來了2016年IBM從“智慧地球”向以Watson為代表的“認知計算”理念的轉變,將“智慧”發展推向另一個極致。康寧Corning曾在發布的未來科技生活宣傳片《智能玻璃的一天》中,展示到處隱藏、懸浮的信息窗,植入在服裝鞋帽、冰箱、汽車上的傳感器,通過3D全息投影架構實現的商場購物和醫療檢查、無處不在的定位與搜索等等都已逐漸成為現實。對比Gartner在2015年8月和2016年8月發布的兩張新興技術曲線圖可以發現,物聯網以及云計算已經從2016年的曲線圖中消失,標志著物聯網的關鍵技術已經不再“新鮮”而早已經慢慢的融入我們的生活,現在已在,未來已來。
康寧Corning《智能玻璃的一天(二)》片段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5年Gartner新興技術曲線圖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6年Gartner新興技術曲線圖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中糧餐飲美食地圖青島站發布團膳油新品,為行業提供健康用油的定制化解決方案
- 慧博科技「抖音互動2.0」全新升級!618大促拉新、復購、轉化一鍵閉環,引爆抖音店鋪銷量
- 5月13日晚8點京東心動購物季開啟 家電家居以舊換新“補上加補”
- 10萬公里、1947億元、3.5億噸……多領域“硬核”成績單支撐經濟發展穩步向前
- “四好農村路”帶火“鄉村游” “白加黑”多業態融合點亮鄉村旅游新消費
- 值得買消費產業研究院發布《2025年一季度消費數據報告》:提振消費、場景賦能、品質升級
- 從零食品牌到社區生活樞紐,故事良品省錢超市開啟零售新篇
- 中寧枸杞:千年道地瑰寶,一“杞”奔赴未來
- 2025長三角應急展會丨CTRLPA肯卓 推動聲防技術替代傳統預警技術
- 五指山紅茶亮相中國品牌日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