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畜禽養殖行業發展概況分析
2017/7/19 11:37:44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畜禽養殖業的行業主管部門為國家農業部,農業部畜牧業司和獸醫局具體負責相關產業政策、行業標準的制定及其他行政管理職能。畜禽養殖業的行業自律性組織為中國畜牧業協會,該協會是由從事畜牧業及相關行業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個人組成的全國性行業聯合組織畜禽養殖業的行業主管部門為國家農業部,農業部畜牧業司和獸醫局具體負責相關產業政策、行業標準的制定及其他行政管理職能。
畜禽養殖業的行業自律性組織為中國畜牧業協會,該協會是由從事畜牧業及相關行業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個人組成的全國性行業聯合組織,在行業中發揮服務、協調、維權、管理等作用。
目前,我國已建立以《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為基礎的較為完善的畜牧業法律法規體系,出臺了多項鼓勵畜禽養殖業發展的產業政策。
①豬養殖行業
根據生豬的代次繁育關系,可以將其分為純種豬、父母代種豬(二元種豬)、商品代肉豬(三元豬)。純種豬是指單一品種內配種選育的種豬,用于優良基因的選育和擴繁,包括曾祖代種豬、祖代種豬;父母代種豬指兩個不同品種純種豬雜交的種豬,用于繁育商品代肉豬;商品代肉豬指二元種豬與其他品種種豬雜交的生豬,育肥后用于食用。
生豬養殖業作為畜牧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增加農民收入、推動農村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我國居民受傳統消費習慣影響,豬肉消費占肉類消費量的比重在60%以上,明顯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豬肉在我國農副產品中具有“豬糧安天下”的戰略地位,生豬養殖業一直是國家大力扶持的產業。
我國生豬養殖行業具有如下兩個特點:
A、規�;B殖水平低
我國生豬養殖行業長期以來以散養為主,規模化養殖水平低,具有小農生產的特點。目前,近40%的生豬由年出欄50頭以下的散戶提供,生豬養殖行業規模化飼養水平仍處于較低水平。
B、養殖技術、管理水平落后
我國是世界公認的生豬養殖大國,豬肉產量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但受資金、人員素質及養殖規模等條件限制,國內生豬養殖技術、管理水平與美國等先進國家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
�、谌怆u養殖行業
與生豬養殖行業類似,肉雞產業同樣是一個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的多元代次家禽產業,其產業鏈情況如下:
中國歷來有“無雞不成宴”的說法,雞肉是美味與滋補的象征。我國現代肉雞產業起步于上世紀80年代,經過30多年發展,目前已形成規�;�、集約化的產業體系,雞肉成為我國僅次于豬肉的第二大肉類消費品。
我國肉雞品種主要包括白羽肉雞與黃羽肉雞。黃羽肉雞因飼養周期長、飼料轉化率低、缺少行業標準等原因,規�;B殖水平遠低于白羽肉雞。我國白羽肉雞是從國外引進的肉雞品種,其生長速度快、產肉量多,適合工業化生產,目前在我國食用肉雞中已居于主導地位。
(2)行業競爭狀況及利潤水平
�、偕i養殖行業
我國生豬養殖行業長期以散養為主,規�;曫B水平低,其他市場參與者包括農民專業戶、私營養豬場、國營養豬場、外資養豬企業、合資養豬企業、部分大型企事業單位的附屬農場等,市場競爭格局呈現完全競爭特點。
2009 年1 月,國家發改委等6 部委聯合制定并發布《防止生豬價格過度下跌調控預案(暫行)》,規定生豬價格調控的首要目標是促使豬糧比價保持在合理范圍內,豬糧比價已成為公認的衡量生豬養殖業利潤水平最基本的指標。發改委根據2000-2008 年統計數據測算,當豬糧比價為6:1 時,生豬養殖企業處于盈虧平衡點。2000 年以來我國豬糧比價走勢圖如下:
數據來源:中國畜牧業信息網。
由豬糧比價圖可知,2004 年之前,我國生豬養殖行業長期處于微利或虧損狀態;2006 年6 月豬糧比價見底之后,出現“V”形反彈,行業盈利水平出現較大幅度提升。受飼料價格波動及市場供求變化影響,我國生豬養殖業利潤水平波動幅度較大。
�、谌怆u養殖行業
經過近三十年尤其是上世紀90年代以來的迅速發展,我國肉雞養殖業逐步形成了品種優良化、飼料全價化、飼養規模化、產業化、標準化的格局,成為畜牧業中產業化發展最快、市場化程度最高的行業。與生豬養殖行業類似,我國肉雞養殖行業在面臨動物疫病、市場供求變動時顯得相對脆弱,行業利潤水平波動幅度較大,市場行情下行時,肉雞養殖行業面臨虧損危險。
(3)市場供求狀況及變動原因
①生豬養殖行業
受傳統消費習慣影響,豬肉一直是我國居民最重要的肉類食品,人均豬肉消費量的增長在一定意義上象征著生活水平的改善。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豬肉消費量得到較大程度增長,豬肉逐漸成為普通民眾的基礎消費品。供給方面,我國豬肉產量總體保持穩中有升的增長態勢。
②肉雞養殖行業
作為我國的傳統美食,雞肉自古以來就深受老百姓的喜愛。與豬肉、牛肉等紅肉相比,作為白肉的雞肉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熱量、低膽固醇等營養特點。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和居民消費理念的轉變,雞肉消費量保持良好的增長勢頭。據中國畜牧業協會預測,2015年我國雞肉消費量達到1,551萬噸。
盡管受非典、禽流感等疫情影響,我國雞肉產量在整體上仍保持了較快的增長速度,肉雞產業呈現供需兩旺的增長勢頭。根據中國畜牧業信息網的數據,2012年我國雞肉總產量達到1,370噸,位居世界第二位。
�。�4)行業發展趨勢
�、傩笄蒺B殖規模化
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和消費者對肉類食品質量要求的提高,散養模式越來越難以適應行業發展要求,規�;B殖成為畜禽養殖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首先,規�;B殖有利于提高養殖戶飼料采購議價能力,降低養殖成本;其次,規模化養殖有利于衛生防疫和環境控制標準的施行,促進畜禽質量的提高;再次,規模化養殖有利于采用先進的養殖技術,提高飼養效率。
②產業鏈一體化
畜禽養殖業具有產業鏈越長,經營抗風險能力越強的特征。擁有實力的畜禽養殖企業往往通過縱向延伸進入飼料行業、屠宰及肉類加工行業,實現有效控制市場風險、提高盈利能力的經營目標。行業內上市公司雛鷹農牧、圣農發展、益生股份紛紛涉足飼料行業,而華英農業、大康牧業等則建立了自己的屠宰及肉類加工生產線,產業鏈一體化經營模式已成為行業領先企業增強市場競爭力的重要發展方向。
(5)進入禽畜養殖行業的主要障礙
畜禽養殖在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對于擁有一定土地和糧食的農戶而言,散養模式幾乎不存在進入壁壘;而作為行業發展趨勢的規模化養殖則在土地、資金、技術等方面對市場進入者提出了較高要求。規�;笄蒺B殖具有如下行業進入壁壘:
①養殖場地壁壘
近年來,隨著我國農業現代化的發展,農業生產經營規模不斷擴大,農業用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規�;笄蒺B殖占地面積大,場地選址要求隔離條件好、無污染源、周邊人員活動少、交通相對便利,養殖場地的稀缺性已成為涉足規�;笄蒺B殖行業的主要障礙。
②資金壁壘
一方面,規�;笄蒺B殖對養殖場所建設、生產設備購置、防疫體系構建等具有較高要求;另一方面,畜禽養殖尤其是生豬養殖周期相對較長,資金回籠慢,資金實力是支撐規模化畜禽養殖企業發展的重要條件。
�、垧B殖技術壁壘
畜禽養殖技術包括飼料配方技術、遺傳育種技術、養殖管理技術、疫病防治技術等許多方面,養殖技術的高低直接關系到畜禽養殖的經濟效益。缺乏一定的技術實力,行業進入者難以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
�。�6)影響禽畜養殖行業發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①有利因素
A、政策環境進一步優化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畜禽養殖行業的發展,制定出臺了一系列方針政策和扶持措施,扶持政策體系初步形成。
2004-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連續十年鎖定“三農”問題,提出一系列促進農業穩定發展與農民持續增收的惠農政策。畜禽養殖業作為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面臨良好的發展機遇。
2009年,國家發改委會同財政部、農業部、商務部、工商總局、質檢總局等六部委發布《防止生豬價格過度下跌調控預案(暫行)》。預案指出,在生豬價格過度下跌時,國家將發布預警指標,采取綜合調控措施,促使豬糧比價保持在合理范圍內,切實維護生豬養殖戶利益。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扶持家禽業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國辦發[2004]017號)提出,家禽養殖業在農村經濟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國家采取相應扶持措施促進家禽養殖業持續穩定發展。
《全國畜牧業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指出,畜牧業作為我國農業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對保障國家食物安全,增加農牧民收入,促進國民經濟穩定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未來,應加快推進畜禽標準化生產體系建設,加快改善設施設備保障條件,保障畜禽產品有效供給和質量安全,促進畜牧業可持續發展。
未來,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強農惠農力度將持續加大,畜禽養殖行業面臨的政策環境有望進一步優化。
B、行業發展基礎良好
一方面,我國飼料工業快速發展,為畜禽養殖業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2012年,全國飼料總產量為1.94億噸,實現工業總產值7,073億元;另一方面,我國畜牧業經過改革開放三十多年的快速發展,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產業素質大幅提升,科技支撐能力顯著增強,畜禽養殖業擁有良好的行業基礎。
C、消費市場潛力大
隨著工業化和城鎮化步伐的加快,我國城鄉居民畜禽產品消費需求出現新的變化。農村居民口糧消費繼續下降,畜禽產品消費快速增長;城市居民畜禽產品消費不斷升級,優質、安全畜禽產品需求持續增加。未來,我國每年新增人口約700萬、農村人口城鎮化數量約1,200萬,隨著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擴大內需和城鄉統籌發展等戰略的深入實施,畜禽產品消費需求仍將繼續呈現剛性增長態勢,帶動畜禽養殖行業穩定發展。
②不利因素
A、動物疫情防控形勢嚴峻
目前,國內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布病、結核病、包蟲病等人畜共患疾病有所抬頭,嚴重威脅著公共衛生安全;周邊國家連續發生禽流感等重大動物疫情,對我國疫病防控的威脅在短期內難以完全消除;此外,我國基層獸醫防疫隊伍素質不高,執業能力參差不齊,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畜禽養殖行業的健康發展。
B、產品價格波動加劇
受畜禽產品生產特點和市場供求等因素影響,畜禽產品價格呈波動態勢。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國內外多重環境影響下的聯動傳導機制日益深化,市場變化的放大效應進一步增強,畜禽產品價格波動呈加劇趨勢。
C、產品質量安全壓力加大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消費者對畜禽產品的安全要求越來越高,食品安全社會關注度空前加大。由于我國畜禽產品生產者素質普遍較低,部分生產者質量安全意識淡薄,非法使用違禁添加物的事件時有發生,嚴重制約了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7)行業技術特點及經營模式
�、傩袠I技術特點
畜禽養殖技術主要包括飼料配方技術、良種繁育技術、飼養管理技術、疫病防治技術、污糞處理技術等。近年來,我國農村科普程度不斷提高,畜禽養殖技術得到一定程度的推廣,有力推動了我國畜禽養殖行業的發展。
�、谛袠I經營模式
A、專業化自主經營模式
專業化自主經營模式主要包括專業育肥畜禽養殖模式、專業種畜禽養殖模式及自繁自養模式。專業育肥畜禽養殖模式是指專門購進畜禽苗進行育肥,專業育肥畜禽養殖戶是我國畜禽生產結構中的中堅力量;專業種畜禽養殖模式是指專門飼養種畜禽并對外銷售畜禽苗,自繁自養模式則涵蓋了種畜禽養殖至育肥畜禽養殖的全過程。
B、“公司+農戶”模式
為擴大養殖規模,降低養殖成本,部分養殖企業與農戶簽訂委托養殖合同,向農戶提供畜禽苗、飼料、獸藥及疫苗等,畜禽育成后,公司按合同約定回收育成畜禽。采取“公司+農戶”經營模式的企業,雖不直接從事畜禽養殖,但系委托農戶飼養,并承擔諸如采購、銷售等經營職責及絕大部分經營風險,公司和農戶屬于勞務外包關系。
C、“公司+基地+農戶”模式
由于農戶與公司之間實力懸殊,采取“公司+農戶”的經營模式往往存在農戶與公司權責不對等、利益分配向公司傾斜的缺點。為保護農民利益,提高農戶養殖積極性,“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在畜禽養殖行業得到較快發展。“公司+基地+農戶”中的基地可以是當地農業局、農技站、農民合作組織、農場等,基地作為中介機構,對雙方的行為進行監督和約束,既維護了公司的利益,也提高了農戶的話語權。
(8)行業的周期性和季節性特點
①周期性
目前,我國生豬養殖仍以散養為主,大量的小規模養殖者文化水平低,處理市場信息的能力弱,往往簡單地依據當前的市場行情作出增減生豬存欄量的決定:豬肉價格上漲時,增加生豬存欄量,造成生豬市場供過于求;豬肉價格下降時,減少生豬存欄量甚至退出生豬養殖行業,造成生豬市場供不應求。大量生豬養殖者難以對市場行情做出合理判斷,盲目跟從的“羊群效應”導致我國生豬養殖量與生豬價格存在一定的周期性波動。
雖然我國肉雞養殖的規模化程度高于生豬養殖,但總體而言,市場集中度依然偏低,“小公司、大行業”的市場格局使得肉雞養殖行業呈現出與生豬養殖行業類似的周期性特征。
�、诩竟澬�
隨著隔熱材料在建筑工程領域的應用及加熱設備、水簾降溫設備的推廣,規�;B殖企業已基本從技術上消除了季節性對畜禽生產的限制。但受春節、中秋節等傳統節日市場需求變化的影響,畜禽出欄在此期間也相對集中。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2016年1-6月中國凍雞出口量統計表
- 下一篇:2016年國外農資流通現狀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