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中國齒輪行業發展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預測
2017/10/30 18:24:13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一)行業市場概況 (1)齒輪行業概況 ①齒輪行業分類 齒輪指輪緣上有齒能連續嚙合,傳遞運動和動力的機械元件,是機械裝備的重要基礎件,廣泛應用于工業領域和車輛領域,并發揮著重要的基礎性作用。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車輛齒輪包括車輛齒輪傳動和(一)行業市場概況
(1)齒輪行業概況
①齒輪行業分類
齒輪指輪緣上有齒能連續嚙合,傳遞運動和動力的機械元件,是機械裝備的重要基礎件,廣泛應用于工業領域和車輛領域,并發揮著重要的基礎性作用。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車輛齒輪包括車輛齒輪傳動和車輛驅動橋傳動總成,車輛齒輪的尺寸、模數變化范圍較小,生產批量大,易組織規模化生產。工業齒輪包括工業通用齒輪和工業專用齒輪,工業齒輪產品品種繁多,使用情況較為復雜。工業通用變速箱已經逐漸系列化并批量生產。工業專用齒輪裝置隨主機要求,需特殊設計配套,僅有小部分為系列化標準產品,絕大多數為單件小批量、多品種生產。
齒輪精度是衡量齒輪品質的最重要指標。齒輪精度主要是指齒輪制造精度,包括:運動精度、平穩性精度、接觸精度、齒側間隙精度四項指標。齒輪國家標準(GB/T 10095-2008)將齒輪精度分為 0-12 共 13 個等級,數字越小精度越高。其中, 3-5 級為高精度等級, 6-8 級為中等精度等級(目前市場主要需求的精度)。齒輪精度等級的選擇,應根據傳動的用途、使用條件、傳動功率、圓周速度、性能指標或其他技術要求來確定。
②齒輪行業概況
齒輪作為基礎零部件,其設計與制造水平直接影響到工業產品的質量,而齒輪行業關聯度高、吸納就業強和技術資金密集的特點是各類主機行業產業升級、技術進步的重要保障,是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支撐。因此,齒輪行業不僅是裝備制造業的基礎性產業,也是國民經濟建設各領域的重要基礎。
國際齒輪行業 2003年市場需求約在 978.50 億美元,到 2018 年預計增長到 2,170 億美元。德國、美國和日本在國際齒輪行業處于領先地位,產品的可靠性好,工藝先進,使用壽命高。主要著名的齒輪生產公司有德國 Flender、德國 SEW、德國倫茨、德國諾德,美國博格華納、日本住友等公司。
國際齒輪市場需求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在國家政策大力支持下,我國齒輪行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創新能力不斷增強,配套能力不斷提升,齒輪產品在由中低端向高端產品延伸,高端產品的替代效應越來越明顯。摩托車、汽車、風電以及工程機械等行業是帶動我國齒輪行業的發展動力,在這些相關行業的帶動下,齒輪行業收入規模呈現出較快的增長趨勢,收入規模由百億級跨越到千億級。2006 年齒輪行業的收入 3,416,579 萬元,即使在 2008 年金融危機爆發后,我國齒輪行業仍逆勢增長,到 2015 年齒輪行業收入達到 14,065,690 萬元,是 2006 年的 4.11 倍,十年的復合增長率到達17.02%。
2006-2015年齒輪及齒輪減、變速箱營業收入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隨著我國齒輪行業發展,齒輪工業創新和研發能力不斷提高,在市場中的競爭力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升。2015 年我國齒輪出口金額超過 900,000 萬元,隨著我國齒輪企業在世界齒輪采購銷售體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我國齒輪出口趨勢將進一步向好。
在我國龐大的齒輪市場中,車輛齒輪的市場份額達到 62%,工業齒輪占 38%,其中,汽車齒輪又占車輛齒輪的 62%1,即占整體齒輪市場的 38%,其他車輛齒輪占整體齒輪市場的 24%。2015年我國齒輪市場份額分布圖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雖然我國齒輪行業在收入規模上不斷增長,也具有一定高端產品的制造能力,但大多數齒輪產品仍集中在中低端產品,在功率密度、可靠性和使用壽命上與國際先進水平仍存在很大差距。我國齒輪制造企業在產品上同質化程度較高,中低端產品的產能相對過剩,在獲取訂單的方式上主要通過價格競爭,沒有形成差異化的產品特點。在我國齒輪制造企業較多,共有一千多家齒輪制造企業。不同的企業根據自身的特點和優勢專注于不同的應用領域, 單個企業占整體市場份額比重較小,國內齒輪市場集中度較低。
③齒輪行業未來發展趨勢
柔性化:未來市場競爭日趨激勵,對產品的需求趨于多樣化、個性化,但單個產品的需求量不一定非常大,而齒輪行業作為制造行業中基礎性行業,要面臨眾多下游領域,對產品制造的多樣性和效率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企業有必要建立彈性生產體系,在同一條生產線上通過設備調整來完成不同品種的批量生產任務,既滿足多品種的多樣化要求, 又使設備流水線的停工時間達到最小,實現柔性化生產,打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智能化:控制技術在機器上的廣泛應用,使機器實現了自動化;控制技術、信息通信技術、網絡技術的綜合應用,使機器和制造具備智能化。對于傳統齒輪制造企業來說,面臨的挑戰是如何將電氣工程、電子工程、控制技術、網絡技術和集成,形成智能化。
(二)行業技術水平及技術特點
齒輪產品在生產過程中涉及到的因素較多,其對人員技能、機器精度、物料品質、技術方法和生產環境都有相應要求。在這些因素中,技術方法是最為重要的環節。齒輪生產中主要涉及到技術如下: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在經過上表中的一系列工藝后,齒輪才能從毛坯產品形成成品,然后成品會發往下一個環節或下游企業進行組裝。近年來,通過自主創新、技術引進,我國齒輪產品的技術和質量水平不斷縮小了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一些高端產品研發及產業化取得突破,如我國已能批量生產 1-6MW 風電增速齒輪箱,不再依靠進口。整體的配套能力得到優化,我國齒輪行業形成了門類齊全、能夠滿足主機配套需求的配套體系,重點工程和重大裝備齒輪產品的配套能力有了長足的進步, 在核電站水泵配套的大型行星齒輪、海洋平臺上用的齒輪升降傳動裝置、高鐵齒輪以及車輛齒輪方面已基本能滿足配套需求。雖然我國齒輪產品部分技術水平和質量水平有了長足的進步,但我國齒輪產品與國際先進水平存在一定差距,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第一,基礎研究和基礎數據匱乏,缺乏對齒輪材料的疲勞極限應力、金相組織圖譜、新齒形、載荷譜測試、加工工藝等基礎研究,使得產品設計和制造缺少數據支撐;第二,齒輪材料品質較低,鋼材的純凈度和均勻性低,含氧量、非金屬夾雜物等較高;第三,齒輪熱處理工藝水平不高,滲碳淬火變形大;感應淬火易出現齒根開裂, 缺乏有效的工藝過程控制方法; 第四, 高檔工藝裝備差距明顯,高效的刀具、制齒機床、模數錐齒輪加工設備都依賴進口,大型和小型齒輪量儀以及在位快速測量機仍是空白。
(三)與上下游行業的關聯性
齒輪傳動部件行業的主要原材料為鋼材,上游為鋼材制品行業。因此,鋼材價格的變動將直接影響到齒輪傳動部件行業的原材料成本。 由于鋼材處于完全競爭狀態,價格體系較為透明,供應量也比較充足。上游行業不斷的發展壯大,能很好的滿足我國的齒輪傳動部件行業對原材料的需求。
齒輪是現代裝備制造業的戰略新興產業中不可替代的關鍵性基礎零部件, 如摩托車、全地形車、汽車、風電、農機、核電、高速鐵路、航空航天、機械等下游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因齒輪產品應用領域廣泛,對于個別下游行業的起伏,對齒輪行業的影響沖擊不大,行業總體發展比較平穩。而離合器是車輛中不可或缺的基礎零部件,是車輛系統中的組成部分,其下游的摩托車、汽車行業發展情況對離合器行業有較直接的影響。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