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中國”布局將引爆數字經濟
2018/1/12 11:24:13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世界互聯網發展報告2017》和《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17》藍皮書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達7.51億,居全球第一。2016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總《世界互聯網發展報告2017》和《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17》藍皮書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達7.51億,居全球第一。2016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總量達22.58萬億元,躍居全球第二,占GDP的30.3%。
(圖片來源:互聯網)盡管數字經濟在中國GDP結構中所占的比例剛剛超過30%,但以數據為關鍵要素的數字經濟給中國各個領域帶來的“數字紅利”遠遠不止30%。大數據產業在持續穩健發展,實現創新突破,持續釋放數字紅利,在“數字中國”建設中將發揮重要作用。數字中國戰略,就像30年前激活土地資源一樣,給政府創造了新的供給側資源。可以預見,隨著“數字中國”的逐步發展,將為我國各地經濟增長注入強勁動力,也為世界經濟發展增添亮色。
一是推動大數據技術產業創新發展。隨著信息技術和人類生產生活交匯融合,全球數據呈現爆發增長、海量集聚的特點。面對新時代新要求,推動大數據技術產業創新發展,就要在突破核心技術、加快構建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完善政策環境、形成數據驅動型創新體系、培育造就人才隊伍等方面邁出新步伐。
二是構建以數據為關鍵要素的數字經濟。近年來,我國網絡購物、移動支付、共享經濟等數字經濟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走在了世界前列。2016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22.4萬億元,占GDP的三成多一點(30.1%),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26萬億元,網絡零售年均增長30%。構建以數據為關鍵要素的數字經濟,就要著力推動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加快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數字經濟,讓大數據成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基石。
三是運用大數據提升國家治理現代化水平。所謂國家治理能力,是運用國家制度治理國家和社會各方面事務的能力,包括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等各個方面的能力。運用大數據提升國家治理現代化水平,就要建立健全大數據輔助科學決策和社會治理的機制,形成覆蓋全國、統籌利用、統一接入的數據共享大平臺,推進政府管理和社會治理模式創新,實現政府決策科學化、社會治理精準化、公共服務高效化。
四是運用大數據促進保障和改善民生。民生問題關乎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在運用大數據解決民生問題時,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推進“大數據+教育”“大數據+醫療”“大數據+文化”等,不斷提升公共服務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推進各領域大數據普及應用,深度開發各類便民應用,進而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重要力量。
五是切實保障國家數據安全。面對海量數據的生成和儲存以及大量的跨境數據流動,如何保障數據安全是當前大數據發展所面臨的重要問題。要切實保障國家數據安全,就必須加強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強化國家關鍵數據資源保護能力,增強數據安全預警和溯源能力,加強國際數據治理政策儲備和治理規則研究,提出屬于中國自己的方案。(崔源)
轉自:人民郵電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