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我國機場1-9月三大航ASK增速、旅游出境人數
2018/3/8 14:50:28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截至2016年底,全國共有運輸機場220余個,北京、上海浦東、廣州、成都、昆明、深圳、上海虹橋、西安、重慶、杭州等前10大高密度繁忙機場,年旅客吞吐量占比達48.7%,年起降架次占比達38.6%,排名前30位的機場,年旅客吞吐量占比達81%截至2016年底,全國共有運輸機場220余個,北京、上海浦東、廣州、成都、昆明、深圳、上海虹橋、西安、重慶、杭州等前10大高密度繁忙機場,年旅客吞吐量占比達48.7%,年起降架次占比達38.6%,排名前30位的機場,年旅客吞吐量占比達81%,年起降架次占比達67%。在航班持續高位運行的背景下,航班正點率嚴重下跌,2017年1-8月,全國民航航班平均正點率66.22%,同比下跌9.27%,平均延誤時間30分鐘,同比增加11分鐘。
2017年1-9月北上廣深機場放行正點率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7年9月,民航局發布《民航局關于發布把控運行總量調整航班結構,提升航班正點率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提出調控航班總量、優化航班結構等多條措施,旨在進一步提升民航航班正點率。本次正點率新規共包括六項主要措施:嚴把時刻協調機場的容量標準關、
調整航班時刻輔協調機場名單、組織開展空域容量評估、優化機場始發航班時刻結構、明確最近幾個航季北上廣航權航班時刻配臵政策、最近幾個航季運行總量把控原則等方面。2017年冬春航季換季時刻日前正式公布,從10月29日開始執行,冬春航季航班計劃重點調控東部繁忙地區航班量,適當放寬西北、東北地區增量,重點優化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樞紐機場的早出港航班計劃結構。新航季日均航班計劃量約14460班,相比2016/2017年冬春航季增加約5.7%。其中國內航空公司共安排國內航班每周63765班,同比增長7.9%,的并未嚴格按照新規規定的5%來執行,主要原因是航空公司增加新的航線、時刻主要在夏秋季申請,盡管從歷年數據看,冬春季與夏秋季航班量基本差不多,但但17少年冬春航季國內航班數量較夏秋航季環比減少1101班次,環比下降1.7%,冬春航季航班減調彰顯民航局供給側改革決心。
各航季國內航企航班數增速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冬春航季國內航班數相對夏秋航季增速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主協調機場和輔協調機場增量控制在3%以內,時刻增長受限。協調機場是指在某一特定的時間段里航班起降架次已經達到或接近機場的保障容量,需要進行時刻協調的機場。協調機場分為主協調機場和輔協調機場兩類,主協調機場是指時刻需求超過容納能力,調整余地很小的機場;輔協調機場是指時刻需求已經接近其容納能力,但尚有調整余地的機場。我國目前共有21個主協調機場,協調機場的平均起降架次增速為6.7%,超過3%的控制線。
21個協調機場起降架次增速
2016年協調機場起降架次增長率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胡煥庸線是重要的人口密度分割線,2016年,胡煥庸線(黑龍江黑河至云南騰沖線)東南側機場旅客吞吐量與起降架次行業占比分別為92.7%、90.4%,意味著超過90%的航班資源集中在胡煥庸線東南側,我們合理預測未來行業的時刻增速基本控制在5%左右。
胡煥庸線示意圖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胡煥庸線東南側機場架次及吞吐量占比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6年各類型機場起降架次增速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在航空供給側改革的政策框架下,到18年夏秋航季航班增速大概率執行新規,“十三五”期間三大航飛機規模增速在7-8%,較“十二五”期間10%的平均增速有所放緩,2017年1-9月南航、國航、東航ASK增速分別為9.2%、5.1%、9.5%,未來三大航ASK增速有望進一步收窄。
2017年1-9月三大航ASK增速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三大航未來三年機隊預計增速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6年我國人均GDP達到8130美元,居民收入水平持續提高,消費水平和形式不斷升級,旅游出行、公商務出行的需求得以刺激和釋放,同時也促進了航空出行的增長。2017年上半年,我國內旅游保持火熱,國內游人數達25.37億人次,同比增長13.5%;出境游達到6203萬人次,同比增長5.1%。前三季度民航需求維持高景氣,國內需求保持旺盛。2017年1-9月民航全行業旅客運輸量為4.09億人,同比增長12.5%,增速高于民航局年初預期1.7個百分點。
國內航線完成旅客運輸量3.68億人次,同比增長13.3%,國際航線完成旅客運輸量0.41億人次,同比增長5.2%,國內客運市場一直需求旺盛,國內增速高于國際8.1個百分點,而去年同期國內則低于國際航線17.1個百分點。
出境游人數平穩增長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國內旅游市場保持旺盛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人均乘機次數存在較大提升空間。2016年我國人均乘機次數為0.35人次,雖然經歷了近10年的高速發展,但是與美國、日本的人均2.54、0.93的乘機次數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未來隨著我國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升以及消費升級帶動,航空需求有望充分釋放
中國人乘機比有巨大提升空間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7年中國宏觀經濟整體平穩向好,航空業供需結構得到持續改善。1-9月三大航整體RPK增速為8.8%,ASK增速為7.9%,需求增速高于供給增速0.9pct,供需結構改善。分航空公司來看,1-9月南航、國航、東航的RPK增速分別為11.5%、5.5%、9.1%,ASK增速分別為9.2%、5.1%、9.5%,三大航的需求增速均大于運力投放增速。隨著未來供給端增速的進一步放緩,供需結構有望迎來強勁改善。
三大航整體RPK及增速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三大航整體ASK及增速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1-9月三大航整體客座率為81.7%,較去年同期上升0.7pct。
其中國內航線整體客座率為82.9%,同比提升1.1pct,國際航線整體客座率為79.6%,同比下降0.2pct。分航空公司看,南航一直保持著良好的供需匹配,1-9月份客座率同比提升1.66pct至82.2%。國航、東航1-9月份平均客座率分別為81.2%、81.4%,分別同比+0.4pct、-0.3pct。前三季度,民航共完成運輸飛行786萬小時,同比增長11.4%,全行業飛機日利用率為9.6小時,同比增加0.1小時。
三大航整體客座率走勢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三大航市占率走勢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根據量價指數,自17年3月份開始,航空綜合票價指數每月持續同比正增長,而去年同期票價指數均同比負增長,表明票價水平持續改善。9月隨著暑期旺季的結束,票價出現小幅回落。隨著航空公司更加注重收益質量,航空運價水平有望獲得更好的表現。
國內量價指數走勢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國際量價指數走勢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6年10月,民航局、發改委發布《關于深化民航國內航空旅客運輸票價改革有關問題的通知》,進一步擴大市場調節價航線范圍,800公里以下航線、800公里以上與高鐵動車組列車形成競爭航線旅客運輸票價交由航空公司依法自主制定。票價天花板預計在2020年將完全放開,17年有望在2016年基礎上進一步放開市場化調節航線。鑒于供需因素這一客觀
存在,目前民航始終存在一些供不應求的特殊時段,比如春運、重要節假期等,部分航線航班價格有望獲得“滿幅度漲價”,并帶來超預期收益。我們預計各個航空公司將“滿幅度”利用漲價政策,尤其在繁忙航段采用漲價策略人民幣持續升值,帶來匯兌凈收益。2017上半年人民幣升值2.3%,三大航空公司共錄得25.1億元的匯兌凈收益,2016年同期為-45.6億元。根據17H1披露,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每波動1%,南航、國航、東航凈利影響分別為2.65、2.91、3.22億元。截止2017年10月20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報價6.6092,人民幣較年初升值幅度達4.9%,在人民幣的持續走強帶動下,三大航空公司全年的匯兌凈收益有望大幅提升。
油價對業績的影響逐季度改善。2017上半年航空公司的燃油成本因油價上漲而大幅增長,南航、國航、東航燃油成本分別為154億元/136.29億元/121.4億元,分別同比+50.13%/40.11%/45.15%。17Q1、Q2、Q3航油出廠價分別同比+55%、31%、9%,油價帶來的成本影響有望逐季度改善。根據測算,油價每波動5%,南航、國航、東航凈利影響分別為7.7、6.81、6.07億元。
美元兌人民幣中間價走勢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布倫特原油現貨價走勢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