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我國半導體設備行業投資規模預測分析
2018/3/11 14:31:08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近10年,全球半導體設備投資規模保持在300-400億美元。根據數據,2017年第二季度全球半導體制造設備成交額創新高,達141億美元,較2017年第一季度環比增長8%。同時,根據預計,2017年有望達到559億元,創下歷史新高;2018年近10年,全球半導體設備投資規模保持在300-400億美元。根據數據,2017年第二季度全球半導體制造設備成交額創新高,達141億美元,較2017年第一季度環比增長8%。同時,根據預計,2017年有望達到559億元,創下歷史新高;2018年有望達到600億美元的規模。全球半導體設備投資額呈上升趨勢。
全球半導體設備投資額呈向上增長趨勢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近年來中國半導體設備投資增速全球第一,投資額逐年提高,全球占比逐年增加,保持全球占比前三名。預計2017年投資額或將達到70億美元。
隨著半導體產業加速向中國轉移,2016年中國半導體設備市場需求增長32%,居各國家地區成長之首,一舉超越日本和北美,成為世界第三大市場。2017-2018年中國半導體設備市場在全球市場占比將持續提高,分別達到13%和15%。
中國半導體設備市場規模逐年上升
晶圓廠投資中,設備占比70%,基建占比30%。設備投資中,晶圓制造設備(Front-End)占比接近80%,包括薄膜設備(CVD/PVD)、光刻設備、刻蝕設備、清洗設備等(前三者占制造設備總投資比例75%左右),其余20%對應封裝設備、測試設備(Back-End)及其他設備。
中半導體生產線投資,設備占比70%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半導體核心設備價值量占比,光刻機占比最大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隨著國家促進集成電路產業的政策環境不斷完善,以協同創新、開放合作為特征的國內集成電路產業正呈現出全新格局。在國家及各地各級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結構持續優化、集成電路市場穩定增長、企業創新能力有望進一步提升。
《中國制造2025》規劃中明確提出:在2020年之前,90~32納米工藝設備國產化率達到50%,實現90納米光刻機國產化,封裝測試關鍵設備國產化率達到50%;在2025年之前,20~14納米工藝設備國產化率達到30%,實現浸沒式光刻機國產化;到2030年,實現18英寸工藝設備、EUV光刻機、封測設備的國產化。
“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簡稱為大基金)于2014年9月成立,明確支持國內半導體公司。截止2017年9月,首期募資1393億元的大基金累計投資55個項目,共承諾出資1003億元,占首期募集自己的72%,實際出資653億元。加之超過6000億元的地方基金以及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投入半導體行業,給中國半導體產業帶來了歷史性的發展機遇。此外,大基金二期已進入籌備階段,預計18年能夠推出。
大基金一期投資進入尾聲,二期呼之欲出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