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中國三元材料行業發展趨勢及市場前景預測
2018/3/11 14:31:09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三元材料已成為正極材料增速最高的細分領域。據高工鋰電統計,2017年全國 正極材料產量為21萬噸,同比增長3成,其中三元材料8.6萬噸、磷酸鐵鋰5.8萬噸、 鈷酸鋰4.5萬噸、錳酸鋰2.1萬噸,三元材料接替2016年磷酸鐵鋰成為2017年增三元材料已成為正極材料增速最高的細分領域。據高工鋰電統計,2017年全國 正極材料產量為21萬噸,同比增長3成,其中三元材料8.6萬噸、磷酸鐵鋰5.8萬噸、 鈷酸鋰4.5萬噸、錳酸鋰2.1萬噸,三元材料接替2016年磷酸鐵鋰成為2017年增速最 高的正極材料,受益乘用車接替客車成為新能源車重要增量。
我國正極材料產量(噸)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7年我國正極材料產量結構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新能源乘用車趨勢成長打開三元正極五百億市場空間。考慮積分制的實施, 2018-2020年新能源乘用車產量可達80萬輛、124萬輛和194萬輛,相應拉動三元電 池需求量30GWh、51GWh和89GWh,經折算未來三年三元正極材料需求分別為5.2 萬噸、8.2萬噸和13.7萬噸,則對應電動車用三元正極市場規模分別為114億元、163 億元、245億元,CAGR超過6成,合計市場空間超五百億元。
動力用三元材料市場空間測算
項目車型分類2015A2016A2017A2018E2019E2020EBEV 產量(輛)乘用車15052824845044954065000010400001664000YOY222.98%65.05%80.94%44.59%60.00%60.00%客車8824811566488556900009450099225YOY595.03%31.07%-23.44%1.63%5.00%5.00%專用車4777860662153514190000228000273600YOY1073.91%26.97%153.06%23.77%20.00%20.00%合計28655442477669161093000013625002036825PHEV 產量(輛)乘用車6375574229102073150000202500273375YOY285.04%16.43%37.51%46.95%35.00%35.00%客車240481817616378200002100022050YOY80.62%-24.42%-9.89%22.12%5.00%5.00%合計8780392405118451170000223500295425乘用車總產量(輛)21428332267955161380000012425001937375YOY239.25%50.59%70.95%45.03%55.31%55.93%客車總產量(輛)112296133840104934110000115500121275YOY331.73%19.19%-21.60%4.83%5.00%5.00%專用車總產量(輛)4777860662153514190000228000273600YOY1073.91%26.97%153.06%23.77%20.00%20.00%新能源車總產量(輛)374357517181810061110000015860002332250YOY301.48%38.15%56.63%35.79%44.18%47.05%BEV 平均電池容量(kWh)乘用車21.6631.1828.3438.0040.0045.00客車100.17155.84139.23140.00145.00150.00專用車37.0555.3154.0760.0065.0070.00PHEV 平均電池容量(kWh)乘用車14.1711.0916.2615.0015.0015.00客車20.4730.2038.4740.0040.0040.00新增乘用車電池需求量(GWh)4.168.5713.6426.9544.6478.98YOY214.01%105.85%59.15%97.58%65.63%76.94%新增客車電池需求量(GWh)9.3318.5714.2913.4014.5415.77YOY230.18%99.04%-23.07%-6.23%8.53%8.41%新增專用車電池需求量(GWh)1.773.368.3011.4014.8219.15YOY2074.45%89.55%147.39%37.35%30.00%29.23%動力電池需求量(GWh)15.2730.5036.2351.7574.00113.90YOY312.59%99.79%18.79%42.84%43.00%53.92%三元電池需求(GWh)4.296.2915.7230.4350.5588.99YOY-46.62%149.80%93.63%66.13%76.04%磷酸鐵鋰電池需求(GWh)10.9720.0316.3321.3223.4524.90YOY-82.53%-18.47%30.55%9.98%6.21%三元滲透率28.11%20.63%43.38%58.80%68.31%78.13%三元材料單位用量(kg/kWh)1.841.951.801.711.621.54YOY-5.84%-7.63%-5.00%-5.00%-5.00%三元材料需求量(萬噸)0.791.232.835.208.2113.73YOY-55.18%130.74%83.95%57.82%67.24%動力用三元正極單價(萬元/噸)14.9016.0020.0022.0019.8017.82YOY12.88%7.38%25.00%10.00%-10.00%-10.00%動力用三元正極市場規模(億元)11.7719.6156.57114.48162.60244.74YOY-66.63%188.43%102.35%42.04%50.52%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目前三元正極材料企業可主要分為三類——第一類是獨立的正極企業,包括從 鈷酸鋰起步發展起來的傳統正極企業杉杉股份、當升科技等,以及跟隨動力電池成 長進入正極領域的新興正極企業湖南升華、貝特瑞等;第二類是上游資源企業,掌 握礦產資源或擁有回收資源,例如華友鈷業、格林美、金川科技等,向下游延伸進 入正極領域;第三類是下游電池企業,包括CATL、比亞迪、國軒高科等全國前三大 動力電池企業以參股或內部化方式布局正極材料。
進入2017年,金屬鈷價格暴漲,二季度開始碳酸鋰價格高位震蕩上行,三元正 極材料應聲上漲,面對迅速攀升的成本壓力,電池廠商利用正極材料技術協同紛紛 向三元正極材料布局,緩沖原材料漲價沖擊,并且掌握上游資源。
1、原材料漲價趨勢不減,電池企業向上游延伸控制成本。2016年末開始,金 屬鈷價格迅速攀升,碳酸鋰也從2015年三季度開始進入上升通道,三元材料NCM523 型從2017年初15萬元/噸上漲至7月18.75萬元/噸,漲幅約為25%,目前已達22萬元/ 噸。電池企業面臨上游原材料漲價帶來的成本壓力巨大。
MB自由市場鈷價格走勢(萬元/噸)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碳酸鋰價格走勢(元/噸)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對正極材料的成本控制加強電池企業成本優勢。正極材料是電芯成本最大來源, 布局正極材料降本效果顯著。2017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大幅退坡,由于終端消費 者對價格敏感,補貼退坡的部分需要由購車人、電池廠以及上游材料企業共同承擔, 于是動力電池普遍降價近30%,巨大的降價壓力加速電池企業向正極材料延伸控制 成本。
2、鈷礦資源供應稀缺性、不穩定性高,前端前驅體到正極材料是電池閉路循 環系統的重要環節,有助于電池回收利用降低全生命周期成本。鈷礦資源主要分布 在剛果、澳大利亞、古巴等地區,鈷礦的供應商分布非常集中,嘉能可、自由港和 歐亞資源是全球主要的鈷礦生產商,占全球鈷礦供應50%以上,巨頭擁有極強的定 價權。為保障規模擴張的原材料供應,電池廠商開始切入三元正極材料及其前驅體, 打造動力電池閉路循環系統,利用回收資源解決鈷礦資源難題。
世界鈷儲量主要國家分布(萬噸)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6年全球鈷礦產量占比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形成技術協同性,正極材料與電池研發共同升級。正極材料的性能對于電 池品質有重要影響,電芯參數如電壓、型號等一旦改變,正極材料需要重新尋找并 選擇。電池技術和電池材料選擇有互通之處,理解電池能更好研發正極材料,理解 正極材料也能有助于研發電池。正極材料進入電池廠商存在一定的壁壘,對于國外 客戶一般有1-2年認證期,而對國內客戶也有0.5-1年認證期。電池廠發展自己的正極 材料能夠緊密配合電池研發節奏,加快電池產品升級。
目前動力電池行業正在處于洗牌期,龍頭企業市場地位開始逐步形成,而三元 正極行業目前仍然比較分散,仍然處于擴產期。預計2018年三元正極行業將進入洗 牌期,而電池行業市場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電池廠商實現三元正極內部化將獲得 更大規模效應。
2016年國內正極材料主流企業產量(噸)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磷酸鐵鋰經過2014-2015年高速增長,貝特瑞、湖南升華等新興企業迅速成長為 行業龍頭企業,而由于2017年以后客車行業增速放緩,市場開始逐步進入存量競爭 階段。2015年和2016年CR4產量分別達到54%、46%,維持在較高水平。由于磷酸 鐵鋰毛利較高,2016年約在30%-40%,進入者仍在不斷增加。
鈷酸鋰產品一般采用公式定價,公式價格為“MB金屬鈷報價*2.20462*0.6+加 工費”(2.20462為磅與公斤之間的轉換系數,0.6為鈷酸鋰中鈷金屬的含量)。三 元材料定價公式類似,即“金屬鈷報價*三元材料中鈷金屬含量+加工費”。鈷酸鋰 中的鈷含量約為60.2%,NCM111/523/622/811中鈷含量分別為21.3%、12.2%、12%、 6%。
正極材料含鈷量及其占比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正極材料定價與鈷價掛鉤,原材料漲價順利傳導。2017年一季度鈷價暴漲,鈷 酸鋰因為鈷含量占比最高達6成以上,因此漲價幅度最高,由20萬元/噸快速上漲至 40萬元/噸,而三元材料價格增幅明顯,從2016年四季度的14.8萬元/噸增長至20萬 元/噸。
我國正極材料價格走勢(萬元/噸)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1-2016年我國正極材料生產結構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05-2012年,在3C產品的帶動下鈷酸鋰正極迎來高速增長。鈷酸鋰電池是最 早實現商品化的鋰電池,具有工作電壓高、充放電電壓平穩的優勢,并且有能量密 度高、輕便等優點,性能優越。鈷酸鋰正極廣泛應用于3C類小型消費電池。 2006 年開始,消費電池需求井噴拉動鈷價格大幅上漲,MB鈷(低級)報價從2006年初的 12.6美元/磅一路上升至2008年3月的48.63美元/磅,隨后鈷價迅速下跌,于2008年 底下降至13美元/磅,隨后又迎來小幅上漲,2010年4月上升至21.75美元/磅。之后 直到2016年鈷價進入緩慢的下行通道,直至2017年初鈷價重新上揚。
MB 鈷價格走勢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1-2014年隨著進入者增多,市場競爭加劇,鈷價下行致使正極企業的盈利 空間大幅縮水。鈷酸鋰產品競爭日趨激烈,傳統手機市場由于受到蘋果等智能手機熱門品牌的沖擊,而新的競爭對手也在加大進入鋰電池正極材料的力度,鈷酸鋰產 量大于需求量,導致毛利進一步下降。2012年全國共有正極材料企業200余家,其 中上規模的近50家,競爭者眾多。
2011年以來全球鈷酸鋰產量大于需求(噸)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