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中國鉆石鑲嵌行業市場格局分析
2018/3/13 13:02:43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中國鉆石市場份額分散,中資品牌占主導。以 2017 年鉆石鑲嵌品類的終端銷售口徑統計,中國鉆石市場規模居前者為周大福(預計約 45 億終端銷售,7%市占率)、周大生(預計 40 億終端銷售,6%市占率),萊紳通靈、I Do、Tiffany中國鉆石市場份額分散,中資品牌占主導。以 2017 年鉆石鑲嵌品類的終端銷售口徑統計,中國鉆石市場規模居前者為周大福(預計約 45 億終端銷售,7%市占率)、周大生(預計 40 億終端銷售,6%市占率),萊紳通靈、I Do、Tiffany 三品牌終端銷售規模預計約 25億元,Darry Ring 約 12 億元,而 O2O 品牌珂蘭鉆石、鉆石小鳥終端銷售規模約 7 億元上下。從市占率看,中資(內資+港資)占據主導,國際品牌因定位及渠道覆蓋有限,整體市占率偏低。
2017 年中國主要品牌鉆石鑲嵌終端銷售規模(億元,人民幣)及市占率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周大生、萊紳通靈 、恒信璽利規模 擴張迅速。2012-2017 年,雖然珠寶行業在期內經歷可選消費景氣低迷,周大生/萊紳通靈/恒信璽利的鉆石鑲嵌品類營收保持較高增長,2017 年行業回暖趨勢下營收顯著提速,其中預計萊紳通靈 2016/2017 年收入增速分別達 13%/20%,周大生 2016/2017 年收入增速分別達 15%/27%,恒信璽利 2016/2017 年收入增速分別為1%/14%。
2012-2017(E)主要品牌鉆石鑲嵌業務收入增速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鉆石鑲嵌行業整體非在婚嫁需求占比在30% 左右,Tiffany 、潮宏基、萊紳通靈等非婚需求占比高,考慮未來結婚需要相對穩定,更看好非婚需求受益消費升級的彈性。中國鉆石鑲嵌需求結構中,婚嫁需求占比大約在 70%,周大福、周大生、恒信璽利(I Do)等龍頭品牌婚嫁飾品占比在 70%~80%,而 Tiffany、萊紳通靈等品牌非婚飾品占比更高。從消費趨勢上,由于中國結婚對數趨于平穩,婚嫁鉆石增長空間主要來自滲透率的提升。而未來對非婚嫁的時尚消費需求的把握,將成為珠寶品牌長期增長的核心要素,其背后是,1)品牌營銷方式與定位、2)產品創新與迭代、3)品牌會員維護。
鑲嵌珠寶品牌婚嫁需求占比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各國鉆石飾品婚嫁滲透率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結婚人口與粗結婚率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4-2017 鑲嵌珠寶品牌廣告宣傳費率對比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鑲嵌品牌渠道擴張空間大,加盟管控為核心。全品類珠寶品牌老鳳祥、周大福、周大生、豫園股份、六福集團等渠道體量在 1500~3000 家水平,而鑲嵌珠寶品牌萊紳通靈(2017 年底 700 家左右)、恒信璽利(2017 年上半年 572 家)、潮宏基(2017 年底 800 家左右)、DarryRing(2017 年底 130 家左右)等渠道體量較少,預計未來擴張空間大。但與傳統黃金首飾的低毛利、標準化消費特征不同,鑲嵌珠寶產品設計屬性強,產品與品牌溢價高,有效的加盟管控體系,保證統一品牌形象和運營水平,是珠寶品牌運營核心。從萊紳通靈、I Do、DarryRing 三品牌的渠道分布特征看,I Do 與 Darry Ring 在一線城市布局多于萊紳通靈,二三線城市渠道廣度上萊紳通靈與 I Do 相近,而差異在于萊紳通靈在江蘇、安徽等部分省份渠道充分下沉。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