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順應全球經濟發展潮流 我國大健康產業提速發展
2018/3/20 14:53:15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大健康概念是根據時代發展、社會需求與疾病譜的改變,提出的一種全局的理念。它圍繞著人的衣食住行以及生老病死,關注各類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和誤區,提倡自我健康管理,是在對生命全過大健康概念是根據時代發展、社會需求與疾病譜的改變,提出的一種全局的理念。它圍繞著人的衣食住行以及生老病死,關注各類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和誤區,提倡自我健康管理,是在對生命全過程和全面呵護的理念指導下提出來的。
(圖片來源:互聯網)伴隨“十三五”規劃落地,健康中國正式升級至“國家戰略”。為開辟大健康產業的商業藍海,國內企業紛紛提出了“再創業”戰略,這輪創業就是要順應全球經濟的發展潮流,依托大健康行業,實現提速增量、跨界融合、創新發展。
提速增量 健康產業潛力巨大
在發達國家,健康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超過15%,而在我國,僅占國民生產總值的4%—5%,低于許多發展中國家。
為有效改善這一局面,激發大健康產業巨大潛力,國家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建立覆蓋全生命周期、內涵豐富、結構合理的健康服務業體系,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和良性循環的健康服務產業集群,并形成一定的國際競爭力,基本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服務需求。健康服務業總規模達到8萬億元以上,成為推動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
大健康從本質上講是一種廣義的健康概念,是隨著人們的健康理念的延伸而產生的,它圍繞著人的衣食住行和生老病死,關注各類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和誤區,提倡自我健康管理,即不僅有科學的健康生活,更要有正確的健康觀念。
大健康產業是隨著健康理念的延伸而形成的健康關聯產業的集合。大健康產業可分為以產品為主導的大健康產業和以服務為主導的大健康產業兩大類,二者均偏重于預防、保健。
從美國商務部相關經濟調研數據來看,美國健康產業是僅次于制造業、服務業、金融保險業、房地產的第5大產業,也是近10年來增速最快的產業,占GDP的比重為8.8%。
美國大健康產業與中國大健康產業有所不同,和美國相比,中國的大健康產業仍處于初創期,在產業細分以及結構合理化方面需要更大的提升和完善。
統籌規劃 產業結構調整成趨勢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大健康產業戰略規劃和企業戰略咨詢報告》,人口老齡化、政策驅動、行業技術積累以及人們追求健康的需求是推動我國大健康產業大發展的關鍵因素。據火石創造的報告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生命大健康產業的規模為1.8萬億元,到2016年已經達到3.2萬億元。
大健康概念是根據社會需求與疾病譜的改變提出的一種全局的健康理念,它追求的不僅是個體身體健康,還包含精神、心理、生理、社會、環境、道德等方面的健康,是世界上前沿的健康理念,必然成為時代發展的主流。
長期來看,大健康產業的利好政策必將出臺。前瞻產業研究院分析認為,結合發達國家的健康產業發展經驗來看,中國大健康產業占GDP的比重不足5%,與發達國家的10%以上有很大差距。在產業結構調整成為主流趨勢的情況下,中國出臺利好政策鼓勵大健康產業發展的可能性非常大。
升級轉型 企業發展前景廣闊
中國大健康行業在全球的占有的市場份額越來越大并且重要性越來越強。在過去3—5年間,中國大健康行業可能只占全球市場不到2%的份額。過去的10年,“金磚四國”這一新興市場,對全球大健康行業絕對值的貢獻只有6%,截止到2008年,“金磚四國”新興市場的貢獻達到近30%。預測在未來數年內,以中國為首的“金磚四國”在內的高速發展中國家仍然將以高速度增長,并且這樣的增長率會增加相應的商機。從以上分析來看,大健康產業發展前景一片光明。
2004年,云南白藥推出功能牙膏,率先進入大健康領域,發展至今已經成為國內大健康戰略成功的典范。2007年,部分地方藥店開始引入大健康產品,例如無錫市民大藥房引入眼鏡、醫療器械等。2009年,隨著《新醫改》中“治未病”理念的傳播,醫藥界人士紛紛對大健康理念進行闡釋;2010年開始,國內大批藥店引入大健康產品,部分領軍藥企也紛紛推出大健康戰略,大健康已經成為國內醫藥界發展的趨勢性話題。
同時,中國成為全球醫藥、醫械研發基地之一的趨勢越來越明顯。有很多在美國工作的中國健康產品制藥專家開始回國,隨著時間的推移,全球醫藥研發中心會慢慢從西方發達國家向中國轉移,中國就會成為與美國、歐洲研發并列的基地。我國的健康產業及其相關服務業剛剛起步,僅占國內生產總值的5%左右,隨著全國城市人口老齡化和城鎮化加速,大健康產業發展前景非常廣闊。
轉自:中國食品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搶占稀土新材料產業發展“制高點”
- 下一篇:政策紅利為跨境電商發展提供了肥沃“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