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費升級促農產品電商發展 線下智能店加速布局
2018/3/30 18:30:07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2017年,全國大宗農產品電子交易額預計超過10萬億元,其中生鮮農產品電商達到1391.3億元,自2013年以來平均每年增長超過50%。近日,由中國農產品電商聯盟、中國食品2017年,全國大宗農產品電子交易額預計超過10萬億元,其中生鮮農產品電商達到1391.3億元,自2013年以來平均每年增長超過50%。近日,由中國農產品電商聯盟、中國食品(農產品)安全電商研究院、北京工商大學商業經濟研究所主辦的2018中國農產品電商高層研討會在北京舉行,會上發布了《2018年中國農產品電商發展報告》。
(圖片來源:互聯網)消費升級促農產品電商發展
《報告》認為,隨著我國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消費觀念升級變遷,消費者不再滿足于簡單的必需品,對生活品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促進了農產品電商的發展。反過來,農產品電商的發展促進了農產品消費升級。
據統計,我國有近14億人口,中等收入人群有4億人左右。生鮮消費以一二線城市為主,受教育程度高的年輕用戶成為主力人群,中產階級家庭為線上生鮮消費的主力,個人月收入在8000元以上的占43.6%。
在網購農產品方面,消費者呈現出追求更新鮮、更天然、更營養產品的特點。如新鮮的龍蝦、大閘蟹、牛奶等頗受歡迎。與此同時,現代技術也使消費者享受到更加新鮮的產品。例如HPP超高壓冷榨技術使果汁更新鮮,船凍技術使海產品更新鮮。
跨境生鮮電商快速增長使境外生鮮進入尋常百姓家。跨境生鮮品類和產地都呈現多元化趨勢,消費者足不出戶就可挑遍全球的生鮮。目前,江浙滬和廣東是主要的進口生鮮消費地,遼寧和山東等地增長強勁。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我國冷鏈物流得到較快發展,當年農產品冷鏈物流總額達4萬億元,同比增長17.6%,冷鏈物流總收入2400億元,增長10%。《報告》認為,生鮮電商潛在的市場需求拉動了冷鏈物流的發展,冷鏈物流的發展推動了我國生鮮電商交易額的持續增長。
線下智能店加速布局
與線上的零售火爆相比,農產品線下零售呈現“智能”化特性。2017年,各類生鮮智能店、無人店紛紛開店。
集供應鏈、研發、用戶等多個模塊于一體的京東FRESH,在今年1月4日開出第一家門店,計劃3~5年在全國開到1000家。蘇寧蘇鮮生是一家線上線下打通的超市,消費者既能在商店購買商品,也可線上下單,送貨上門。2018年,蘇鮮生將計劃開50家線下門店。此外,還有每日優選體驗店、京東到家體驗店、美團生鮮體驗店、國美生鮮體驗店、便利蜂等線下生鮮智能店。
除了體驗店,無人超市也是一大亮點。2017年,阿里無人超市、京東X無人超市、蘇寧Bui、EATBOX、怡食盒子、F5未來便利店、小麥鋪、Takego、Amazongo、淘咖啡等紛紛上線。生鮮銷售在其中占據一定比例。
傳統的農貿(菜)市場也紛紛運用科技手段進行改造,走上智慧化道路。2017年8月11日,中菜聯盟裕龍智慧市場體驗店在北京順義開業,其集結了智能電子秤、統一收銀終端、移動POS機、觸摸一體機等系列智能設備,標志著我國傳統菜市場開始向智慧農貿市場轉變。中菜聯盟計劃2018年將智慧菜市場體驗店覆蓋整個北京,線下實體店達到100家。
除北京以外,杭州、長沙、溫州、海口等十幾個城市的智慧農貿市場也得到探索性發展。如2017年9月8日,無錫人流量最大的朝陽農貿市場正式啟用100臺電子智能秤。2017年11月29日,經過為期4個月的改造提升,合肥市瑤海區勝利智慧農貿市場建成并投入試運營,成為全市首家智能化農貿服務平臺。(曲曉麗)
轉自:國際商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中糧餐飲美食地圖青島站發布團膳油新品,為行業提供健康用油的定制化解決方案
- 慧博科技「抖音互動2.0」全新升級!618大促拉新、復購、轉化一鍵閉環,引爆抖音店鋪銷量
- 5月13日晚8點京東心動購物季開啟 家電家居以舊換新“補上加補”
- 10萬公里、1947億元、3.5億噸……多領域“硬核”成績單支撐經濟發展穩步向前
- “四好農村路”帶火“鄉村游” “白加黑”多業態融合點亮鄉村旅游新消費
- 值得買消費產業研究院發布《2025年一季度消費數據報告》:提振消費、場景賦能、品質升級
- 中寧枸杞:千年道地瑰寶,一“杞”奔赴未來
- 從零食品牌到社區生活樞紐,故事良品省錢超市開啟零售新篇
- 2025長三角應急展會丨CTRLPA肯卓 推動聲防技術替代傳統預警技術
- 五指山紅茶亮相中國品牌日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