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中國生豬周期及影響豬價的五大因素分析
2018/4/19 13:49:13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我國是全球最大生豬養殖國家,2016年生豬出欄量 6.85億頭,整個豬肉市場規模大約 1.4 萬億元,相當于智能手機總銷售額的2.3倍,對GDP貢獻率超 2%。作為我國最主要的消費肉類,近年來生豬價格持續波動,對生產者和消費者都造成重大影響我國是全球最大生豬養殖國家,2016年生豬出欄量 6.85億頭,整個豬肉市場規模大約 1.4 萬億元,相當于智能手機總銷售額的2.3倍,對GDP貢獻率超 2%。作為我國最主要的消費肉類,近年來生豬價格持續波動,對生產者和消費者都造成重大影響,因而生豬價格的走勢受到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1、影響豬價的五大因素
影響我國豬價的五大因素是: 趨勢因素、周期因素、季節因素、偶發因素、貨幣因素。其中,周期性因素是判斷豬價走勢最為重要的研究內容。隨著飼料成本、人工成本、土地成本的上漲趨勢,生豬價格重心未來將不斷上移。每年第三季度和春節前是豬肉消費的旺季,豬價會有不同程度的上揚。疫病、政府調控等偶發性因素影響邊際供給,會 導致所在周期的延長等。貨幣投放量會影響豬周期波動幅度。
影響豬肉價格的主要因素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蛛網模型下的豬周期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生豬養殖流程圖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蛛網模型下的典型豬周期
豬周期的核心指標是能繁母豬存欄量,能繁母豬存欄量與豬價走勢大體呈現負相關關系,一些其他因素會改變豬周期的整體走勢。豬價的表現滯后于母豬存欄量 10-12 個月,母豬存欄量大幅上升以后一年左右豬價開始下跌,豬價下跌后母豬存欄量隨之減少,造成生豬供給減少,豬價又開始上升。從 2006 年至今,豬價經歷了兩輪明顯的周期,并且周期長度在拉長。
2006年至今的豬周期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3、環保加嚴下的豬周期
由于過去我國生豬養殖中小散戶占比較大,容易在豬價高位補欄低位時淘汰,使得產能的變化波動與生豬價格的走勢相似。上一輪豬周期中,能繁母豬存欄同比變化以及生豬存欄的同比變化和豬價的走勢相關性較強。母豬存欄量下跌或上升約 1 年以后生豬價格產生相應的變化,而生豬存欄量的高低能及時反應到價格。
環保政策加嚴下的豬周期較前幾輪周期不同。在環保去產能的背景下,大量散戶退出,行業集中度提升。能繁母豬存欄量從 2014 年開始就一路下行,并沒有因為 2015-2016 年豬價的上漲而回升。同時,在母豬存欄量低位的情況下豬價從 2016 年 5 月開始大幅下行。生豬存欄量和豬價也產生背離。傳統蛛網模型下的豬周期失效,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養殖規模化水平和養殖效率的提升,二是生豬出欄體重有較大提升,豬肉的供給并沒有因為能繁母豬存欄和生豬存欄的減少大幅下滑。因而即使在環保的嚴厲調控下,生豬產能仍然較為充裕。
能繁母豬存欄量和生豬價格比較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能繁母豬存欄同比和豬價比較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生豬存欄量和生豬價格比較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生豬存欄同比和豬價比較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2018年中國豬肉行業供給量分析
- 下一篇:2018年中國生豬行業價格走勢分析